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锦年不出声,看着刘管家离开。她倒是没有因为刘管家这个表现生气,反而觉得他真的像是自己父亲一般,对自己如此好。
他做的选择都是为了罗琦阁。她和刘管家是两个领导者代表,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豪放派。两人互相切磋,相互学习。
罗锦年想着,在借账本上写上。罗锦年欠罗琦阁五十两,十日内奉还,否则本金翻倍。
想着十日也不短了,她怎么也能还上这个钱。罗锦年还蛮骄傲自己的做法。
傍晚时分,陶鸾拿着部分的使用说明回来。
罗锦年见了,马上夸赞道:“不错呀。陶鸾,你这事做的不错。”
陶鸾没有说话,罗锦年抬头看看他:“你眼睛怎么了?”
陶鸾闻言闷闷的说:“有人就是不愿意换铜臭。”
罗锦年骤然喷笑,所以他这样是被清高的画友打的吗?看着罗锦年幸灾乐祸,陶鸾坐在她对面,故意扬起脸上的淤青给罗锦年看。
罗锦年收敛起笑容,看着陶鸾道:“这也没有什么,不是每个人都能跟你意见相同。这里是多少份?”
“四百份。”陶鸾说道。
“四百份?”罗锦年也震惊了,四百份一个下午搞定这个多,陶鸾的办事效率可以呀。
陶鸾将说明书递给罗锦年。
“师父检查一下,可还行?”
罗锦年将画拿过来反复翻翻,“挺好的,剩下的也是这个水平就行。对了,你画了没有?”
罗锦年一问,陶鸾愣住了。“我画什么?”
“这个说明书呀。”罗锦年说。
陶鸾摇头,不觉得自己有必要画这个。
罗锦年却道:“这个你也应该画一画,也算是个学习机会嘛。再说,这画不就是创新吗?线条简单,却表达事情的欲望强烈,简直就是水墨画入门。”
陶鸾虽然想反驳自己不是入门,但是既然罗锦年这个小师父让他画,他也就没有推辞,拿过来就随手画了一张。
罗锦年反复看看他的画,微微笑道:“你的画就是太满了,你再看看其他人的?会不会觉得有瑕疵,甚至是有的都不好看?”
“是。”陶鸾虚心道。
“其实你的画好看,但是你要画的与众不同。倒不是让你丑,是没有记忆点。”罗锦年说道。
陶鸾闻言提笔在他刚才画的纸上,加了两笔,一朵小绒花便印在纸上。
罗锦年看看他:“孺子可教也,这样你的画和别人就不一样了。”
“我知道了,师父。我可以画有的东西,但是我也可以再有的基础上升华。谁说凉亭只能立于路旁,地上,还可以是涓涓细流之上,也可以是云朵之中。”
陶鸾兴奋的总结。
罗锦年点头,陶鸾的画很满,画工很好,可就是少了一点点的特色,少了一点点的想象力。若艺术不能传递美好和无穷想象,那么意义少了一半。
一天时间,陶鸾就有了转变,是一个可喜可贺的事情,他本人则更是想着要报答罗锦年。
所以这边刚和罗锦年说完话,就赶忙去帮着她筹备剩下的画作去了。
罗锦年统计好了,店铺里面留着的女子衣服,然后打算在每个女子衣服里面放一份月事布,并且加上说明。
她想着就算是这些是送出去的,但是若是能回购也算是不错的利润。这种东西既然不能大张旗鼓,那么就用这个方法偷偷摸摸的进行。
开始罗锦年并没有告诉刘管家她打算以赠送的方式招揽客户,要不然这种赔本的买卖,刘管家一定不会同意的。
眼看着三天过去,罗锦年也送出去大大小小近百份了。可是回购的一个都没有。她有点丧气,难不成这些拿走衣服的姑娘都还没有来那个吗?
想着,她瘫在床上,想的头都要炸了。
罗锦年似乎觉得,这个事情在古代确实行不通的。要不然怎么会都过去这么多天了,还是无人问津呢。
“姑娘,您在吗?”林娘在门口偷偷摸摸的叫罗锦年。
她起身道:“在呢。何事?”
“外面有个小姐找您。”林娘轻声细语的说着,似乎真的很怕人听到。
罗锦年一听是小姐找自己,立即精神起来,难不成是想买月事布的?此番想来,罗锦年整理好衣服,喊道:“这就来。”
林娘吓了一跳,赶忙说:“刘管家在院子呢。”
罗锦年这才明白,为什么林娘小心翼翼了。她跑出去悄悄道:“人呢?”
“在我房里。”林娘引罗锦年去她房中。
一进门便看到一个穿着还算是不错的姑娘站在屋子中间。
看到罗锦年上下打量道:“你就是罗琦阁的老板?”
“正是,姑娘找我何事?”罗锦年心里期待满满的,但是面上还要装作很正常很淡定。
“我听说你们这里有卖月事布的,我打算来二百个!”那位姑娘说道。
罗锦年和林娘听到皆是一愣,二百个!这是要用到死吗?罗锦年虽然是做生意的,但还是劝顾客理性。
“姑娘,那东西是竹叶编制的,竹叶不宜放过一年的,所以还是——”
“废什么话呀,叫你拿,你就拿。”那姑娘有点不耐烦的说道。
罗锦年一听只能点头道:“那好吧。”然后看了一眼林娘。林娘立即去装了二百个月事布。
那姑娘拿了月事布,交了钱就离开了。罗锦年有点震惊。
不过震惊之余就是开心了。竟然不出货是不出的,一出货就是二百个。
她将银子放在手里垫了垫:“这些给刘管家入账,我可算还了全部本钱。”
林娘闻言,笑着拿银子走了。
罗锦年回到自己房间,想着虽然她这次是卖出去了,可是手里面还囤货不少,这东西就像是她跟那个姑娘说的一样,若是时间久了,这竹子叶怕是会被风干,到时候脆了就没有办法用了。
想到这些她心里还是有点烦躁的。正在此时,院子里面响起哭闹声。
她本来心烦,听到这哭闹声,更是难受,跑到门口扫了一眼,发现是罗三婶,她有点意外,自从罗三叔死了以后,三婶就带着铁柱回娘家那边了。连和离书都没有要。此刻又来,罗锦年自然就觉得,也就是来打秋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