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也不傻,听到这话以后他砸不出来一些滋味,看向谷王朱橞。
“王爷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有些听不懂?身为将领,吃了败仗,受惩处是应有之义。”
“虽然说当初我也并不想去,是被赶鸭子上架送到前线的。”
“但是败了就是败了,这一点无可辩驳!”
但是谷王朱橞呵呵一笑。
“人都有求活之心,曹国公要是想要活,那么我这里有主意。”
“不过曹国公要是一心求死,那就当我什么都没说。”
谁没事会去主动找死?
李景隆这时候心里面也是七上八下。
一听朱橞有办法救自己,他也放下矜持,连忙开口问道。
“王爷有什么话尽管直说,能活着谁愿意去死?”
“这才对,附耳过来,我与你仔细分说。”
李景隆把脑袋凑了过去,两人偶遇一阵。
听完之后他的脸色就是一变。
“王爷此时万万不可,陛下待我不薄!”
“主意我是给你出了,是要荣华富贵还是引颈就戮,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难道说王爷已经跟燕王之间有了默契不成?”
“你说呢?”
最后一句反问,那就说明李景隆的猜测是真的,他不由得感觉背后一凉。
而这时候朱橞看了他一眼,淡淡的说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形势比人强,我告诉你京城中可是有不少人有这个心思。”
“曹国公可是要想清楚了,你不做自然有人做,最终的结局还是一样。”
在李景隆看来,朱橞敢当着自己的面说出这番话,那说明参与的人不再少数。
自己要是去告密的话,先不说其结局如何。
恐怕这一下就算是把所有的勋贵都给得罪了!
这才是真正要命的地方。
思虑再三之后,他终于一咬牙下了决定。
“好,我就听王爷的主意,拼上一把!”
朱橞一听哈哈大笑,两人又商议一番定下计策。
而此时朱棣已经带领一部分人马乘船渡河,直扑金陵而来。
同时盛庸再败!
整个金陵附近能够抵抗朱棣的只有徐辉祖!
打了这么几天徐辉祖也察觉出来有些不对,他皱着眉头盯着地图。
就在这时开国功常升走了进来,他摘下自己的头盔着急的说道。
“徐大哥目前跟我们在这里纠缠的乃是燕军的偏师。”
“看起来燕王是准备渡河直攻金陵了,咱们现在是不是要回师?”
徐辉组听到这话,轻轻摇了摇头。
“自古以来死守城池,到了最后胜算并不大。”
“咱们出城就是一颗钉子,牢牢的扎在浦子口!”
“只要金陵能够守得住,那么他们必然不敢全力攻城。”
“一时之间双方只要能够形成僵持之势,等到荣国公带大军返回。”
“那么燕军必然会由胜转败,这就是我们的胜机之所在。”
常升听到这话有些担忧的说道。
“可是陛下身边的几位大人都不懂得如何领兵,并且还瞎出主意。”
“我担心越是在这种时候,他们越沉不住气!如果下发旨意让我们回去怎么办?”
徐辉祖眯起眼睛来,沉默片刻。
“事到如今只能听天由命了!”
他也是有些无语,这种事情朝廷自然干得出来。
跟他们解释以攻代守的道理,恐怕说半天他们也听不懂。
所以徐辉祖现在只能摆好架势,死守浦子口。
这里是绝对不能丢的。
一旦丢了燕军就可以毫无阻滞的直扑金陵,全力及攻城。
但是决定权不在他手中,目前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而且徐辉祖觉得,他已经提醒过朱允炆京城之中有朱棣的内应。
在这种情况之下,只要稍加谨慎守城应该不成问题!
至于最终结果如何,那就只能看朱允炆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了。
而此时朱棣的大军已经到了金陵城下。
顿时引起金陵城中百姓的惶恐。
不少百姓已经做好了随时被征召的准备!
响应官府的号召,青壮纷纷被编练,做出一副与金陵城共存亡的架势。
朱允炆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心中略微松了一口气,他不由得赞道。
“民心可用,由此可见金陵城肯定守得住!”
方孝儒等几人也觉得,上下一心守住城高墙后的京城不会出问题。
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想到曹国公李景隆会投降。
就是因为这样。
当王忠连滚带爬的进入大殿之中众人都愣了。
朱允炆皱了一下眉头,开口问道。
“怎么回事怎么如此慌张?”
“陛下大事不好了,曹国公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燕军进城了!”
听到这话,朱允炆一愣,浑身感觉失去了力气。
他感觉眼前一阵阵的发黑,身体一软,直接坐到龙椅之中,口中喃喃说道。
“怎会如此?朕可待他不薄!”
方孝儒看到皇帝如此表现,于是上前一步大声说道。
“陛下唯今之际,京城不保,陛下应该先离开金陵!”
“荣国公正在赶来金陵的路上,卫国公如今正在带兵抵抗!”
“就算是丢了金陵,我们将来还可以打回来,但是陛下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
朱允炆听到这话,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丢了祖业之地,朕有何面目去见皇爷爷?”
看他言语之间是有决绝之意。
齐泰眉头一皱上前一步说道。
“陛下,这都是臣等谋划不利,才会造成如今的局面!与陛下无关。”
“如今城中百姓都在积极响应官府,想要与金陵城共存亡。”
“这都是因为陛下仁德的缘故,由此可见,民心在陛下!”
“所以当此时陛下万万不可有灰心丧气之举,应该留得有用之身,以待将来!”
说完之后他转头看向王忠开口问道。
“王公公?你可有法子带陛下离开金陵?”
“有的皇宫之中有密道,可以直接离开!”
“既然如此,那你就马上带人护送陛下先出城再说!”
王忠一听这话愣了一下就问道。
“倘若离开了金陵,那么接下来又要往哪里去呢?”
众人一时之间沉默下来。
哪知道朱允炆此时开口说道。
“去小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