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探听虚实
背景帝2025-07-28 17:043,046

  头人们再次陷入了沉默,他们开始认真考虑依桐的提议。虽然这个提议充满了未知和危险,但至少给了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一个可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大土司,”一位年轻的头人突然开口,“我愿意跟随您。无论前方是刀山火海,我都愿意与您一同面对。”

  有了第一个人的支持,很快就有更多的人表示愿意跟随依桐。他们明白,与其在这个四分五裂的联军中等待灭亡,不如赌一把,或许还能找到一条生路。

  依桐看着众人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个决定并不容易,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好!”依桐站起身来,声音坚定而有力,“那我们就这么定了。我会去找大土司说我们寨子自愿去探听虚实,然后我们就投奔晟王林一飞,回到黔州去!”

  帐篷内顿时响起了一片附和声,头人们纷纷表示愿意听从依桐的指挥。

  议定了这件事,依桐的神色变得异常严肃,他深知时间紧迫,每一刻的延误都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他立刻吩咐帐篷内的头人们开始悄悄准备离开交趾的各项事宜,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

  “我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依桐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先让老人、女人和孩子们做好准备,他们行动不便,需要更多的时间。我会安排一条隐秘的路线,趁着夜色和联军的混乱,先把他们安全送出大本营。记住,一切都要在悄无声息中进行,绝对不能声张。一旦走漏了风声,我们整个寨子或许就没有一个人能活着出去了。”

  头人们闻言,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他们深知此事关乎全寨人的生死存亡,不敢有丝毫懈怠。纷纷点头称善,表示会严格按照依桐的指示行事。

  安排妥当后,依桐独自一人前往大土司杨自龙的营帐。他心中清楚,此行不仅是为了申请带队“探听虚实”,更是为了给自己和寨子争取到更多的准备时间。

  走进杨自龙的营帐,依桐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开口说道:“大土司,我听说联军正计划对广德府展开新的攻势,我愿意率领我们寨子的勇士前去探听虚实,为联军的大计出一份力。”

  杨自龙闻言,微微抬起头,目光在依桐身上扫过。他深知依桐在联军中的地位虽然微不足道,但此人却颇有胆识和智慧。略作思索后,他点了点头说道:“好,你的勇气可嘉。我批准你的请求,你回去准备一下,明日一早便率领勇士们出发。”

  依桐心中一喜,但他表面却不动声色,恭敬地应了一声后便退出了营帐。回到自己的帐篷后,他立刻将头人们召集起来,将自己从杨自龙那里得到的消息以及接下来的计划详细告知了众人。

  “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依桐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明日一早,我会率领一部分勇士以探听虚实的名义离开大本营。而你们则趁着这个机会,尽快将老人、女人和孩子们送出交趾。记住,一定要小心谨慎,绝对不能引起联军的注意。”

  头人们闻言,纷纷点头表示明白。他们知道,这是他们离开交趾、寻找新出路的唯一机会。于是,整个寨子开始忙碌起来,每一个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行动做着准备。

  交趾方面对于依桐所率领的这个人数还不到五百人的小寨子,确实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在他们眼中,依桐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难以在大局中掀起波澜。因此,当黎恒得知依桐请求带队前往探听大理和宋军虚实的消息时,他只是轻蔑地一笑,随即迅速给依桐出示了路引,催促他速速离去。

  黎恒的心中充满了冷漠与算计,他深知在这个乱世之中,每一个士兵的性命都是宝贵的,绝不能轻易浪费。既然依桐愿意主动请缨,那他自然是求之不得,正好借此机会将这个烫手山芋踢出去,免得自己手下的人去冒险。

  “依桐啊依桐,你既然这么想去找死,那我就成全你。”黎恒在心中暗自冷笑,脸上却不动声色地将路引递给了依桐,“你速速前去,务必小心行事。若是有何不测,也莫要怪我没有提醒你。”

  依桐接过路引,心中暗自庆幸。他知道,这一步是他和整个寨子命运的转折点。只要能够顺利离开联军大本营,他们就有机会投奔晟王林一飞,找到一条新的出路。

  “多谢黎将军。”依桐躬身行礼,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激与决绝,“我定会小心行事,不负所托。”

