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场鸦雀无声。
这话说出来简直像自己打脸!
其实沈辰拖了这么久才搞升级版,心里早就清楚——有些招数只能惊艳一次。第二次用,小鬼子可不是傻子,早防着了。
“你们瞧,这才是真家伙——巴祖卡火箭筒,口径60毫米,虽然只是没良心炮的十分之一粗,但配上特制火箭弹,射程差不多,关键在于:准!猛!轻!便!四项全拉满!”
火箭筒一亮相,老李皱眉嘀咕:“沈兄弟,这玩意我见过鬼子用过,可动静不大啊。”
沈辰一笑,“你那是掷弹筒!差得远了!就算鬼子真用了火箭筒,跟咱这巴祖卡比也是半吊子货。不信?你亲自试试。”
说实话,鬼子也不是完全没接触过火箭筒,但直到抗战后期才小范围试产,压根没普及。
因为这玩意上战场不是用来杀人的,主要是打坦克、炸碉堡、毁车辆。
可咱们哪有坦克让人打?所以鬼子也懒得配。
至于掷弹筒,倒是轻便,可射程短、威力弱,还不如枪榴弹实用。
“行,我来试试。”
沈辰三言两语讲完操作要点,老李立马就能上手。战场上如果有搭档最好,一人瞄准一人装弹;没人配合也无所谓,单兵也能玩转。
再加上背上挂带,整支火箭筒才五六公斤,比起那笨重的没良心炮,简直像换了个人。
老李盯住山坡上的稻草人靶子,按沈辰教的方法调好机瞄,解除保险。
嗵——!!
手指一扣,火箭弹“嗖”地射出,直奔目标!
轰——!!
正中靶心!
虽说有运气成分,但这精准度当场把老李镇住了。比起瞎蒙乱炸的土炮,简直是科学打人。
再说那爆炸威力,一点不输炸药包,稻草人直接炸成碎片漫天飞!
“宝贝!真是宝贝啊!”
老李抱着火箭筒爱不释手,脑子里已经开始盘算:要是每个战士都能配一个,啥狗屁铁乌龟坦克来了也不怕!
“你还真猜对了,这本来就是反坦克用的。不过这一款穿甲能力一般,后面我要搞个叫‘铁拳’的新款,它的弹头能做得比炮管还大,威力翻倍不止!”
“但你想一人一支?想得美!这东西技术复杂多了——发射筒、肩托、防焰板,最关键的是内部的电路触发板,精密度高得很!”
“哦对了,摩托上的电瓶我拆了,做成几块小电池凑合用。炮筒材料还是钢材的。你现在明白了吧?好东西,从来都不便宜。”
说到电池,眼下这玩意也是稀缺货。好在矿里挖得出铅,总算解决了主要原料难题。
老李听完直点头,“沈兄弟,我不多说了,今天真是开了眼。你说得对,打仗不只是拼刺刀,拼的是后勤!”
“对了,你背上那把是不是压轴的那件?就是你之前提过的,叫莫啥来着的新枪?”
“莫辛纳甘。”
话音未落,沈辰已经卸下步枪。还不等别人看清细节,他哗啦一拉枪栓,三点一线锁死远处稻草人。
砰!
砰!
砰砰砰!
五发连射!
枪枪命中!
每一颗子弹,全钉在稻草人的脑袋上!
现场瞬间安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
因为那个靶子,足足离这儿有四百多米远!“沈兄弟,你这……你这枪法也太邪乎了!”
沈辰五发连射刚完,周围人全傻眼了。大伙儿压根没先想到那杆枪有多厉害,反倒是被沈辰的枪法震得头皮发麻!
老李赶紧举起望远镜一瞅,四百米开外那稻草人的脑袋,活像被捅了的蜂窝——每一枪都打在脑门上,一个不落!
现场鸦雀无声,谁都张不开嘴。
其实我军里头枪法好的人不少,兵工厂里更是多的是,毕竟天天和枪打交道,懂构造、知脾气,用起来自然比一般人顺手。
可话说回来,能在一百多米外稳稳当当打中目标,那已经算得上是好手了。一来现在大多靠机械瞄具,没带倍镜,全凭一双眼睛、两只手和脑子估距离;二来很多老枪根本打不了多远,像有些年久失修的汉阳造,打得比手枪还近,五十米就飘得没影儿了,真是丢人。
所以真要当个神枪手,光枪法准不行,还得有趁手的好家伙。
能在两三百米外一枪爆头的,基本就能封号“神射手”了!
