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杀严家可没那么简单
应无物2025-07-28 16:272,541

  次日,

  吕坤把所有严家的猛料都整理了一遍,带到万松书院。

  这些猛料,是朱墨一直留心收集的。有几样会有很大的杀伤力,严家几乎是百口莫辩,且又能给整个党羽造成压力。当然,他朱墨是讲法的,绝不会搞什么罗织,仔细看了一遍,再思索一番,心想要献刃,就要献上一把宝刀,裕王也好,景王也罢,最好是能把严家治死。

  第一个猛料,是俺答当时交换过来的东西:严家与俺答、找全、萧芹等人的通信,一共是七八通,其中最铁的,是严嵩口授、严世蕃执笔的那封。当时,局势危急,父子俩要俺答全军压向大同,交换条件是开矿、移民等三项,可谓是白纸黑字,妥妥的叛国罪。

  在朱墨记忆中,一些某乎大神也贴出过东林与满人的私通书信,且有些懂满文的大神,也贴出过辽阳方面的满文存档。但讽刺的是,此种行为在明末是不犯法的!没有人追查,也没有人觉得不妥,那些东林和大多数人都认为,最坏的人是崇祯帝……

  这种非常烧脑的事,朱墨原来不理解,如今却是洞若观火了——

  一切都是舆论说了才算,而舆论是朋党掌握的。他们说有就有,他们说无就无,哪怕是事实摆在眼前,他们也可以不认账的。

  所以,

  这批东西,一定要形成绝杀之阵,要构成连环箭,让所有各方势力都对严家彻底死心。

  比如叛国这事,明朝的百官和缙绅都无所谓,但是普通人却是无法容忍的,毕竟人人也都有脑子,等外敌杀进来,严家固然毫发无伤,但死的却是普通人。自古但凡外敌入侵,哪里还会有规矩可言?那自是人人都要遭殃。这一层,就是民意。

  然后是第二条,那就是饶阳郡王的供述。那人虽然没有全说,尤其是没有说出跟严世蕃的那些交往,但大体上也都交代了。

  这里面最核心的,是大同私兵的事,饶阳王从头到尾都说得清清楚楚:一直是严党在背后操纵,打着他饶阳王的名义,干尽了一切的恶事,最后又把黑锅甩给饶阳王、代王和勋臣,尤其是靖难之役的那些勋臣,因为他们有不少是朵颜三卫的,就被说成了鞑子奸臣。

  这块猛料,全天下的勋臣藩王看过后,自会是感统身受,比如沐朝弼、俞朝胜、刘世延、益王这类人,到时候就会明白:跟严党搞下去,最后倒霉的一定是自己;严党是不可能容忍任何勋臣的存在的……

  第三块,是阳明官学事件中,严世蕃指使赵文华杀了大儒魏良弼灭口,朱七亲自抓到了凶手和魏良弼的书童,找到了四十多封书信,都是严世蕃、赵文华、罗龙文指使串联闹事的。另外是张居正查封一百二十所书院时,命令马自强他们收录的供述,牵扯的江南四省缙绅多达三四千人,也都是严党串联鼓动的。

  这事,如果换在从前,那就根本不是个事。无非就是直接行凶的人判个斩立决而已。那些教唆闹事的缙绅和理学大师们,定然是毫发无伤。但如今却不同了,毕竟,当时闹腾的是天下骚动、动摇根本,普天下的严党缙绅读书人都串联起来了。

  这批证据摆出来,有一个作用是其他证据无法替代的,那就是——

  缙绅和读书人会被卷进去,他们如果仍是死心塌地支持严家,那么一场株连成千上万人的大案就不可避免了。考虑到这点,这些人也会及时悬崖勒马,幡然悔悟,到时候严党就失去了读书人的支持……

  第四块,是邦交方面的那些烂事。当时在镇海卫审理倭寇,其中有些外洋商人也供述了跟严家的输贿。这还不要紧,比较要命的,还是严家勾结尹元衡、毛龙喧、郑检、莽应龙的那些证据,也就是“首里盟约”。毛龙喧虽然死了,但当日收复琉球,琉球君臣也都做了供述。

