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六月雪寄思故友 小林儿结交凶物(一)
信笔行书2025-07-02 21:243,304

  应龙与伏羲,女娲两人应龙府内一聚。见到义弟能与意中女子共结连理,心里由衷的为他高兴,在婚礼之中,仁雄带着百余名太阴营弟子暗中潜伏,当场作乱,他大怒之下,大施神威,连同祁飞,万燕,倏、忽等众多前来解救的名门弟子将这干胸背护腰的壮士拦了下来。

  事后,力牧对仁雄寻衅滋事之罪,竟然不甚了了,视若未见。他这一举动,虽然激得天都城内顿时流言蜚语,满城异词。各大门派明面上虽然没有多大反应,暗地里也是惶惶传言,人心惶惶。最后力牧碍于形势,又得仓颉出计,最终决定大举出兵攻打南族,之前的战役也就这般而来。

  应龙见到朝中纲政并非秉公而立,主政大将也非持正之人,心中伤感惋惜,也就不再多作过问国事。这些日子,他独游四海,随意玩乐,见到高山阔海,名人轶事,心中有感而发,偶尔也会与那些一同游玩的高人雅士一起吟诗诵词,增添兴致。

  这一日,他徒步行至长江畔,见提坝边正好立有一座可供人歇脚,观赏的石亭,心中大喜,当即行到石亭立。

  石亭之中立有一张六仕石桌和六把石墩,分别摆在石桌六侧。相传说六仕石桌曾有着一个典故。在很久很久以前,繁荣富强,昌盛兴旺的大荒境地,初次遭受蚩尤族人偷袭时,凉亭颇为宽大,但六名男子一同立于一亭之中,未免觉得有些小了。他们分别来自各大山系,有人衣衫高贵,面容俊雅,有人一身粗布,粗声俗气。炎炎烈日之下,长途跋涉,不约而同的有人来到这凉亭之中。这六人分居六角,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目光之中满是猜疑。但谈到为何而来时,原来都是为了抵御外敌。想到志同道合,共图社稷,当即在凉亭之中结交异姓兄弟。

  而在石亭之中,常年受到江边畔潮气消蚀,早已色泽败退,生有青苔,不知在这里立了多少年。应龙见到六仕石桌,想起当年六仕结交之义,随之想到身在他乡异域的义弟季羲,想到贤弟气度慷慨豪迈,英雄过人,心中感触颇深。望着奔腾而下,浊浪翻滚的江涛,摇了摇手中的折扇,口中幽然念道:“‘矫矫少年英雄姿,百般徘徊笑靥粲。此景不曾世间有,荡然吟笑天际间。’,贤弟,我们结义之时,你曾感慨夜立江边,望月听风,逊了不少兴致,可是现在天色尚且明朗,山水尚且秀丽,而你却不知身在何方……你与那名女子原本是天成一对,可为何就要经历这么多苦难呢?”

  水面浩荡,江水拂来,石亭之中白衣飘动,鬓发飞扬。

  这名风采俊朗,黯然幽思的白衣男人立在六仕石桌旁,独自感概,低声自语了一阵子。也不去拭擦石墩上的灰层与小许青苔,就此而坐。他缓缓从怀中取出酒壶,轻轻饮了一口,对着酒壶自言自语的道:“就是美酒,景是美景,只是一人就此独坐,未免有些太过寂落了。”,说到这里淡淡一笑,也不知是自嘲自讽,还是在感叹世事的离别多于重合,月缺长于月圆。

  他想到这里,有些醉意的立了起来,手中折扇一合,朗声说道:“立浩海之滨,望月听风。论世间英雄,举杯豪饮;忆思佳人之约,谈笑风生。举天下之鼎,但求一醉。”,他说一句,便将手中的白折扇舞一招,折扇展合,跳脱若蝶,白衣飘飘,临风而动,在这石亭之中尽兴而无,趁着几分醉意,大起大落,俊容含情,口中念到尽兴之处,他的招式也随之仓雄绮丽,豪情万方,一身白影风中徘徊,鬓起袍飞之间,大有一幅儒风雅气飘然脱尘之态。

  一词念完,白影微微一顿,轻轻摇了摇头,手中招式一变,开口吟道:“乱世兮群雄起,江涛兮浊天惊,乱世江涛兮是为何,为何竟自相杀戈,为何苦了群众命……”

  应龙生性豪迈,率性一生。到了此时心思所寄,兴致所在,于江畔,亭中,独饮独舞,自陶自醉,浑然忘我,念道苦楚悲哀之处,心静怫然有感,招式也随之缓滞沉重起来。远方的青草坝上,六角石亭之中,只见他白衣飘飘,持扇而舞,江风间或纵跃刺出,或伸扇回扬,每招每式使的竟是长剑的路子。

  原来应龙少时曾跟随风后学习剑术,自他功法大成,饱肚万卷之后,又觉兵刃长剑乃是置人于死地的百凶之器,当即弃剑为扇,相伴终生,他此时醉意三分,悠然忘我,率性之时,油然想到少年情景,不知不觉间,便把百余年未曾使用过的剑法,一一施展而出。

  应龙不使这套剑法尚好,剑法一出,区区数招,竟然收扇立身停了下来。他像是梦中醒来了一般,望着奔走不息的江涛,俊目生红,呆立了一阵子。脑中想到了少年之时,杀戮战场,自己手持青锋长剑,漫天雪地,力战群魔的情景,忽地酒囊一扬,长歌当哭,高声吟道:“蓦然望天,天映雪。音容咫尺,倩影无形。呜呼,路难行,人更难寻……”,一声甫毕,沉头拂面,轻轻哀泣起来。

  一阵轻微的热意流走,应龙发丝凭空荡了荡。忽地,他脸色一沉,肃然直立,沉声说道:“出来吧,我有意避开你,放过你,你为何对我苦苦追寻,纠缠不清?”

