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 中出子午谷
文始真人2025-07-04 14:104,025

文武将臣不自觉的挺直了身子,他们跟随李信的时间已经很久,自然知道李信这一副表情的含义。

  李信的手指轻轻地敲着椅子上的扶手,而后猛地站起,走到了一个被布帛盖住的台子前,将台子上的布帛揭掉,一个精致到了极点的沙盘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山川河流,城池地理,赫然是川陕四路的地图。

  在做的众人心中虽然微微惊讶,但是却也是并不出奇,沙盘这一类的东西古已有之,只是因着便利性和携带性一类的问题,而没有成为主流。如大赵的武英殿里就有着这么一副沙盘,只是那个是大赵舆图,而不是眼前这个川陕四路。

  心思灵巧的文武将臣已经开始揣度李信这一举动的意义究竟是在哪里,不过,还不等他们的想明白,李信就已经开口说话了。“诸君,我大夏自崛起以来幸得诸位戮力同心,方有今日之盛景,各种功劳,我心中清楚。所以,自然不会忘记。”

  “接下来,还需要大家倾力相助!”

  话音落地,顿时一阵话音响起。“臣等敢不效死!”之类云云

  李信环视一眼场中的诸人,开口道:“古人云得关中者得天下,虽然说有些荒谬,但是却是有些十足的道理。关中四面紧锁,乃是九州要冲,欲得天下,必先占关中,这是题中之义!”

  场中的文武皆是面面相觑,显然是有些震惊,毕竟,蜀地尚未平定,就要夺取关中。

  这个……合适吗?

  ……

  李信似乎是看出了场中众人的心思,而后开口道:“此战,由我亲率一支奇兵,兵发子午谷,径取大兴。而后一支军队出陇南,过河湟,直攻庆丰路,罗老将军领军佯动于东益州,吸引大赵军兵的注意。”

  一众文武面面相觑,神色有些不定,显然是被李信那一股疯狂的气势震得有些说不出话来。要是按照李信这么一个方法来,大夏的版图最少得扩大一个平方数。

  只是,子午谷在哪里?

  按照李信的口气而言,子午谷应该是最重要的一个地方,只是子午谷在哪里?!

  傅青主神色神色沉凝不定,似乎是在想着些什么。一众文武将臣皆是交头接耳,细细的讨论子午谷在哪里,他们都是蜀地的人,为何就一直没有听说过,子午谷这个地方。

  看着一众文武沉默的样子,李信的嘴角划起了一抹笑意。你们当然么是不知道,那本叫三国演义的小说,至少还得有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够面世呢?

  现在的时候,上哪里知道去!

  傅青主忽而脸色一变,而后盯着李信道:“主公,臣斗胆问一句,主公所言的那个子午谷,可是当年魏延所说的那一个子午谷!”听着傅青主的话语,李信猛地一愣,没想到还真有知道的人哪!

  一众的文武立刻就围了上来,问道子午谷究竟是什么地方。看了一眼四处的文武将臣,傅青主朗声开口,“蜀地之中出蜀地入关中的有三条,子午谷,斜谷皆是其中之一。”

  只是斜谷和另一条道路动辄数百里,甚至上千里,如果从那种地方走去,一切通畅不眠不休的话,少说也得十几天,可是可能吗?对于如今的大夏来说,前半段路还好些,后半段路可完全就是敌国一般的存在。

  兵贵神速这件事不会有人不知道!自然如何提高隐秘性和速度就提上了日程,而子午谷就是这一个地方!

  顿了顿,傅青主接着道:“庆丰路之中,又是依着大兴为重,而子午谷的出口所在,距着大兴城只有不到两百里,甚至可以说,只要是出了子午谷,几乎就是在大兴脚下了!”

