“在特殊的情况下,她有十足的资本,与众位站在一起,上朝议事。”
赵御辰这话说得一点都不夸张。
苏卿儿手中虽然没有军权,但她这个昭阳女侯,还真有资格同众多大臣一起上早朝。
只不过她霸道又蛮横的夫君,不会准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罢了。
周子毅气得直咬牙,却发现根本找不到合适的话来反击对方。
赵呈宣可没多余的精力去参与这些人的争吵,身为帝王,他在事件中起到的是决策作用。
如果事情真的如苏卿儿预料的那样,后果还真会不堪设想。
“皇婶,你的话说得虽然很有道理,但就算朕下旨让承阳百姓撤离,短时间内,那些在承阳城里住了一辈子的人也未必会听话离开。”
苏卿儿面色一狠,对赵呈宣道:“这个问题我是想过,只要皇上不怕背负骂名,我倒有一个好提议。”
“你说!”
“皇上只要下一道两日之后屠城的圣旨,那些不想死的老百姓,肯定会顾忌自己的性命,全部撤离。”
此言一出,所有的人全都震惊了。
苏卿儿此时也豁出去了,不管别人用什么眼神来看她,只要能达到目的,她宁可不择手段。
背负骂名,总比看着那些百姓枉死在承阳城要好得多。
周子毅刚要开口,苏卿儿一句话就把他给堵了回去,“你闭嘴,我现在不想听到你的声音。”
虽然场合不对,但苏卿儿这句话一说出口,其它几个在朝中颇有名望的臣子,还是忍不住差点笑出了声。
赵呈宣面色沉重的看向赵御辰,“皇叔怎么看?”
这不是赵御辰第一次从苏卿儿的脸上看到这样的冷静和绝决,他知道苏卿儿是个有大智慧的女人,轻易不会做出蠢事。
可是屠城……
赵御辰微微犹豫,见苏卿儿求救般看着自己,他点了点头,“本王同意!”
朝中这几个有名望的大臣曾经都是赵御辰的臣子,对他的行事风格也算是十分了解。
于是,在赵御辰说出同意两个字后,众人纷纷开口,“臣等附议!”
除了周子毅气得脸红脖子粗外,众人一致表决,同意苏卿儿的提议。
由于时间紧急,赵呈宣知道现在不是磨叽的时候,既然众人一致同意,他赶紧书写圣旨,派人去承阳城传令。
事实上,赵呈宣在写圣旨的时候也有些犹豫,这件事若处理不好,他一世英明可就搭进去了。
从盛京快马加鞭前去送信,大概需要两个时辰。
两个时辰后,当圣旨送达的时候,刚刚经历一场地震的承阳老百姓,被两日内不撤离就屠城的消息给吓傻了。
有人胆小不敢抗旨,有人气得破口大骂。
不管这些老百姓心中怎么想,圣旨下达之后,城中九成以上的老百姓还是提着简单的行李,不情不愿的踏上了背景离乡的道路。
就在大部分人全部撤离承阳城的第二天,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灾难降临到承阳城。
几乎是一夕之间,整个承阳变成了一片废墟,那些没来得及逃出来的老百姓,还没闹清楚是怎么回事,眼前一黑,便消失在裂开的地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