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秋将桌上的文件整理好,提起包:“我就不打扰了,等我想好了方案,星期一大家一起讨论吧。”
说完,开门走出了办公室。
白林澈坐回办公椅上,拧眉沉思良久,打了通电话出去。
出了白氏的大楼,南秋拦了辆出租车,“去城南路七十四号,沐阳公馆。”
刚才听到白远山的声音,她就已经做好从办公室出来的打算了。从见到这位白家二少开始,她就意识到,自己已经被拖进了这场豪门的漩涡中。
原著中,白家二少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性情温和,貌似谦谦公子,可浑身上下透着一股邪魅的气息,让人很不舒服。
迎上他的目光,南秋有种被毒蛇盯上的感觉。
出租车行驶了半个小时,停在慕容家前。
她给钱下车,走到院门口,按响了门铃。
“请问您找谁?”
“我是你家小姐的朋友,我叫南秋。”
那边像是去通报了,没过多久,电动铁门缓缓开启。
别墅打开,从屋里冲出方苏苏的身影,激动的握着她的手,“秋秋,怎么突然想起来我家了?”
南秋指了指书包,“文化展示的事呗,光靠我一个人,可是毫无头绪。”
大小姐热情的将人迎进客厅,茶果零食被佣人一一端上,摆满茶几。
方苏苏倒了杯红茶,递给她,“家里现在只有大吉岭,你尝尝喝的惯吗?”
“我喝什么都行,快和我一起想想,咱们班到底要运营个什么项目吧。”
方看着本子空空如也,劝慰道:“秋秋,你不要有什么压力啊,只是一次校园活动而已,尽力就好了。”
南秋无奈的笑了笑。
从韩城一中有这么个活动以来,冠军必然是收进火箭班的囊中。要是这一届被她搞砸了,可想而知这将是校史上多么有历史性的一刻。
“我没什么压力,但这件差事交到我手上,我就要做到最好,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
得到这样的回答,方苏苏也有动力了,开始和她一起讨论经营项目和运行的可行性。
二人一直从中午研究到晚上,终于有了几个比较满意的方案。
方苏苏伸了个懒腰,看了眼时间,“都这个点了,留下吃完饭吧,我家的阿姨做饭可好吃了。”
想着晚上回去也是自己回房间待着,南秋点了点头。
午饭没回,晚饭不在,南若宸的查岗电话如约而至。
“人呢?”
南秋嚼了满嘴的糖醋排骨,含糊不清的开口,“我在……”
“咽下去再和我说话!”南二少不耐烦的开口打断。
某南因为咽得太匆忙,被噎的直锤胸口,旁边的方苏苏贴心的递过一杯果汁。
“我在方家作客,留在这里吃饭。”
对面没有回答,直接挂断了电话。
南秋早就习惯了他这种性格,也不放在心上,继续享用方苏苏夹到她碗里的各种美食。
偌大的别墅里,一天下来,除了大小姐,就是为数不多的佣人。她不禁好奇道:“叔叔阿姨不在家吗?”
方剥虾的手一顿,抬起头来已无异样,“他们工作忙,一个星期有三天都在飞机上,我们一家人一个月都见不到几回。”
闻言,南秋不禁拿南家和这里做对比。
虽然南家没有父母,可大哥大姐就像是父母一样,支撑着这个家,而且就算再忙,也会留一个人在家里,照顾弟弟妹妹们。
虽然情况不同,可她在方苏苏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穿书前的影子。
偌大的别墅,只有她和佣人。
“你要是不介意的话,可以经常来我家玩,在南家过夜也没关系。家里全是男生,我一个人也很无聊。”
心思细腻的方苏苏一时红了眼眶,重重的点头,“嗯,有机会我一定会去拜访的。”
一顿饭,二人吃的很开心。
南秋担心她走了之后方会失落,索性开口,“营运策划还不完善,明天我还得来打扰你,不如我就在这里住一晚好了,省得来回跑。”
一听这话,方苏苏激动起来,“没问题啊,晚上你和我一起睡吧!集训结束以后,我们好久没睡在一起了。”
这让刚准备找客房的某南打消了念头。
深夜,她躺在床上,看着身边说着说着话睡着的大小姐,嘴角勾起一个弧度。
这应该是她来这本书里,最大的收获了吧——一个真心为你着想的朋友。
想到这,南秋心里一阵惋惜,有了个自私的想法。
要是等她回到自己世界的那天,能将方一起带走就好了。
在那边的世界,她不相信“朋友”这个词。
星期一清晨,住在一起两天的小丫头一起在学校门口下车,正碰上同一时间到达的南若宸。
看到二人挽在一起的手,傲娇的南二少这才松了口气。
只要不是去找白林澈就好。
校园文化节临近,傅欢为了给同学们准备的时间,将星期一早上的班会腾了出来,给大家讨论。
南负责人站在讲台上,手上拿着想出来的项目,“结合大家那天讨论的结果,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案,大家可以听一下。”
“第一个,咖啡厅。”
还不等她往下说,一只手举了起来。
“咖啡的机器和原料造价太高,利润偏低,只有一天的经营时间,能不能回本都未知,我认为不好。”白林澈一本正经的分析着。
南秋点了点头,将写在黑板上的三个字划掉。
“第二个,效仿前辈的策略,我们大家集资,去投别的班级项目拿分红,这种是稳赚不赔的。”
这次提出异议的是南若宸,连手都没抬,“这次期中分班刚过去,学校又拿出神秘奖励为噱头,各班的积极性都很高,不一定会接受我们的投资。而且成果受制于人,不稳定。”
南策划又划掉了黑板上的选项。
一连说了几个,最后都以否决结束。
南秋看着最后一条,露出一丝得逞的笑容。
“这最后一个,我称为垄断计划。”
紧接着,她将一张学校的平面图,夹在黑板上沿,“我们班的项目,就是文化节。”
同学们一脸懵的看着她,就连白林澈和南若宸都没有理解她的意思,只有方苏苏在下面满脸笑意。
“这个项目需要大量的投资,涵盖从进门的传单发放,到游戏,再到餐饮,甚至是出门的纪念品贩卖。我们要将单一的项目分成一条产业链,完全垄断文化节的整套流程。”
白林澈低头思考这个巨大野心的可行性。
南若宸先问出了口:“这样一来,我们相当于是同时和全校的班级做竞争,而且有句话叫贪多嚼不烂。”
南秋冲他摇了摇手指,“嚼不烂,那是因为只有一张嘴,而我们在坐的,足足有四十张嘴。大家专心负责好各自的营业点,平质比价,平价比质。”
一位同学不禁提醒道:“假设我们做的好,那其它班级的生意岂不是没有活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