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现代言情>重生七零住大院,挣钱生娃两手抓!>目录
第二百七十五章 菩萨心肠发生在公社大院的这一幕,苏若虽然没有亲眼目睹,却也能猜个大概。不过,她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根本就没有心思理会这些破事。
骑着自行车来到青阳县城,已经是中午时分。
兴许是怀着双胞胎的缘故吧,她现在很容易饿。
路过国营饮食店,嗅到里面飘出来的香气,她顿觉饥肠辘辘。
这个时候去供销社,人家肯定已经下班。趁这个空档,还是填下肚子吧。
饮食店里的食客不少,买票的地方还排着长队。
她迟疑了一下,还是锁好自行车,加入了排队的行列。
县城里的饮食店并没有两家,而且相隔甚远,换一家兴许人更多。
好在卖票的速度并不慢,没过多长时间,她便顺利买到了面票。
来到窗口,把票递进去,开始了新一轮地等待。
现在的饮食店都是国营,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只跟工作年限挂钩。参加工作多少年,长一级或半级工资,都有明确规定,跟店里的营业额和利润都没有关系。
每增加一个进店的客人,便意味着店里的工作量又增加了一份。所以,多数服务员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不肯给客人一点好脸色。
所有人都习惯了,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以苏若温润如玉的性子,自是不会挑剔服务员的态度。
她扶着腰,好脾气地站在那里,只是不时透过狭小的窗口,看看里面煮面条的进度。
面条终于煮好了,就放在窗口。苏若用手端了,找了个位置坐下,便埋头大快朵颐起来。
一个老人颤颤巍巍地走过来,咋吧了一下嘴,小声嘟囔着,“我要吃面条!”
同桌吃水饺的中年女人见了,顿时一脸厌恶。
“现在的叫化子简直是越来越胆大了,连饮食店都敢进来,也没人管管。”
一边的男人应该是她丈夫吧,立即冲着老人厉声喝斥。
“说你呢,还不快滚!”
一个服务员冲过来,大声说,“嗐,你咋又来了,还不快出去!”
“等等!”
苏若赶紧拦住了众人,“这个老人不像是叫化子,倒像是有病,从家里走丢了。”
老人的衣服虽然皱巴巴的,还很脏,却有八成新。头发已经全白,也有些凌乱,却不像长期没有打理的样子。脸上的胡茬很明显,却并不长。看上去,一点也不像街上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男人一脸鄙夷,“你可怜他,就把你碗里的面条给他吃好了。”
苏若莞尔一笑,“不就一碗面条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说着,她站起身,对老爷子说,“爷爷,你等着,我马上去给你买。”
老爷子怔怔地看着她,“丫丫好,他们不给我吃。”
女人讥讽,“真想做慈善,就把他领回家好了。”
苏若没有理会女人的嘲讽,来到门口,重新开始排队。
见老人已经端着她的碗狼吞虎咽,她在心里长叹了一口气,重新买了两碗面条。
给钱的时候,她还是不由得低声问服务员。
“这个老人,经常来这里吗?”
服务员有些不耐烦,但还是说,“以前没见过,这两天才来的。见人吃东西就上前讨,撵都撵不走。”
苏若若有所思,“他是不是病了,从家里走丢了。”
“谁知道呢。”
服务员已经失去了耐心,“拿了票赶紧去那边排队,下一个。”
现在正是吃饭的高-峰期,要是每个人都这么多话,服务员哪里受得了。
后面的人开始催促,苏若只得拿了票,去窗口排队。
重新端了面条来到桌子前,那一对中年夫妇已经吃完离开了,只有老爷子一个人还呆呆地坐在桌子边。
见老人连碗里的汤都喝光了,苏若心里不禁一阵难受。
“爷爷,你到底有多长时间没吃东西了呀?”
老爷子的眼睛却直钩钩地看着她碗里的面条。
“我要吃面条!”
看见老人的脸上和手上都污秽不堪,苏若在心里长叹了一口气,轻声说,
“爷爷,吃饭前要洗手,我先带你去把手洗干净吧。”
老爷子对那碗喷香的面条有些恋恋不舍,不过,还是听话地站起身。
“我讲卫生,我洗手。”
苏若带着老爷子来到后厨的水龙头边,仔细替他把手脸洗干净,又掏出手绢替他擦干,这才扶着他,来到餐桌前。
老爷子吃面条的速度很快,一阵狼吞虎咽,风卷残云,眨眼间,一碗面条已经见底。
他眼巴巴地看着苏若,小声说,“我饿,还吃!”
苏若把自己没吃几口的面条推到他面前,“你都吃了吧。”
老爷子眉开眼笑,端过碗,用筷子挑了,开始吃起来。
不过,这一次吃面条的速度,明显放慢了许多。
等这一碗面条吃饭完,老爷子才心满意足地放下筷子,还摸了下肚子。
苏若柔声说,“爷爷,你们家住哪儿,我送你回去吧。”
老爷子盯着她,满是皱纹的脸上,却突然笑成了一朵花。
“丫丫不走,陪爷爷!”
老爷子显然认错了人,把她当成他的小孙女丫丫了。
基本上可以确定,老爷子患上的,是阿尔慈海默综合症,也就是俗称的老年痴呆。
这样的病人,苏若前世捡破烂的时候就遇到过。患病的老人从家里走出来,找不到回家的路,便只能四处流浪。
找不到家人的老人,结局是非常凄惨的。
苏若既然遇上了,当然要替老人找到家人了。
只是,老人早遗忘了一切。没有任何线索,想在茫茫人海中替他找到家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正思忖间,苏若突然发现,老爷子的衣襟前,竟用别针挂了一张手帕。
她心里一动,取下手帕,仔细察看。
只看了一眼,她心里便乐开了花。
只见上面写着,鄙人父亲患有老年痴呆症,不认识回家的路。若是有好心人能将我父亲送回东新街32号,鄙人必定重谢。后面的落款是,刘玉山。
这个叫刘玉山的,应该就是老人的家人吧。
有了地址和联系人,这事便好办了。
见老人吃完,苏若才轻声说,“爷爷,你吃饱了,咱们可以回家了。”
老爷子吃饱了肚子,便跟小孩子似的,变得开心起来。
“回家,好,回家!”
一老一少走出饮食店,看着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苏若却犯了难。
今天恰逢赶集,街上人多,她一个孕妇,推着自行车上路,顾得了自行车就顾不了老人。万一再把老人弄丢了,再想找到他,可就不容易了。
思来想去,她还是决定,把自行车留在这里。等送完老人,再来骑自行车。
东新街在城东头,距这里还有一段不近的距离。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只能慢慢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