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无意间轻叹了一声,却巧妙的用佛号掩饰了过去,“阿弥陀佛,世人都晓太子妃倾国美人,今日一见,果真如此!”慈祥的目光淡淡的看着眼前的人儿,就像是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
“多谢方丈,不过,就算美貌天下无双又如何呢?终究也还是会迎来迟暮的时候,更何况,这美貌,又有何用?”她自嘲的笑了笑,柔弱似水,温和有礼。
“阿弥陀佛,施主此言差矣。”
方丈一面向外走去,一面笑道:“施主觉得这啄木鸟为什么会有那么长的嘴壳呢?”
“因为常年雕啄树干。”
“那碗筷呢?”
“为了自身饱食。”
“木棒呢?”
慕容静姝微微一笑,似是有些明白了什么,反倒是素柳不解地问道:“方丈,您问的这个问题就太多回答了,木棒可以用来做成木杵,可以做成锄头杆,可以建房屋,可以晾衣服等等等等,这么多的用处连我都知道,您为何要问太子妃呢?”
“呵呵...”方丈捋了捋胡须,笑眯眯的盯着素柳,拿着禅杖一步步慢慢前行,“小施主有所不知,贫僧举这些例子只是想要告诉施主,不管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就比如这月月红的月季,虽是美丽无比,但却布满倒刺。于是就有人问道,这月季如此美丽为何满身荆棘?可若是没有这些荆棘,当有鸟儿或是其他采食者来采食时,就没有保护自己的存在,所以不管是什么,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必要。”
“您不必烦恼,所有一切都有自己的存在理由,就像老衲是为方丈主持,而您为太子妃,您有您必要的事情,而老衲也有老衲需要做的事。”
慕容静姝似有所悟,“弟子受教了。”
“多谢方丈教诲。”
“阿弥陀佛,施主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悟性,实在难得!”方丈慈祥地一笑,捋了捋胡须,点点头。
“大师谬赞了。”
“那施主请随意走走,若有不解之处,可同老衲讲讲,老衲虽不是如佛祖般能够度化众生,但也可理解一二。”
慕容静姝再次谢过方丈之后,便独自携着丫鬟奴婢在园中走走停停。
佛塔寺的雏菊盛开果真是天下闻名,不负盛名。
“如此美好的景色,今日也是不虚此行了。”慕容静姝淡淡的笑着,像是衔着一点点的忧愁,又像是悲伤,就像是感叹秋之悲,又像是在感叹人生的凄凉。
方丈走后,素柳和木青跟在旁边,其他人远远的跟在后面。
在园中转了许久,清晨的阳光有些温和,晒在身上感觉有些暖暖的,透过熙熙攘攘的枝叶,漏出斑斑点点,像是要铺开一张美丽的画卷。
赏着这满园风光,走走停停,不时地有几个人上来打招呼,慕容静姝也只是礼貌的回答,然后便不再多语。
这时,一阵阵箫声从远处飘来,带着熟悉的音律,忽有忽无,时隐时现。
“你们可听到有箫声?”她的眸光中闪着光芒,即使这耀眼的阳光也挡不住那灼灼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