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眨巴了下眼睛,懵懵懂懂地问。
“娘,是想要帮助那些受了灾的百姓们吗。”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他眼睛一亮,兴冲冲道。
“虽然我没有亲眼见证过灾情,但我也曾见过路上的小乞丐们,他们曾经也是有家的,却因为一场天灾,只能沦落到乞讨为生。”
“我一直也在想着,能否为他们做些什么?”
南悦音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瓜,轻笑道。
“都说商人重利,戏子无情,但无论身在哪个位置,都该秉持着一颗悲悯之心才是。”
她将店长叫来,吩咐了些什么。
一场浩浩荡荡的募捐仪式,在京都展开了。
南悦音作为发起人,首先捐款了万两纹银出去,有她作为先例,号召京城其余商户,捐钱捐物帮助受灾百姓,便也不甚艰难了。
一个个平日里重男轻女叫嚣的最凶,她这个小娘子都带头捐款了,那些大男人,总不好意思装聋作哑吧。
不过短短一天时间,募捐到的金额,已经大大超乎了想象。
南悦音命着手底下的人,当众将钱额都清点完毕,一手撑着桌案,朗声道。
“诸位放心,我以穆家商行的名誉起誓,今日所募捐到的金额,将一分不余的,全部捐给受灾百姓,也欢迎大家监督。”
除了这些,让人没想到的是,一名老妪竟拨开人群,拄着拐杖,颤巍巍地上前来。
她手中举着一吊铜钱,面上微带羞涩。
“南老板,我等同为大宋百姓,合该是一家人,我也想帮一帮受灾的百姓,但无奈年岁老了,除了这些,实在是再拿不出多的钱来了。”
“这一吊铜钱,您可愿收着?”
“这是自然,捐款捐物只随心意,而不看金额多少。”
南悦音有些受宠若惊,忙上前一步,双手将铜钱接了过来。
铜钱的红色束带早已磨损地起了毛边,颜色也褪的黯淡,冰冷的铜块,也被抚摸的触手温润,显然是被人保存了很长时间。
“只是,这位老夫人,您当真愿意信我?”
“当然了。”
见她把钱收下,老妪这才笑了起来,包住她细白的手,温柔地轻拍了拍。
“南老板,我不只一次,看到您亲自带着手下的人去城外施粥,那时我便知道,您是个有良心的好人。”
“所以,我相信你。”
南悦音深吸一口气,感动的眼眶微红。
“老夫人,还请您放心,单单是冲您这句话,我都不会叫您失望的。”
也许是有人起到了带头作用,先前在旁围观的百姓们,也纷纷表示要帮着捐款。
毕竟是定居京都的百姓,手上大多都是有些余钱的。
老三机灵的很,从桌案上抽了只木箱,双手捧在怀里,有人想要捐钱,他便凑上前去,还不忘乖巧地道谢。
“我替受灾的百姓们,感谢各位的善心。”
南悦音并未下什么强制性命令,要求悦景购物中心的商户们必须捐款,但最后收到的善款,反而是他们的最多。
这些钱最后都交予了穆玄瑾,由他派人,分发到了各地,再交予了百姓们手中。
这般善举,给南悦音和穆氏商行带来了很大的名气。
就在这般万众瞩目之时,南悦音做了一件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的事。
她以穆家商行总掌柜的身份,进宫面圣,主动提出,全国上下所有商户缴纳的税款,应当与收入挂钩。
全国上下顿时一片哗然,骂声一片。
有不少人都说她贪图名利,才会想出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招数来。
但南悦音对此视若无睹,还率先缴纳了上万银两,表示要专门用来,为关州的百姓们改善地下排水设施。
她带回来的,却是一大堆,更利于商户们发展的措施。
虽然赚回来的银钱减少了许多,但商人的地位却也因此而上升。
在京都,也再没有人敢拿南悦音商女的身份,加以嘲讽。
皇帝亲自设宴,宴请了南悦音,还给她颁发了一块“第一皇商”的牌匾。
随着关州百姓们逐渐迁移回家,也将南悦音的事迹带了回去,并渐渐传播到了全国各地。
在百姓们眼中,她甚至带上了几分传奇色彩,成为了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而穆玄瑾身为她的夫君,又位居高位,两人自然而然也捆绑到了一块。
年少夫妻能博得如此成就,堪称一句,扬名天下。
……
“南老板。”
穆玄瑾斜倚在床上,一手撑着下颌,青色的袖摆缓缓滑落,露出一截玉石般的小臂。
一双清隽的眉眼含着调侃的笑意,一瞬不瞬地望着她。
“京中眼下想要邀你赴宴的人不知凡几,邀请函甚至都递到了我这里,南老板,当真是好不风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