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入赘?
虾仁文和2025-10-16 10:244,299

购买此缝纫机,乃马二花所求,三转一响中必选其一,否则马家虽可接受,但要求贾东旭入赘。

贾张氏岂能容忍入赘之事,即便咬牙也得置办件大件。

于是,缝纫机进了门。

当初为选大件,贾张氏思量整晚。

手表?太过奢侈。

自行车?

贾张氏不会骑,东旭视力不佳,亦无法驾驭。

收音机尚可,能听个声响,却无实用价值。

还是缝纫机实用。

贾张氏常做鞋垫鞋底,有了它,能省力不少。

说是为小两口置办,最终却成贾张氏私用。

如此一想,贾张氏心里稍感宽慰。

新人归来,下一步便是婚礼。

易中海让贾张氏准备,她却拒绝。

“不急,李建设未归,他家无人帮手,木工虽做了十八条腿的家具,但与我家缝纫机无法相比。”

“两家同日完婚,我们就大方点,让李建设沾沾我家缝纫机的光,提升下婚礼档次。”贾张氏满心欢喜。

李建设有猪肉又怎样?

我家有缝纫机,你有吗?

还有秦淮茹,敢拒东旭,看你见了缝纫机后不后悔。

贾张氏坚持等李建设,无人能劝。

大院众人只好等候,直至李建设带新娘归来。

而秦淮茹家在乡间。

即便李建设包车,仍需两个多小时方能抵达。

时针已悄然逼近十一点。

霎时间,院外传来响亮的唱腔:

“新~娘~到~~!”

院内众人纷纷起立,长舒一口气。

贾张氏满心期待,欲看李建设与秦淮茹出丑。

秦淮茹美貌动人,李建设亦弄来一头猪,但在缝纫机前,这些都黯然失色。

“抢红包喽,发红包喽!”

“哇!是大白兔奶糖,我最爱!”

“我也抢到一块,好多大白兔奶糖啊!”

新娘未至,胡同里已满是孩童的欢声笑语。

相较于贾家普通的硬糖,大白兔奶糖堪称奢侈,一颗便值五分,足可换一份炒土豆丝或两个白面馒头。

即便是过年,亦非每家都能奢侈地买大白兔奶糖给孩子。

而李建设大婚,所撒几乎全是大白兔奶糖,余下的更是罕见的巧克力糖与酒心糖。

“哇哈哈,这红包真大,里面有一毛钱!”

“你那算什么,我这有两毛呢!”

“疯了,李建设这是要破费多少啊,红包加奶糖,得好几块了吧?”

“岂止几块,光是奶糖,也不止五六块了。”

贾张氏听着外面的喧嚣,倍感刺耳,怒火中烧,却又迅速平复。

无论李建设此刻多么风光,一旦踏入此院,见到自家的缝纫机,定会自愧不如。

李建设,你真是太阔绰了,能不能再抛些大白兔奶糖,我还没抢到呢。”

“哈哈……”

四周爆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氛围比贾东旭夫妇归来时喜庆了许多倍。

这便是慷慨解囊的魔力。

大白兔奶糖,还有那些一毛两毛的红包,对普通人而言都是难得的奢侈。

李建设给众人带来了意外的喜悦,大家自然对他簇拥有加。

不过,这种簇拥仅限于今日。

事后提及,或许还会称赞几句,但这已足够。

李建设所求,不过是给秦淮茹一个热闹的婚礼,这笔钱花得值。

“新娘子到啦!”

李建设步入院中,叁大妈等女眷连忙上前引路。

孙股长也来到前院,心中忐忑地望向院门口。

先前的马二花已让他们心生波澜,这次虽镇定许多,但仍颇为紧张。

直至见到李建设牵着秦淮茹的手步入。

采购股的人才长长舒了口气。

“好,真好,太好了。”

“虽然这‘七二三’新娘戴着红盖头,但身材无可挑剔。”

“岂止无可挑剔,简直是太完美了。

听说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吗?说的就是建设媳妇这样的**。”

“不对吧,若真这么漂亮,她家怎会陪嫁那么多?”

“是啊,不算之前卖给咱们的八头猪,光建设结婚杀的这一头就值七八十块钱,普通农家一年也就赚这么多吧?”

“或许她身材好,脸上有瑕疵?”

