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开始,宋棉除了学习之外,还要担负着家里的家务。因为张兰要出去工作,在外生活了一年,就算再怎么不情愿,回家也是要装样子的。
刚上初一的宋棉早就已经能够熟练的点着火炒菜了,偶尔的时候她还能安慰自己:“以后考不上大学了的话,说不定还能去学当个厨师。”
这么冷的天,家里没有热水可以供来洗衣服,宋棉就往手套里面塞了些棉花,洗洗歇歇,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转眼之间,到了出成绩的那天,宋棉早早的洗漱去学校领通知书。
李亚男看见她以后,表情很是晴朗,宋棉对自己就有数了。
“班级第一,年纪前二十五。也算不错了。”李亚男含蓄的点评了一句,紧接着说道:“这成绩能进小班了。”宋棉惊喜的看着她:“真的吗?”
李亚男点了点头,今年的小班的确的提前了,等到开学前就会把名单确定下来,年纪前五十就会打包书本去搬到顶楼,进行严格的把控。
每次大型的考试都会根据成绩变动名单,极其残酷。虽然承担的压力巨大,但是在这种模式下对学生成绩的培养也是毋庸置疑的。
宋棉听到这个消息很开心,但是就在她跟李亚男交流完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什么,然后状似随口问了句:“您这里有年纪前五十的名单吗?”
“怎么了?”
“就是想看看跟别人之间的差距。”
“我这还真有一份。”李亚男一听,把名单找出来了给她看。宋棉仔仔细细的看了一下,终于在第四十八名的表格当中看见了梁延的名字。她松了口气,与此同时,郭琪琪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宋棉放下了心,由衷的感觉真好。
“是开学就会分班吗?”她问道,李亚男回答:“是。”
那就好,宋棉拿着成绩单走了出来,刚到大门口的时候正好与梁延擦肩而过,他低着头没有看见宋棉,心不在焉的,似乎在想什么事。
她的目光始终的落在梁延的身上,直到他在余光当中消失都没有什么交际,心里忍不住的有些说不清的失望。
众人领了成绩都回家了,侯静在给宋棉打电话的时候兴高采烈得说道,她这次进步了五名,她的父母带她去了商场里面买了个名牌运动鞋。宋棉静静的听了,看着摊在桌子上的成绩单还有在厨房里做饭的张兰。“真好。”
“对啦棉棉,你上次说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已经想了个故事大纲,还没有投过去。”
“我听说这种小网站的通过率特别高,等你拿了稿费一定要请我吃饭哦。”她激昂的声音感染了宋棉,让她脸上也忍不住的带了些笑意:“好,放心吧。”
挂了电话以后,张兰从厨房出来,警惕的问:“你在跟谁打电话呢。”
“侯静,她说她爸妈给她买了双新运动鞋。”宋棉坦然的说:“她这次成绩进步五名。”
张兰的目光落在了桌子上,表情有些不自然,也没再说什么。宋棉明白,对于别人来说,一点进步都是巨大的。可是不管她拿了第一还是别的,都没有退步的反应大。
趁着在过年这段时间,宋棉尝试性的在家写了几篇抒情性的散文,多亏了在初一的时候增长的阅读量,以至于她能比葫芦画瓢的按照形式创作。
几番修改以后,宋棉终于鼓起了勇气拿着零钱出门,偷偷摸摸的来到了离家很远的网吧里面,不太熟练的按着键盘。先是给自己新建了qq号,然后在网上搜索了投稿的格式和流程。几经检查以后才鼓起勇气发了出去。
与此同时,耳机当中响起了声音,新的邮件发送了过来。宋棉有些吃惊,点开看以后发现是网站的自动回复:您的投稿已经收到,我们将会在三天内给予回复,请耐心等待。
三天啊,宋棉笨拙的打着字回复:谢谢。那只能等三天以后再来了,她拿纸记下自己的qq号和密码,看着周围的人都在专注的盯着各自的屏幕。
眼花缭乱的游戏页面宋棉从没涉足过,但是她看见大半的人眼中反射着屏幕的蓝光,油光满面就好像是上瘾的毒君子,实在是可怕的狠。
不敢多加逗留,她办完了事就草草的离开了。但是宋棉不曾留意到的是,从她进入网吧的那一刻,就有道深邃的目光默默的注视着她,直到离开以后,那道目光的主人才叼着烟,慵懒的起身然后来到宋棉刚刚坐过的电脑前,按照手机对照着宋棉的qq号码,请求添加好友。
回家以后,宋棉推开门惊讶的发现张兰在家,原本这个点他不是应该出去干活吗?
