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现代言情>重生七零住大院,挣钱生娃两手抓!>目录
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惊无险“有没有关系,你说了不算,我说了算。”
苏若不慌不忙地说,“村里想学踩缝纫机的大姑娘小媳妇在外面排着长队,我同意让秀兰跟着我干,不过是念在她是霆骁的妹妹。虽说不是一个娘生的,但也叫了他二十多年的二哥。现在你既然翻脸不认人,就别怪我不念旧情了。”
牛国栋立即反应过来,“霆坤,你今天要是不能把你娘弄回去,村小的课,你也不用代了。村里的读书人,可不止你一个。”
怪不得苏若一直笑而不语,原来是憋着大招呢。
都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骆翠枝遇上苏知青,也算是遇上对手了。
所有人都想看看,接下来的戏,骆翠枝如何唱下去。
骆翠枝果然变了脸色。
这一双儿女是她的死穴,想起苏若刚才说的话,她便乱了方寸。
以苏若和牛国栋现在的权势,让岳霆坤和岳秀兰丢掉目前的工作,不过是分分钟的事。
真让兄妹俩丢了饭碗,就是苏若答应了她的要求,也是得不偿失。
骆翠枝再没有脑子,这笔账,还是会算的。
好汉不吃眼前亏,今天这事,只能作罢。
她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连忙找补,“这事是我糊涂,跟他们没关系。苏若,大队长,我这就走,你们可千万别砸他们的饭碗。”
苏若淡淡地说,“你阻拦村里施工修路,这笔账会先记着,下次再有这样的事儿,咱们就新账旧账一起算。”
骆翠枝面如死灰,哪里还敢多嘴。
此时只恨爹娘没有给她多生一条腿,让她快点离开这里。
岳霆坤陪着笑脸说,“苏若,娘现在是更年期,有些糊涂,你就别跟她计较了。”
苏若面上仍是淡淡的,“你娘的自私和不可理喻,是深藏在骨子里的,更年期并不是理由。回去好好劝劝她,别再搞事了,有这功夫,多打点猪草好好喂猪,比什么都强。”
村里分发下去的第一批猪,现在都差不多七八十斤重了,每头猪的食量都大得惊人。每天打猪草、切猪草、煮猪食、喂猪,都会占用大量时间。
开始时都是一样的小猪崽,相差也不过几斤重。要是到了年底,自家的猪跟别人相差太远,脸上可没光彩。
因此,村里的婆子媳妇们表面上笑呵呵的,暗地里都憋着劲,在较量呢。
所以,苏若才有此一说。
岳霆坤的脸上却有些挂不住。
苏若比自己小了好几岁,真论起来,自己也是她大伯哥。现在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用这种教训的口吻跟他说话,他心里顿时一阵光火。
被人威胁的感觉,实在是太糟糕了,严重损伤了他作为知识份子的自尊心。
更让他感到屈辱的是,在场所有人,包括妹妹岳秀兰在内,他们的收入都是自己的几倍。
曾经的优越感,早荡然无存。他甚至能感受到,周围人向他投来轻蔑鄙夷的目光。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他在心里替自己找了个台阶下,抿紧了嘴唇,转身离开了。
牛国栋见事情解决了,也赶紧大声呼喝,“时间不早了,大伙儿快抓紧干吧。”
其实,不用大队长吩咐,已经有人拿起铲子和撮箕,开干起来。
以前大会小会没少开,社员们下地干活,洋工照磨不误。现在没人给他们讲大道理,大伙儿反倒干劲十足,浑身竟像是有使不完的劲。
掌灯时分,这一段路基已经完全扩宽了。
牛国栋让黑子开着拖拉机在上面跑了几趟,确定大汽车来了,能平稳通过,这才放心。
第二天,花溪煤矿的大汽车果然轰隆隆开进了吴安子。
几天后,吴安子村的石灰窑和砖瓦窑前竟排起了汽车长队。如此一来,村里的石灰和砖瓦很快就到了供不应求的程度。
附近几个大队的石灰窑和砖瓦窑原本卯足了劲,要跟吴安子大干一场。现在吴安子剑走偏锋,做起了单位生意,也不在意传统民房的生意了。这样的大手笔,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夏日来临,农村盖房子的几乎绝迹,石灰和砖瓦的销售很快就进入淡季,吴安子的石灰和砖瓦却仍供不应求。
附近几个大队的人哪能甘心,也去各个单位推销,却都无功而返。
单位的石灰和砖瓦用量本就不大,吴安子的用着就挺好,谁愿意再折腾。
这么一来,其他人犯起了红眼病。所有人都认为,吴安子跟这些单位,肯定存在着猫腻。
一封封告状信如雪片般,很快就飞进了县府大院的各个办公室。
烧石灰和砖瓦在青阳是一项古老而传统的工艺。
青阳地区丰富的石灰石和粘土资源为这两项工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自古以来,青阳人便利用这些自然资源,通过精湛的手艺,烧制出优质的石灰和砖瓦。
随着水泥和机砖的出现,这种传统工艺生产出来的产品,已经逐渐被各大单位淘汰,基本只适用于民房。
对单位来说,不过是在物资局那边供应不过来的情况下,作一种补充。
现在突然冒出来这么多人举报红山公社吴安子村往单位销售石灰砖瓦,不能不引起县长刘力行的高度重视。
他叫来县府办主任王华宣,把举报信递给他。
“对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王华宣揣摸着刘县长的思路,小心地说,“吴安子大队是县里树的典型,这面旗帜,绝对不能倒。他们的石灰和砖瓦这么受单位的欢迎,自有可圈可点之处。依我看,不如,将其纳入二轻局和物资局,加强管理。”
刘力行立即指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吴安子村的石灰窑和砖瓦窑,做得再大,也是社办企业。纳入二轻局和物资局,并没有先例。光事故企业员工的户口问题,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王华宣却胸有成竹,“二轻局和物资局只是从宏观上进行管理,并不介入他们的具体工作。他们照样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要是经营不善,县里并不给他们兜底。企业员工都是生产队的社员,所以,并不牵涉户口问题。”
王华宣的这个建议,甚合刘县长之意。
吴安子村虽小,身后的背景却十分复杂,一个不小心,触到雷区,粉身碎骨都有可能。所以,处理这事,他必须谨慎。
他沉吟了片刻才说,“你拟一个具体方案出来,上常委会讨论。”
刘县长做事民 主,事无巨细,都拿到常会委上讨论。
只要是集体决策,谁敢再说三道四。
能上常委会的,无一不是人精。
方案是王主任拟的,又经过刘县长首肯,在大会上跟刘县长唱对台戏,除非不想在这个院子里混了。
所以,这个方案一提出来,就全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