  此言一出,一众文武顿时交头接耳,显然是受了不小的惊讶。

  所谓大兴,即是古长安!虞朝太祖崛起之时,汉长安已经凋零,只剩下残垣断壁。于是便是以着洛阳为都,开国之后,又令能工巧匠于长安城不远处,即是弘农一带选址,新建了一座城池。仍旧是以长安为名,降格为陪都。

  后来杜周践祚,将都城从东都洛阳移到了长安,并且更名大兴。这个名字便是就这么叫了下来,一直都没有更改。大兴城,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庆丰路中心,大兴城中所储藏的军器甲仗不算,单就是里面的粮仓就储藏着令所有疯狂的粮食。

  只是,可惜的就是,李信的大夏如今并不缺粮食。

  上面的话语自然是说笑,但是,大兴城几乎就是庆丰路的中心所在,只要占领大兴,庆丰路必定糜烂,到了那时,横山的大军自然能够轻而易举的攻入庆丰路之中,而后夺取整个庆丰路。

  傅青主从李信的意图之中,清晰的看见了这一点。

  看着情绪已经被完全调动起来的文武将臣,傅青主轻笑着泼了一盆凉水,“三国之时,季汉都亭侯魏延便曾向诸葛武侯进言,言道:”愿领奇兵五千,中出子午谷,径取长安。“可惜,为诸葛武侯所拒,原因便是太过冒险!”

  一众的文武听着傅青主的话语,已经澎湃而起的气血却是缓缓的沉了下去。

  确实!太过冒险了!

  刚才的时候,猛然一听之下,固然是激动无比,但是冷静下来仔细一想,便是能够发现其中的错处与疏漏。首先,子午谷之地七百年来未曾被人知晓,只有当年的都亭侯提了一句,可见子午谷的偏僻与荒凉。

  第二点就是,当初三国分立之时,诸葛亮北伐中原,曹魏的主力当时并不在长安,长安空虚,攻下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但是,如今却是不行,大赵不是当年的曹魏,大兴的驻军也绝对不是空虚。从子午谷一头闯出去,不仅不能够占据长安,说不得还会一头撞上铁板。

  而且,子午谷荒凉偏僻,人烟罕有,从这里行走势必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说不得,一整支的大军全部都要陷在其中,可以说,这甚至已经不是行险了!

  这简直就是在玩火!

  更重要的是,有一句话叫做“引火烧身,玩火自焚!”总是喜好赌博的人,迟早会在赌博之中输掉自己的所有。

  这是一种必然!

  而且,最是重要的一点便是,李信身为夏侯,乃是如今大夏的主君。如何能够亲身犯险,要知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李信亲犯险地,若是平安无事还倒好了,要是有个万一之类的东西,可就不是什么好解决的事情了!

  ……

  陈道黝黑的脸庞上闪过一丝惊讶,他也没有想过李信会是如此的疯狂。子午谷这个地方他也知晓一点,不过这却是当初诸葛武侯夜宴他和傅青主两人的时候,无意间说出来的。

  虽然当初那位武侯笔墨不多,只是沾之即过,但是陈道还是可以从那位武侯殿下的口中听出了子午谷的凶险所在!后来的时候,也曾专门了解过一些关于子午谷的记述,是故,他能够明白与了解的,虽然比不上傅青主,但是在眼前的一众文武中倒也算是前列。

  李信领兵从子午谷出发。确实!这是一个奇谋,也是一支骑兵。莫说大赵君臣没有想到,便是大夏之中的人物也不曾想到。但是,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真是不慎被大赵发现,别的不用做,只要派过一支弓弩营守住子午谷出口。

  就能够封锁住大夏军队前进的道路,李信所率领的奇兵就得局促在那里,进退不能。运气好的,还能在粮秣耗尽之前撤回,若是运气不好,就等着在山里面喂野熊吧!

  那个时候,李信所率领的奇兵,可就要真的变成了“奇兵”了!

