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快明白,这个系统不只是给天赋,以后每研发出一样新东西,或者为抗战出力,都能得到奖励。
在一名战士带领下,沈辰迫不及待地走向车间。
几间砖房前,一群战士正埋头干活。
沈辰看到,有人在修枪,大部分是老套筒、汉阳造,中正式都少见,偶尔看到几支三八大盖,一看就是从鬼子手里缴来的。
但这些枪,几乎每一把都有毛病。
有的准星歪了,有的枪管锈了,有的内部零件坏掉,甚至有的扳机都扣不动。
工人们就一个个修。
还有人在装子弹。
其实是把用过的弹壳回收,重新填火药,手工压制成新子弹。
没错,是火药,不是炸药。
就连旁边做手榴弹、地雷的,用的也是黑火药。
这就是为啥李云龙嫌弃“边区造”——一炸两半,真的一分为二。
能炸出响就算不错了,毕竟穷,没得挑。
亲眼看到部队这么艰难,沈辰更下定决心,要在这儿扎根干下去。
“这位是新来的沈主任,大家都认识了吧?”
“沈主任好!”
“主任好!”
工人们纷纷站起身打招呼。
沈辰摆摆手:“别客气,该干啥干啥。我问一句,你们咋都在外面干活?天这么冷,不怕冻手吗?”
一个满脸黑灰、手上沾满火药的年轻战士点点头:“一是天冷,屋里通风差;二是火药在屋里容易受潮,万一炸了就糟了。”
沈辰心里一酸。
“原来这样……来,我帮你,一起干。”
“这哪行!您是主任,还是大学生,哪能干这个!”
沈辰没听劝,捡起地上一把老套筒,就要动手修。
就在他握住枪的刹那,眼前突然浮现出一幅立体图。
正是这把枪的内部结构!
外层、内构、连小弹簧片都一清二楚!
更神奇的是,没人告诉他问题在哪,他一眼就看出这枪卡壳的原因!
紧接着,沈辰动手了。
他拆卸、检查、更换零件,动作又快又准。
一旁的工人们全看傻了。
“沈主任动作真够麻利的。”
“我的老天爷,这才几秒钟啊,整杆枪就散成零件了,还整得跟摆展览似的!”
“他不是刚毕业的学生吗?咋连枪都能拆这么溜?”
大伙儿瞪着眼睛,愣是没回过神来。沈辰手里那支老套筒,十几秒不到就被他扒了个底朝天,螺丝垫片一个没丢,全都规规矩矩排在地上,像是拼图等你去还原。
连他自己都有点懵。
可这手上的熟练劲儿由不得他犹豫——那些零件在他手里就跟长了眼睛一样,指哪打哪,拆哪儿摸哪儿,压根不用多想。
更绝的是,全程没用任何工具。碰到卡壳的地方,他就靠巧力一抖、一拧、一掰,问题立马解决。
旁边的战士全看呆了。
本来大伙儿以为,沈辰就是来厂里混个资历的文弱书生,顶多动动笔、写写报告,以后肯定坐办公室喝茶看报。
谁能想到,人家一出手就把在兵工厂干了好几年的老匠人全都比下去了!
一群人张着嘴,半天挤不出一句话,光剩傻看了。
“咳……露一手,别见怪哈。”
沈辰被盯得有点不自在,轻咳两声,这才把众人拉回现实。
“沈主任,您这手艺哪学的?太神了吧!”
“对啊,我都怀疑您是不是闭着眼拆的!”
“沈主任,您瞧出这枪有啥毛病没?我们捣鼓半天没发现问题,可前线兄弟反馈说,这枪打出的子弹会拐弯,打得还不远!”
“可不是嘛,这样下去搞不好会误伤自己人,太邪门了。”
“子弹拐弯?”
沈辰笑了:“这其实是老套筒本身的设计就有缺陷。初速不够,内部机件又磨得厉害,子弹一离膛就在空气里晃荡,就像打水漂的石子,歪歪扭扭。”
“要是碰上障碍物更离谱,不穿透,反倒炸开,跟小炸弹似的。”
“再加上咱们现在用的子弹是二次灌装的,做工糙得很,弹道自然稳不住。”
“至于射程短,你们瞅瞅这儿——推进器都锈成渣了,弹簧片也快磨穿了,换一块试试就知道了。”
大伙听得直点头,反应过来后赶紧从别的废枪上拆了块旧弹簧片递过去。
说是新,其实也是“抢救”来的。这年头兵工厂哪造得出新品?修枪靠的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十把报废的枪,能拼出一把能用的,那都是老天开眼。
沈辰利落地换上新片,又给推进器抹了层油,三下五除二开始组装。
一般情况下,装比拆难多了,稍错一步就得返工。可在沈辰手上,组装像搭积木一样顺滑,快得让人眼花。
最后咔嗒一声扣紧,他把枪递出去:“成了,拿去试试。”
一名战士接过就跑。试枪不能乱来,必须去偏僻处定点测试,不然容易招麻烦。
而在所有人眼里,沈辰这一整套操作下来,已经不只是技术员了,简直就是活字典、定海神针!
这种眼力加手法,全厂上下找不出第二个!
“沈主任,既然老套筒这么多毛病,为啥还有人宁愿用它,也不乐意换汉阳造啊?”
不少人心里犯嘀咕。按理说,汉阳造档次更高,怎么反而有人不爱用?
“别看老套筒工艺差,但杀伤力一点不含糊。就像我说的,它穿透性不如三八大盖,可一旦击中目标,弹头碎裂或翻滚,造成的是爆炸式伤害,毁伤效果强得多。”
“这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道理。你们想想,鬼子那三八大盖打得准、射得远,可打到人身上就一个小洞,有时候穿进穿出,反倒死不了人。”
“要是让老套筒近身轰一下,脑袋都给你掀飞了。”
“当然啦,也跟个人习惯有关,有人喜欢这个味儿,有人偏爱那个调。”
想起李云龙说过的话:我扛着快慢机威风凛凛时,你在干啥?丁伟你背的是汉阳造,孔捷?你连汉阳造都没有,扛的可是老套筒!
在老李嘴里,老套筒确实不如汉阳造体面。
但话说回来,关键时刻,管它是什么牌子,能响就是好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