“那也值了,反正晚上关灯后,脸长得咋样都一样。”

“去你的,人家今天大喜,你能不能说点吉利的。”

“好了,别闹了,不管怎么说,建设这新娘总比贾东旭的老婆强得多,算不错了。”

采购股的人在这边议论纷纷,却忘了不远处就是贾家。

双方仅隔两三米,这么近的距离,悄声说话都能听见,更何况他们声音颇大,几乎是在人家面前议论。

贾东旭闻言,脸颊瞬间泛红。

尽管他视力极差,即便贴近也无法清晰看见马二花的面容。

但马二花的体型轮廓,他仍能分辨。

她就像一头河马般矗立在他身旁,即便面容再如何精细,又能美到何种程度?

然而,人家家中有人脉,其兄乃街道副主任。

为了过上好日子,加上贾张氏与易中海的某些压力,贾东旭最终强忍不适,答应迎娶马二花。

他原以为邻居们会因马大强的身份,不敢在他面前非议。

先前众人对马二花大加赞赏时,贾东旭甚至略感愉悦。

然而……

采购股的这些人无意间的话语,瞬间将贾东旭从幻想拉回现实。

此刻,他恨不得找个地洞钻入。

真是丢人现眼。

“一群大老爷们,叽叽喳喳如同妇人,长得好、身材棒又如何?能当饭吃吗?一个乡下女子,值得你们如此吹捧?显然是没见过世面。”

贾张氏亦听见了这些议论,她不顾场合,直接对采购股的人一番嘲讽。

孙股长等人自知议论声大,自知理亏,也不好反驳。

见孙股长等人无言以对,贾张氏更加得意。

此时,李建设携秦淮茹步入中院,贾张氏不等阎埠贵上前,便抢先挡在李建设与秦淮茹面前。

“哟!李建设,你真娶了秦淮茹这乡下女子啊。”

“也是,乡下女子要求少,给顿好吃的就能带回家。”

“哪像我们家二花,哥哥是街道主任,没有自行车、缝纫机等四大件,休想进门。”

贾张氏得意扬扬地说道。

近日总被李建设压制,今日终于扳回一局。

若非李建设提前买了自行车,否则今日婚礼上亮出新自行车,也能与她的缝纫机一较高下。

但李建设已提前购买,即便仅隔数日,也已算旧物。

而她家的缝纫机,可是全新的。

“李建设,你确实自私,明知要结婚还提前购车,哪怕稍晚些时日也好,婚礼上亮出新车,至少能给秦淮茹家添些光彩。”

“秦淮茹多好的姑娘,刚进门就受气。”

“真不知说你什么好。”

易中海在一旁附和着讽刺。

今日之后,马二花便是贾东旭之妻。

有了马二花和马大强的关系,他无需再如从前那般谨慎。

他可以借助人脉压制李建设。

所以他当众嘲弄李建设,这在以前,他是断不会如此做的。

易中海身旁,聋老太太亦在。

她脸上的烫伤未愈,却已忘却疼痛。

见易中海挤兑李建设,她也跟着挖苦:

“我早说过,李建设是院里最自私的,全院这么多家,哪家有好吃的不先孝敬我这位老祖宗,唯独他,不敬老不尊长,还偷偷躲家里独享。”

“连我都不孝敬,这种人怎会对老婆好?”

“还指望他置办‘三转一响’,依我看,日后同过日子,怕是他挑完肉才轮到老婆吃。”

“这种人,就该一辈子打光棍。”

“有女人肯嫁他,真是倒了霉。”

聋老太婆此言一出,全院顿时寂静无声。

今日乃大婚之日。

贾张氏与易中海虽也讽刺,但还算隐晦。

而聋老太婆这话,已超越讽刺,近乎诅咒。

“这老太太谁啊?说话这么狠毒?”

“诅咒人家李建设打一辈子光棍,这得多大仇?”

“再大仇也不该在这日子乱说,这不是仇怨,是素质问题。”

“这么大岁数还口无遮拦,白活了!”

周围人小声议论,特别是采购股的人,个个面露不悦。

葛主任与钳工车间的工人们,原是为参加贾东旭婚礼而来,此刻却觉尴尬,毕竟聋老太站队贾家,人们常以群分。

秦淮茹红盖头掩面,其情绪难测,紧握的双拳透露出一丝不安。

李建设本欲低调庆祝大婚,不愿与贾家人纠缠,但眼前这几人主动挑衅,令他不得不应对。

“老太,您夫儿皆逝,孤身至此,境遇凄凉却不懂积善,真是可悲。”

“易中海,若我没记错,你比我小两月有余。”

“总说院里是一家,那我便是你异姓兄长。

兄长今日大婚,哪有你这弟弟插手的份?长幼有序,你懂不懂?”