“你去哪了?”质问的语气让宋棉有些心虚:“出去转转,怎么了。”
“你过来。”宋棉忐忑不安的走过去,却见张兰从身后拿出来个袋子递给宋棉:“我今上街了,给你买个新袄。”
宋棉有些惊讶的看着张兰,她又不高兴了:“你什么表情,不要了拿来给我,我去退了。”
棉服是雾霾蓝色的,沉稳的色调让宋棉又带了几分清新脱俗的距离感,她穿着棉服端详着自己, 脸上难得的带着几分活力。张兰看着她的身影,突然的开口说:“你别怨爸妈。”
宋棉低着头,捏着衣服的角不说话。 三天以后,她抱着尝试的态度,又偷溜进了网吧,登上了qq号以后, 看见有一封邮件静静的躺在邮箱里。她的心跳如雷, 点开匆匆的浏览了一下,深呼了口气。成了!
按照邮箱给的号码添加好友,宋棉惊讶的发现请求列表当中有个陌生人,怎么会有人知道自己的号码?她没在意。
得到了编辑的同意之后,他们聊了几句,宋棉坦白了自己学生的身份,编辑则说她的稿子情感充沛, 希望能够长期供稿,最好的话能够写短篇小说。 而至于录取的两篇散文,编辑直接的给宋棉发了三百元的红包。 点击开启的时候宋棉的手都在抖, 这是她得到的第一份报酬。
只有把这份钱攥到手里才是真实的,宋棉草草的下了线, 独自办了张银行卡。 又重新的回到了网吧里面,把钱提出来。当天就买了个智能手机。 只不过是因为临近过年,她不敢在家拿出来就是了。
回老家这天,他们早早的就来到了汽车站,赶着春运的班车摇摇晃晃的坐了五个小时,才能看见县城的影子。车上人吵吵闹闹的动静还有污浊的空气让宋棉觉得有些不舒服。所以车停了以后,她迫不及待的跑下了车想要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
张兰下了车没好气的说:“东西这么多,也不知道帮忙那个。”
宋棉脸色发白的喝了口水,跟在了宋建伟身后。
他们在汽车站门口拦了辆三轮车,这个十八线小县城还是一如既往的破败和吵闹。张兰坐上了车,挽了下头发,眼神当中流露出了既怀念又故作不屑的神情。
她跟司机东拉西扯了两句,言语之间透露出早已经在锦城买房的信息,听见司机用乡音羡慕着,宋棉把头抵在玻璃上,不适越发的严重。
而车跌跌撞撞的来往县城周边的村庄,早就有人守在门口,宋建伟结了账迎向一行人。为首的是个穿棉袄的老人,她的体态偏小,眼皮耷拉着,神态是宋棉印象当中的刻薄。
只不过这时候因为他们搬到了城里,多了几分谄媚,让人不适。
“建伟回来了啊,快进家。”宋棉名义上的奶奶瞥了张兰一眼,刻意略过她朝着孙女假笑:“棉棉又长高了,我听你爸说考了全班第一呢,以后少不了是大学生的料子。”
那由衷的语气丝毫看不出来记忆当中的她朝着自己破口大骂赔钱货的模样,宋棉心中感叹人到了年纪真是活成精了,嘴上不咸不淡的应和了几句。
一行人往家里走着,宋棉的老家叫府村,人口简单,世代相传。也正是如此,村里的人最喜欢讨论的就是家长里短,整天交换着些许的闲言碎语。宋棉从村口一路朝着里走,接受着来自村中人打量的目光,心中有些烦闷。
他们走着,突然听见了右前方的人家里突然传来了一声剧烈的哭声,那声音凄厉而又悲痛:“爹啊!”
众人的脚步一顿,宋老太的嘴一撇,半是感叹半是看热闹的说道:“是那个郑老头没了吧,人都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快一年了,要我说,活着也是遭罪…”她边说着,边往人家门口围,脸上免不了带着几分探究。张兰不咸不淡的刺了一句:“看把您激动的。”
宋老太的脸上讪讪的,瞥了眼自己的儿子,见他闷着头不说话,心里忍不住的埋怨自己的儿子三脚喘不出个屁,忘恩负义。
一扭头看着孙女清冷冷的注视着他们,看的人发怵,心里更是不喜。这家子没一个讨她喜欢的,都是讨债鬼,尤其是这个儿媳妇,好不容易怀了个儿子又福薄给流掉了。
不过到底她是歇了看热闹的心思,带着人朝着家里走过去。宋棉睡在南屋,农村的地方宽敞,就是太冷了。好在被褥厚实,宋棉把衣服拿了出来,就听见了外面的锣鼓喧天。
想来是那家人已经开始着手办丧事了,农村无论娶嫁婚丧都要大兴操办,宋棉有幸在小的时候见过一次,那时候只觉得舞台上群魔乱舞还有人吹喇叭伴奏热闹极了,现在想来,晚上应该是睡不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