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这就叫咎由自取
明夏2025-07-02 18:392,002

不要以为这是什么轻巧的处罚。

  太妃与太嫔,看似只有一字之差,实际却是无数宗室女人,穷尽一生也爬不上的位置。

  降位之后就更不可能了。

  太妃可以享受位同亲王的特权,可以随时进宫,与皇后同辈论称。

  但太嫔就不可能了。

  就连日常的饮食规格,房屋布置,首饰衣服的样式,统统都要往下降。

  以南楚太妃那样奢靡又好享受的性格,光是这些,足以让她备受煎熬了。

  更何况,皇帝还亲自下令禁足。

  非皇帝允许不得出王府。

  这其实就跟软禁坐牢没区别,甚至还是没有期限的“牢狱。”

  以皇帝现在对他们母子的印象,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放南楚太妃出来。

  

  而一旦时间长了,皇帝日理万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把南楚太妃给忘了,活活关到老死也不是不可能。

  大邺朝是有过这样的先例的。

  在先祖皇帝时期,曾有一位后宫嫔妃冒犯皇后,被先祖皇帝禁足反省,说了一句“非召不得出。”

  从那之后,这位嫔妃就绝迹于深宫,再也没有出来过。

  先祖皇帝罚过之后就把她给忘了,皇后也只当宫里没这个人,其他妃子眼看这种情形,更不会冒险给一个失宠的人求情。

  久而久之,竟只有宫里最底层的太监还记得她。

  那位嫔妃就一直禁足在自己宫里,与在冷宫没两样,足足关了四十几年。

  直到先祖皇帝驾崩,先帝即位后又十年。

  才有宫人前来汇报,说那位嫔妃的宫中传出异味,又有老鼠流窜。

  先帝叫人打开了宫门,进去一看,才发现那位嫔妃已经死去三月有余,就倒在寝殿中,无人发现和收尸。

  太医检查后发现,她是被活活冻饿而死。

  因为天气冷,尸体腐败的很慢,宫里又没有其他人,就这么摆在寝殿过了一个冬天。

  直到春暖花开时,气温逐渐升高,腐败的尸体发出臭味,又有不少老鼠啃噬乱窜,才引起了宫人的注意。

  因为此事骇人听闻,有损皇家形象。

  先帝叫人秘密处置了这件事,又封了宫,因此少有人知道。

  而现在。

  南楚太妃也面临这样的情况。

  皇帝给了她没有期限的禁足,母子都遭皇帝厌弃,连一向交好的皇后也因为对太子妃苛刻,不得不闭宫礼佛,显然也顾不上他们母子。

  如果太子再放弃萧衍,萧衍入不了朝堂,无人能为南楚太妃求情。

  等待她的就是和那位先祖皇帝嫔妃一样的下场。

  只不过,南楚太妃的运气还是好一些,毕竟她还有儿子,也不是独自一人被困在深宫,衣食住行还是有保障的。

  但是失去自由和荣华富贵,对于一辈子顺风顺水、从来没栽过大跟头的南楚太妃来说,绝对比死还难受。

  太子自然明白这一点。

  但他连给萧衍求情都放弃了,更不可能为南楚太妃求情。

  心底里,太子更是恼恨南楚太妃。

  要不是她冲动坏事,事情又怎么会变成这样?

  现在可好,母子两一起全完了,还差点连累了他。

  这就叫咎由自取!

  皇帝做完决策后,心情仍没有改善,又传令京兆府安抚百姓,平息谣言,并将对萧衍母子的处罚公布京中,以平息百姓的不满。

  冯大人率先拱手,肃然道:“皇上英明。”

  “皇上英明。”其他几位朝臣同样拱手。

  皇帝兴致不佳,脸色冷淡道:“此事到此为止,朕不想再听见朝中有任何非议,都下去吧。”

  “是,微臣/儿臣告退。”

  太子和几位重臣拱手退下。

  走出勤政殿门外,风一吹来,太子才发现自己后背的衣裳都湿透了。

  这一回……真的是好险!

  要不是皇帝的怒火都集中在萧衍母子身上,只怕太子在御前颠倒黑白说的那些话,也讨不到什么好处。

  蒙骗皇帝,混淆黑白,即便他是太子也别想有好果子吃。

  太子心里余惊未平,思绪一时杂乱。

  这时候,冯大人对着其他几位朝臣拱拱手,便大步离开,丝毫没有和太子打招呼的意思。

  太子回过神,看着他的背影,神情不由又阴沉了几分。

  他素来多疑,此时心里仍然在想,这冯兆明在皇帝面前屡屡拆台,又戏耍于他,到底是出于本性刚正不阿,还是背后有人指使?

  若是本性,暂且不说。

  可若是受人指使……

  几位还没有离开的重臣,将太子阴沉的神情看在眼里,心中暗暗皱眉。

  太子是中宫嫡出,又是长子,占尽了皇家名分。

  因此从小就被册封东宫,是当仁不让的储君人选。

  即使后来三皇子出生,因聪慧机灵受到皇帝喜爱,也没有真正意义上威胁到太子的地位。

  但自从太子进入朝堂,这些年下来,几位重臣不动声色的观察着,也基本摸清楚了这位嫡皇长子的脾气。

  他的文治能力都不错,用人也还算得体,皇帝交给他办的差事,他基本上都能办好。

  作为储君,原本也挑不出什么大错。

  但太子有一个很大的缺点。

  多疑。

  为皇者大多疑心病重,这原本也不算缺陷。

  但坏就坏在,太子不仅多疑,而且心思阴沉,极善记仇。

  朝中无论何人,只要是得罪过他的,不管因为什么理由,事后总会招来太子的报复。

  若是私仇也就算了。

  但即使是因为正事,与太子意见不合,或是在旁的方面让太子失了颜面,他也不会轻易原谅,总会在事后想方设法的报复回去。

  这个缺陷说直白一点,就是太子没有容人之量。

  他无法容忍别人的任何不恭顺,只要是触犯到他的,无论公或私,都将除之而后快。

  这对一个储君、乃至下一任皇帝而言,几乎是致命的。

  做皇帝最重要的就是用人。

  而用人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容人。

  人才有千百种,各有各的不同,越是有能力的人才,往往性格也越有不同。

  

  不是每一个有能力的朝臣,都懂得揣摩上意,能讨皇帝的喜爱。

继续阅读:第四百四十七章 致命的缺陷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被渣后,主母携崽二嫁皇叔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