两句话,让聋老太与易中海无言以对,尤其是聋老太,面色铁青,气得浑身颤抖。

李建设转而看向贾张氏,满脸不屑:

“贾张氏,你嚣张什么?不就买了台破缝纫机?若非马大强施压,你舍得花钱?还不是怕贾东旭入赘?”

“三转一响,你为何单选缝纫机?还不是图日后缝补方便?”

“家中针线活全归你吧?说是为家,实则私用。”

“若真看重马二花,何不送她自行车,上班省力?或手表,戴出去有面子。

哪怕收音机,你儿子贾东旭也能听听。”

“他眼盲耳聋,唯听力尚存,你不为他买收音机,却只顾自己缝补方便买缝纫机。”

“贾东旭有你这样的母亲,马二花进了你家这样的门第。”

“他们两人真是倒霉透顶。”

李建设这番言辞,既直接又刻薄,句句在理。

直接把贾张氏骂得无言以对。

“仔细想想,还真是如此。”

“贾张氏买那缝纫机,不就是为了自己方便吗?”

“不给儿媳买自行车,不给儿子置办收音机,只为了自己的针线活能轻松点,就花大价钱买了台缝纫机。

这贾张氏,才是最自私的人。”

“马二花嫁给你儿子,真是瞎了眼。”

之前李建设**,采购股的众人心中都憋着气。

此刻被李建设几句话扭转局势,他们也感到扬眉吐气。

之前还碍于情面不敢议论,现在则毫无顾忌。

你们都公然诅咒人家李建设,还不许人家反击几句?

贾张氏气得脸色铁青,马二花更是委屈至极。

她身为街道副主任的亲妹妹,贾张氏竟敢拿一台缝纫机来打发她,简直就是不把他们兄妹放在眼里。

她猛地扯下头上的红盖头,露出那张肥胖扭曲的脸庞,对着贾张氏怒斥道:

“贾张氏,你当初是怎么答应我哥的?你说家里穷,只能买一件大件,看在东旭的份上,我们兄妹已经做出了让步。”

“结果你呢,就买了一件你能用的东西?”

“我马二花今天把话撂这儿了,要么你现在给我买辆自行车或者手表,要么就让东旭入赘我家,以后咱们各不相干。”

“不然我让我哥教训你。”

“贾家迎娶街道主任之妹,日后生活‘精彩’了。”

“大喜之日,这女子竟当众责骂婆婆,真是不可思议。”

“我更担忧贾东旭,若他家无法备下自行车或手表,难道真要入赘马家?”

“谁知道呢,咱们还是安心看热闹吧。”

贾张氏被骂得愣住。

她未料到马二花如此大胆,在大喜之日,当着满院宾客,竟敢威胁婆婆。

半晌,她结结巴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时,易中海挺身而出。

“二花,别听李建设胡说。”

“事情**是这样的……”

易中海神色从容,对马二花说:

“缝纫机之事,是你婆婆与我商定的。

为何选它而非他物,皆因我们深思熟虑。”

“自行车不过省几步脚力,近处步行即可,远处则需乘车,骑车亦累,实则鸡肋。”

“至于手表、收音机,对百姓而言太过招摇,有无皆不影响生活。”

“你与东旭婚后,需踏实过日子。

虽你哥有能力,但既已成家,不可再如往昔依赖兄长。”

“因此,我们决定购买缝纫机。

虽它平时由你婆婆独用,但所做衣物鞋袜,全家皆能享用。”

“如缝制鞋垫、针线活等,家中用不上的,还可换些零钱补贴家用。”

“所以,买缝纫机实为全家着想。”

“绝非如人所言,是你婆婆图省事。”

易中海口才了得,远超常人。

经他一番劝说,马二花心情渐平。

贾张氏也松了一口气,连忙附和解释。

“二花,婆婆我怎会自私,这缝纫机虽我一人操作,但成果惠及全家。”

“且说那手表、收音机,价格不菲。”

“咱院里工人众多,生活尚算宽裕,但二十余户,尚无一家置办收音机和手表。”

“就连咱家的缝纫机,也是院中头一份。”

“李建设心怀不轨,见不得咱家好,自己买不起缝纫机,还撺掇你,想让咱家跟风买‘三转一响’。”

“他若有那能耐,怎不先买?”

贾东旭紧握马二花的手,劝慰道:

“二花,妈和师父言之有理,咱家在院中条件最优,李建设纯属嫉妒。”

继续阅读:第25章 大婚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四合院:我偏要治服你们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