  说完,依桐便转身离开了黎恒的营帐,回到自己的帐篷中。他立刻召集了头人们,将自己拿到路引的消息以及接下来的计划详细告知了众人。

  “我们的机会来了!”依桐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激动与坚定,“有了这个路引,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离开联军大本营,回到寨子中准备一切。大家一定要抓紧时间,务必在今晚先将所有老人、女人和孩子都安排出去。”

  头人们闻言,纷纷点头表示明白。他们知道,这是他们离开交趾、寻找新生活的唯一机会。于是,整个寨子再次忙碌起来,每一个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行动倾尽全力。

  而与此同时,在联军大本营中,黎恒和杨自龙等人还在为如何应对大理和宋军的强大主力而争论不休。他们丝毫没有察觉到,一个小小的寨子已经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悄然离开了。

  黔州一带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便有着住竹楼的传统,这一习俗即便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也未曾改变。在交趾这片异国的土地上,虽然只是暂时的栖身之所,杨自龙却依然不忘故土的风俗,特意在大本营的中心区域搭建起一座座竹楼。这些竹楼不仅美观雅致,更重要的是为那些随军而来的小土司的家人——妻妾儿女以及寨中的老人提供了一个相对舒适的居住环境。

  杨自龙此举,一方面是为了体现对联军中这些小势力的关怀,让他们在这陌生的土地上能够找到一丝家的温暖;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策略,将这些家族成员安置在大本营中心,便于集中管理和控制,以确保联军的稳定。

  然而,对于依桐这样规模较小的寨子来说,情况又有些不同。依桐的寨子人数本就不多,女人、孩子加上几位年迈的老人,总数也不到一百五十人。在当时大本营资源紧张、人员安置困难的情况下,依桐主动提出,不如就让自己寨子的族兵与这些家人一同住在大本营的东北角。这样,他们既能方便照顾家人,又能节省大本营的空间。

  杨自龙当时并未多想,只觉得依桐的提议颇为合理,便欣然同意了。他未曾料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决定,竟然在日后为依桐及其寨子的逃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大本营的东北角,相对较为偏僻,平日里人来人往较少,这正好为依桐他们提供了隐蔽的行动空间。在这个夜晚,依桐便利用这一地理优势,悄悄地将老人、女人和孩子们聚集起来,沿着事先规划好的隐秘路线,趁着夜色和联军的混乱,准备无声无息地离开了大本营。

  而那些竹楼,原本是为了让他们住得舒适而搭建,此刻却成了他们逃离的掩护。

  对于杨自龙来说,这或许只是一个无心之举,但对于依桐及其寨子的人来说,这却是他们命运的一次重要转折。

  夜色如墨,月挂中天,洒下淡淡的银辉。依桐带领着老人、女人和孩子们,沿着事先踩点好的隐秘小路,悄无声息地穿过了联军大本营的东北角。他们的脚步轻盈而迅速,尽量不发出任何声响,生怕惊动了营中的守备。

  山坳隐藏在夜色之中,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他们准备的一处避难所。依桐心中暗自庆幸,这个选择果然没错。山坳不仅隐蔽,而且地势复杂,即便有人追来,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他们的踪迹。

  他们一路疾行,不敢有丝毫耽搁。老人和孩子们在依桐和几位年轻勇士的搀扶下,尽管疲惫不堪,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女人们则紧紧抱着自己的孩子,生怕在逃难中失去他们。

  “大家再坚持一下,很快就到地方了。”依桐不时回头鼓励众人,他的声音虽轻,却充满了坚定。

  终于,在月光的照耀下,他们来到了山坳的深处。这里果然是一片荒山,杂草丛生,树木葱郁。依桐找了一处相对平坦的地方,让大家暂时休息。

  “我们就在这里等天亮。”依桐轻声说道,“等天一亮,我就带着勇士们出发,去探听虚实。你们则在这里等我,我会尽快回来接你们的。”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他们知道,此时此刻,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依桐,相信他能够带领他们找到一条生路。

继续阅读:第四百九十八章 整装待发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南宋小地主之我爹是秦桧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