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寻找倭人
诚门道人2025-07-28 18:481,514

  在告诉武承嗣之前,周寒生和武司婧询问了嵩山寺的住持,得知了这些倭国僧人来到嵩山的具体日子,还有人数。

  倭国僧人共有八人,来此之时说是切磋学习,但也不常见到他们论道打坐。

  封山之后,他们的行踪更是诡谲。

  周寒生和武司婧立刻将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了武承嗣。

  听闻嵩山有倭国人出没,武承嗣大惊失色,立刻下令搜山,片刻也不敢耽误。

  相比于大周其他人,周寒生和武承嗣与生俱来对倭国有些偏见。

  去年外邦使者来神都进贡的时候,就连北疆都来了,可唯独倭国未到,这就很令人在意。

  如今他们无缘无故出现在嵩山,不知道有什么图谋。

  然而圣人还在山上,现在知道有隐患存在,更要加强人手保护,所以不能调动所有的侍卫去搜查。

  武司婧建议,将嵩山所处地界内的各个府衙的衙差全都调动过来,驻守山下,将山下的侍卫全都替换上山来。

  如此一来,就可以多几个卫队搜山。

  圣人出巡,沿途各地早就有准备,只需派人通知一声,明府一定会立刻派人过来支援,绝不敢耽搁。

  武承嗣觉得武司婧说得在理,立刻差人去办。

  随后,他又召集了十六卫所有的统领,命令道:“在明日祭祀仪式开始前,我要控制住所有的倭国人!”

  周寒生和武司婧在一旁候着,脸色都沉着。

  “早上我们去嵩山寺,遇到那个倭国僧人,我那番作态很可能已经让他起疑,让那队倭国人有所警觉了。”

  武司婧拉住周寒生的手,安慰道:“当时只是着急确认他的身份,不怪你。”

  周寒生挤出一丝笑容,示意自己并不是责怪自己。

  他想了想,忽然问道:“你还记不记得,当时房间里就只有他一人,所以,他就是为了留下确认侍卫驻守情况的。那么,其他人去哪里了?”

  “会不会嵩山上还有什么可以藏人的地方,我们还没有发现?”

  经武司婧一提醒,周寒生忽然想起一件事。

  当年为了追查走私丝绸的事情,发现神都城外的邙山有大墓,而丝绸和铜料都藏在那座大墓里。

  嵩山比起邙山,地位和风水都要好一些,兴许这里也有什么大墓。

  但无论是周寒生二人,还是武承嗣,都不太清楚嵩山的具体情况。

  周寒生与武承嗣商量后,决定回去找岳父武攸绪,出山帮忙。

  周寒生和武司婧立刻返回小院,将这两天发生的事情尽数告知武攸绪。

  武攸绪一听到这么严肃的事情,脸上的玩世不恭荡然无存,神情、动作和思维都转变回了当年的那个行军参谋。

  “嵩山人杰地灵,风水极佳,大墓肯定是有的,但这么多年未曾被人发现,就凭几个倭人,怎么可能知道位置。”

  “我大周的大墓里或多或少藏有机关,若是不熟悉,要不进都进不去,要不都死在里面了。”

  周寒生和武司婧都没有想到这一点,之前邙山的大墓,是早早就塌方塌出来的,所以不涉及机关。

  幸好武攸绪提醒,否则派人去找大墓,反而分散了兵力。

  武攸绪琢磨了一下,忽然说道:“嵩山上应该有一处溶洞,不在我们这边,在另一面。”

  “因为那处溶洞要经过一片峭壁,所以,我不曾去过那里。我想除了嵩山寺的高僧,不会有人选择通过那里,去溶洞看看。但倭人为了躲避巡查,极有可能冒险。”

  周寒生眼神一亮,道:“这群倭人是常年用倭刀的,很明显是习武之人。而倭国的武者习的是忍术,也许不惧怕攀过峭壁。”

  “我这就通知叔父,让他派人过去。此事关乎圣人与国体,或许也可调用嵩山寺的高僧。”

  武攸绪眉头一皱:“哪个叔父?”

  周寒生顿了顿,如实答道:“武承嗣。”

  武攸绪深呼吸一口气,嘱咐道:“别看武承嗣话不多,他城府极深,狼子野心,否则也坐不上左相的位子。你们与他打交道,任何时候都不得掉以轻心!”

  周寒生叉手行礼道:“谨遵岳父教诲。”

  随后,武承嗣从周寒生处得知了溶洞的事情,急忙请嵩山寺住持,派寺中高僧带路,前往溶洞。

  周寒生和武司婧坐在院子里,等候着武承嗣的音讯。

  现在已经申时过半,不知道攀过峭壁到达溶洞之时,太阳是否落山。

  到了晚上,抓人的难度会大大提升。

  倭人又善于潜藏,恐怕今晚有一场硬战。

继续阅读:第219章 倭人行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风云下的神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