再远?那就不是练出来的了,得靠老天爷赏饭吃——天赋!
赵刚枪法为啥硬?那是正经受过系统训练。大学时候跟着射击教练苦练几年,人家老师都说他天生就是干狙击的料!
独立团那个王奎喜更绝,一把枪在手里就跟长了眼睛似的,靠的就是骨子里那股灵性。
沈辰也一样。
有了机械师天赋加持,他对所有机械玩意儿简直天生亲近。别说枪了,哪怕坦克飞机他从没碰过,可只要一上手,立马摸清门道,仿佛早就拆过十遍八遍。
这种感觉,有点像从前电影里说的“大脑潜能全开”。就连沈辰自己当初知道这事时都吓一跳,这一回试枪,算是彻底坐实了系统的说法。
“我滴个乖乖,这都能打这么准?四百米啊!”
老李瞪圆了眼珠子,一边嚷一边拍大腿:“沈兄弟,咱原先以为你能造枪造炮就够离谱了,结果你一抬手又把咱给整不会了!”
张万和和一帮干部也纷纷咂舌,但转念一想,立马反应过来。
四百米?
人牛,这枪也不简单啊!
“沈厂长,这玩意儿居然能打四百米?咋鼓捣出来的?”
“你们发现没?它还能连着打!刚才沈厂长压根没拉枪栓!”
“对!后坐力还特别小,飞这么远弹道还稳,说明精度杠杠的!”
“快说说吧沈厂长!要是能批量生产,咱们还怕小鬼子那破三八大盖?”
一群干部掏出随身小本子,刷刷地记重点,生怕漏了一字半句。
沈辰笑了笑,“你们总结得差不多了。没错,这些确实是莫辛纳甘的优点。不过这枪还有个别名,你们听说过‘水连珠’吗?”
话音刚落,张万和猛地一愣:“水连珠?听过听过!好像是毛子那边的枪!”
在场不少人没听过“莫辛纳甘”,可“水连珠”这土名可是老熟脸。早年间这枪用黑火药子弹,开火时“啪嗒啪嗒”的声音像水珠落地,清脆悦耳,大家就这么叫开了。
如今用的已是铅铜复合弹头,包括眼下这支也是。
而且谁都不知道,再过十几年,有个姓张的志愿军战士,靠着这型枪,在上甘岭一个月干掉两百一十四个敌人,创下惊天纪录!
虽然那人用的是44式骑步枪,可沈辰手里这把也不是普通款,而是后期不断升级打磨过的强化版!
“这枪的有效射程是四百米,这段距离内表现极稳。要是装上瞄准镜,直接拉到八百米,妥妥变狙击枪!”
“啥?八百米?!”
“我的天,都快两里路了!可那瞄准镜听说金贵得很,咱自己造不了吧?”
“确实,目前咱们厂还不行,但我已经在琢磨办法了。”
沈辰接着讲:“再说这枪原本设计也是用黑火药的,结构简单,材料门槛低,非常适合咱们现有的条件,皮实耐用。”
这也是莫辛纳甘的大优点。之前测试过,哪怕把枪扔进烂泥坑里泡一圈,捞出来照样打响,不卡壳、不闹脾气,也不用拿软布天天擦。
这样的武器,才是真能上战场的家伙!
“另外,它的子弹还能再优化。现在用的是7.62毫米弹,我准备改生产线——把钝头弹换成铜镍合金壳、铅芯的尖头弹,穿甲能力直接翻倍!”
“老李,你说小鬼子钢盔硬是不是?等尖头弹上线,照穿不误!要是还打不穿——你说话,我给你搞钢芯弹、穿甲弹!”
“顺便还能做一批镍钢合金头盔,再把这批莫辛纳甘改成短款步骑枪,轻便灵活,正好配给骑兵部队用!”
这话一出,孙德胜乐得合不拢嘴。骑兵冲锋时最怕头上挨一枪,有了新头盔,等于多了条命!
“哈哈哈!沈兄弟,你可真是咱亲爹娘生的!处处替咱考虑!我李云龙今天认你这个兄弟,以后有用得着老子的地方,一句话,绝不含糊!”
李云龙笑得满脸开花,眼睛直勾勾盯着沈辰手里的枪,恨不得立马抱回家。
【叮!检测到宿主成功制造莫辛纳甘与巴祖卡火箭筒,奖励步枪生产线及喀秋莎火箭炮设计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