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强,你献上的这三条国策我全部采纳了,可听你说你是来刺探我国商业情报的,这是怎么一回事?”林寒有些疑惑询问道。
“启禀皇上!实不相瞒,我是受东边沿海的商国委托,听闻炎国建立,聚集人口三千,有许多商人,所以商王特命我前来刺探,但我来到本地后,发现本地商贾兴盛,只有三千人的国家,竟然有一百多家商铺,铁匠打铁等行业也小有规模,将来必成一方强国,所以我背弃了商王的命令,前来投靠,希望能成为贵国丞相,做一番惊天动地之事。”周武强看向林寒说道。
“好!周武强,念你一片诚心来投,朕就封你为本国右丞相与本国左丞相赵大能并立,你以后就是炎国的改革首臣了,改革一事全部交付于你,至于治国维护国内稳定一事交给左相赵大能。”林寒对周武强寄以厚望道。
“多谢!陛下看重!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周武强双手抱拳,面朝林寒拜道。
自此以后,林寒正式拜周武强为相,开始实行经济改革。
在炎夏城的江边,一座港口正在修建,于一个月后完工,林寒取名为炎夏港。
在周武强三道国策之下,炎国人口越来越多,各地的商人纷纷前往炎国经商,有些人甚至就在炎夏城安家了,在加上林寒又派出了几支小队,沿途收聚流民,炎夏城的人口迅速提升到了五千人,呈现出一股欣欣向上的气势。
终于三个月后,人口突破到了上万人,炎夏城的海运也逐渐发达,林寒建立了一个专门的造船的国营造船厂,将所造出的中小型船只卖给当地商人,赚取一部分财政收入,另外鼓励他们海运经商,他们沿江出海,带来其他国家的货物,进行售卖,林寒又征收一道海关税,又暴赚一笔。
不到数月时间,国库内减去支出,已经达到了五十万两白银的收入,简直是富可敌国。
炎国朝堂之上。
右丞相周武强跑上大殿,火急火燎的向林寒禀告道:“启禀皇上!国库装不下了,现在国库内已经堆满了银子了。”
“啊?没有想到我们已经这么富有了,立刻下令拿出一万两银子,扩大国库面积。”林寒当即吩咐道。
“谨遵皇上之命。”周武强连忙双手抱拳道。
“启奏皇上!既然国库银子这么多,就拨点款给我们兵部吧,我们很多士兵更换装备都需要钱,我们还准备定制五百副铠甲那。”兵部尚书刘大宝趁机上前说道。
“唉,我还以为什么大事那,就是更换下兵器和铠甲嘛,现在朕有的是钱,你说要多少吧。”林寒看向刘大宝说道。
“启禀皇上,不多!就三十万两足够了。”刘大宝对林寒说道。
“卧槽!不多你大爷!现在国库内有多少银子?”林寒询问众臣道。
这时候晋超上前说道:“启禀皇上,之前我点算过了,总计五十万两白银。”
“哎呦,没有想到晋超你这么肥胖一看就是个武夫样,居然对数钱这么上心。”林寒看向晋超说道。
“臣其实不仅对数钱上心,还对投资有一定诀窍,如果皇上肯让我掌管国库的话,我保证每个月可以让国库的钱生钱,为国库带来额外的盈利。”晋超上前说道。
“好吧!反正我们这里将军也够多了,还缺个户部尚书,从今以后你就做户部尚书打理国库吧。”林寒对晋超吩咐道。
“多谢皇上信任,我一定会为炎国掌管好国库,让我们炎国国库更加富庶的。”晋超向林炎信誓旦旦的承诺道。
至于晋超能不能赚钱,林寒不抱有任何希望,就是别亏钱就可以了。
“这五十万两银子,扩充国库一万两,在给兵部三十万两,朕就还剩下十九万两了,朕准备拿出五万两造一艘大型龙船,沿江遨游那,要是能去看看大海就更好了。”林寒看向众臣说道。
“皇上!当务之急,我们应该急速扩军,征服天下,而不是建什么龙舟,臣建议将十九万两全部拨给兵部,用于扩军整军备战,我们把北面的姜国和西面的陈国打下来,到时候还怕人口不足,没有钱吗?到时候我们人口必能破三万以上,皇上在用国内的经济政策治理姜国和陈国必定能使三地更加富庶,炎国更加强大。”原夏国大将军,现任炎国上将夏无忧上前提出不同的意见道。
薛翰听后也上前赞同道:“臣也赞同夏无忧的意见。”
“征伐天下?这倒是挺有意思的,朕来这里这么久了,还没有看见你们真刀真枪的厮杀过,好!为了这皇帝做的名副其实,朕准备征伐天下,首先那姜陈二国开刀,玩一场灭国战。”林寒听到征伐天下四字,顿时起了兴趣道。
“五十万两修建国库拨款一万两,四十九万两全部给兵部扩军朕要征伐天下。”林寒对夏无忧等人吩咐道。
“皇上英明!”夏无忧和薛翰两人纷纷齐呼皇帝英明道。
半个月炎国的扩军完成,士卒也得到了充分的训练,林寒前去视察。
知道怎么去视察的吗?没错,走路!炎国虽然富有,但因地处南方连匹马都没有。
正午时分,阳光明媚,林寒走到了军营内,只见一排排人跪在地上齐呼道:“皇上万岁!”
这些士兵虽然表明高喊皇帝万岁,心里早就骂了林寒十八代祖宗了,明知道夏季还正午阅兵,不是让士兵们在烈阳之中爆晒吗?
林寒走到一处高台之上,望向两千名将士道:“朕初建炎夏城之时,人口只有一千,其中兵只有两百人,如今我们人口一万三千人了,其中兵已至两千人,诸位是跟随我一起见证我们炎国由弱小变成强大,肯定也希望这强大可以延续下去,今天朕宣布全面备战,一月之后,发兵邻国,开启我炎国的雄图霸业。”
“皇上英明!”在场两千将士瞬间被鼓舞,纷纷高举手中长枪振臂高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