  要知道,当年的时候连年征战,关中的人口已经稀薄至极。可是即便是那个时候,诸葛亮也是没有答应。可见其中的凶险究竟是又少。李信如此一言,可就是炸开了锅。

  因此,只要是通晓一点军事的人,无不是反对之声连连。理由就是,太过危险,不确定的因素太多。

  看着一众的军将和文臣,群情激奋,纷纷是反驳李信的话语。文臣如武士同和方元等,军中的将领如罗兴,田虎,吴奎等,皆是没有一个赞同李信的建议,反而是引经据典,大肆反对。

  看到眼前这一幕,李信非但不恼,反倒是涌出了一股喜意。军中的将领和文臣既然肯冒着让自己不悦的风险进言,自然是因着对于如今的乞活军有了一个相当的归属感。

  这,是一件好事!

  “主公,既然要派驻兵马,那便让末将领兵前去吧!”吴奎一向是冰块的脸上抽搐几下,决然开口。“君即以国士待我,我自当是一死报之!”虽然舍不得家中的亲人,但是送死的事情还是自己去吧。

  看着一众臣子沸反盈天,李信轻轻地开口:“不了!”还没等一众的臣子明白李信什么意思,就听李信开口道:“这一次,只能我去,也只有我去。只要我去,才能够打赢这场仗。这一支奇兵,必须由我亲自指挥!”

  一众臣子全部都是骇然色变的模样,确实没有一个人想象的到,李信居然是又要去以身犯险。话说,为什么要加一个“又”字。

  子午谷的出口所在,已经在关中腹地。只要是一个不小心,就会全军覆没。更何况,身为王者,以身犯险。没错,御驾亲征是能够沸腾国运倾力一击,但是同样,如果王者被杀,也会瞬间导致分崩离析。

  看着李信坚定的神色,罗兴缓缓开口,“便如傅相所言,子午谷太过凶险,主公不妨派遣一支偏师,从子午谷直入大兴。”听着罗兴的话语,四周的众人皆是神色一缓!

  怎么说呢?不愧是曾经当过主公老师的人,这一份机智就是难得!能够轻而易举的坐上了枢密使的人,可还真是一点都不简单哪!这一份危机转移的,果然是老手呀!

  既然实在是不能够打消李信的心思的话,那么派一支偏师去应付一下就行了。就算是全军覆没了,对于如今的大夏也不是什么能够伤筋动骨的事情,最多就是疼一下罢了。只要李信本人还活着,大夏就不会垮下去。

  李信轻轻的摇头,缓慢而坚定的道:“这一支偏师只能够由我亲自带领,因为他们全部都是由我教出来的学生,而且,只有我去,才能够有占据整个关中的可能!这一个已经无须再议!”

  “再者而言,夫人已经有了身孕在身,某的安危却是不用太担心。”

  看着一众文武将臣有些苦涩的面容,李信接着说了一句。

  听着李信的话语,一众的文臣脸上皆是有些微妙。我们劝主公您留下子嗣,可不是为了眼下这个景象,您这么说,我们这些当臣子的,总会有一些微妙的感觉。

  比如说,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之类的。

  当初他们劝李信留下子嗣,是为了让李信能够收一下心。而不是像现在这个模样,当做李信出去乱跑的理由。

  ……

  看着一众无语的大臣,李信接着道:“奇兵一路由我统御,这个已经确定。西路军便有黄铎黄老将军统领,攻伐河湟,然后静待着我攻下大兴的时候;东路大军由罗兴老将军为正,田虎将军为辅,只待大赵官军进退失据之时,一举攻占整个蜀地!“

  说罢,看着一众有些呆愣的文武将臣,方才开口道:“子午谷之事连孤都是偶然之间才知道,两年之间一直都有黑衣卫探索道路,所以,即便是有不便,也不会有多少!”

  更重要的是,那一本名叫三国演义的书需要等到百十年之后才能够出世,所以,能够知道子午谷的人,也绝对不在多数!事实上,如果不是傅青主出身隐门,门派之中一直都有记载流传的话,即便是他,对此也是所知寥寥。

  毕竟,似这一类的知识,其实很少能够流传下来。更何况,还经历了胡人入主中原的百年!

继续阅读:014 后续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诸夏风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