  隔了片刻,长江河畔,绿柳林间,草木皆寂,无人回答。

  应龙淡淡说道:“你不愿出来,我便点你出来。”,一言甫毕,他左手微一运劲,临空拂过,手中劲力到处,面前现出一道晶莹剔透,莹莹花晕,柔柔绵绵水团一般的事物,在他身前凭空悬起,轻轻流转。他白折扇稍稍蘸了少许,伸手一扬,一滴柔嫩璀璨的水露如箭一般,伴着一声哧的轻微声响,径直射入远处林间某个,不法教人瞧得清楚的一个角落。

  没过多久,一个身材苗条的黑衣女子现出柳林,她双手紧握,遮着黑面纱的小脸微沉,神情有些扭捏,有些害羞,有些紧张,全然一幅深居秀闺,未曾经历世事女子羞态。那女子见到远处的应龙正侧身回目,望着自己,遮着黑布的小脸不禁压得更低了一些,她有些期期艾艾,有些难以为情的说道:“你……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儿?”

  应龙脸色一板,正色说道:“你知道么?你剧毒深蕴,所到之处无不炙热一片,这等怪异之状,叫人想不知道都难。”,顿了顿道:“这些年,我从天都城西行东海之游,见到你了。去西山探访朱雀岭,也见到你了。为何在这沿江一带,荒僻无人的大荒境地,也能见到你的身影?”

  黑衣女子身子没有缘由动了动,微微侧过脸去,莹莹明眸,流露出一丝凄然怨责之色,好在两人相隔甚远,石亭之中的应龙无法瞧见。有些酸楚的说道:“这么说来,你……你是不愿意见到我了,是么?”

  应龙负手望天,黯然叹息道:“你我本非同命之人,偶因刀戈乱事而有过数面之缘,应该是南北逆行的陌路人,何来相见之理?”

  黑衣女子凄然说道:“是真的么?”

  应龙回过神望着那名黑衣女子,怔怔发着呆,心中默然想着:“我这般不冷不热的对待这名,对我曾有过救命之恩的女子,是不是有些太过于薄情寡义了?”

  风声渐息,寒气顿生。

  大荒上方,乌云袭来,遍布苍穹。

  天地也因此暗了好多,而长江畔的柳林边,那名黑色声音似乎也变得有些模糊不清。

  这两人四目相对,远远而立,内心深处,均想着自己的心思。

  黯然天空,那个黑色身影似乎已然发觉不到,空空只有应龙飘飘白衣,尚还清晰可见。

  似乎过了很久,天地陡然亮了起来,漫天白雪,多如牛毛,从天而降,缓缓飘来。随着一缕轻风,融融白雪,轻轻飘荡在石亭之中的应龙的俊脸上,瞬息间,化作一道水珠,自他额上,沿着几缕紧贴在脸颊上的鬓间丝发,缓缓划落。

  而提坝的另一边,柳树畔那名亭亭伫立的黑衣女子上空,全然没有雪花。因为,在距她好远好远的时候,雪花已然被她体内散发而出的炙热之气,融雪为雨,淅沥而下,不多时雨侵衣衫,苗条的身姿显得更为消瘦,脆弱了些,就如悄然立在她身畔的柳林那般,细肢摇曳,随风而动。

  大雪纷飞,满山白皑,又是一场白雪茫茫的境地。

  而六月的雪,景不逢时,来得太早,去得也未免太过快捷了一般,往往叫人还来不及置身而入,触景生情,却已然将近停歇远去。

  应龙见到满目雪景,惘然回想到少年时,那一幅白雪,红衣,漫天腾舞,炫目纷呈,却又如烟如尘,刻骨铭心的情景,胸口不由得又是一痛。他深深叹了口气,运劲说道:“姑娘,多谢美意,应龙先行一步。”

  他白折扇扬手一挥,修长身子随风而起,转瞬间,消失在白茫茫的雪景之中。

  黑衣女子怔怔望着他远处的身影,悬在眼眶之中的泪水,早已随着雨水,一划而过,她快走两步,似乎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诉说一些什么,然而,她方一迈出脚步,瘦弱的身子悄然停了下来,黑布遮掩的颜面,满含悲痛与不甘的摇了摇头。

  啪的一声轻响,大雪之中,细歩轻踏,鞭影飘飘,婷婷女子芳姿,顷刻间便夺去了江畔柳林间蓄藏了多年的漫天雪景,万里冰霜之美。只见她身姿窈窕,巧歩生莲,眼波流转,神情凄美,恍然就是应龙梦境之中,一百年前那一幅白雪,红衣,漫天腾舞的情景。

继续阅读:第三十八章 六月雪寄思故友 小林儿结交凶物(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戟天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