  还有一块,则是织造局那些贡品走私的证据,牵扯的是刘伯跃、太监杜泰等人,跟严世蕃的关系也是铁证如山。这一块拿出来,就能断了陆炳、司礼监一些人对严家的支持。这,自然也是非常的关键。

  须知,

  严家毕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其二十年来在大明朝也是庞然大物一样的存在,要诛灭这种势力,那一定是要面面俱到的。邦交方面就非常重要,这批东西拿出来,周边各国也就没有不赞同的了。毕竟,各国都有佛郎机人支持的奸党势力,有的国家还颠仆了,比如邉罗,照这样搞下去,周边小国就没有不亡的了。

  仔细考虑一遍,朱墨感觉已经差不多了,可究竟送给谁?却又是一个问题了。给景王吧,那人那么怪,又那么警惕,恐怕不可能;给裕王吧,裕王又被搞到安陆去了……

  想了一会儿,他觉得徐渭去交给景王,也许可行,便笑道:

  “文长兄,你当年是识得景王的吧?干脆,咱们就去一趟京城?”

  徐渭何等机敏?方才也看过了一遍,感觉也的确妥了,这一番大变收尾时,皇上也好、景王也罢,总是要收拾严家的。这批证据面面俱到,只要先公布,而后抓捕审讯,各方就再也无话可说了。

  但是,让他徐渭去见景王,却是万万不妥,他当即道:

  “子玄,此事不可行……你听我说,一者,我一生癫狂行事,他恐怕不信;二者,景王对咱们,恐怕并无善意啊……”

  嗯嗯,

  这话一提醒,几人均深以为然,方才不说,是因为牵扯着皇家,且最近江右大案闹得沸沸扬扬,如今是连吕坤、李贽、何心隐几人,有时候看着朱墨都会觉得怪怪的——

  这人那么奇怪,会不会传言是真的?

  他真是建文五世孙?

  或者更狠,直接是皇子?

  这种感觉乍一想,会觉得很荒谬,毕竟相处那么久了,朱墨身上并没有看到一丝皇家气息,平时为人的习惯,也都是妥妥的小民,可世事就是这样,越想越是有鬼。如果他没有什么特殊的,又怎么会冒出来那么多传言?严家还好,反正是构陷无底线,可那裕王也造谣,那就不一般了。若非他朱墨真对皇位有威胁,裕王又怎么会来对付他?

  这时,

  几人脸上都有一种怪怪的异样之感。

  朱墨一愣,苦笑道:

  “你们不会真的相信谣言吧?那景王对我能有什么恶意?”

  但一转念,他又明白了——

  自来谣言这事就是这样,越传越像,甚至无中生有也不算罕见……

  吕坤对他最是信任,摇摇头叹道:

  “我看,文长兄说得对,给景王不妥……嗯,我以为,要么就交给沐朝弼?你们以为呢?”

  沐朝弼?

  这,自然是有点道理,一来,朱墨跟他熟识,二来,沐朝弼已经深陷京城巨变,早已没了退路,只有彻底打死严家,他才能保住身家性命。毕竟,他是黔国公,与皇家的关系绝不一般,就算帮着太子抓了严家人,皇上也不会定他死罪。可是,只要严家还活着,就一定要把他往死里整,那是一点商量没有的。

  李贽点点头,道:

  “我看可行,那沐朝弼还算条汉子,这回也是他把严家的威势打垮的,他跟严家可谓是水火不容了,交给他,他一定会妥善处置……”

  朱墨想了一会儿,忽然有个念头——

  要么,也进京一趟?

  去找找朱七,看看能不见到老道他们?

  真不行,就亲自见见景王?

  想到此处,他脱口道:

  “要么,我亲自去交给景王?”

继续阅读:第525章 大青山下的诡异之变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从1566开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