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小时后,奥地利军队开始撤退。
随着他们逃离战场,法军士兵们欢呼雀跃,嘲笑着溃退的敌人。
“没错,跑吧,你们这些弱小的奥地利人!”
“你们就只会逃跑!”
拿破仑和拉哈普并肩站立,带着既满足又疲惫的神情打量着战场,地上到处散落着战争的残骸……破碎的武器、破烂的旗帜,以及法军和奥地利士兵毫无生气的尸体。
“现在有什么计划,将军?”拉哈普问道。
“当然是追击奥地利人。”拿破仑简单地回应。
……
1796年5月10日上午。
拿破仑的先遣部队在达勒马涅将军的指挥下抵达洛迪城,恰好赶上了奥地利的后卫部队。
达勒马涅观察到奥地利人正在渡过桥梁,而在对岸,他看到了奥军正在架设大炮,列队成阵,步兵准备进行防御。
奥地利人选择在洛迪的战略要地,阿达河上的重要桥梁渡口处进行最后的抵抗,如果能守住这个位置,他们就有希望能拖住法军的推进速度,重新集结分散的部队。
达勒马涅,这位经验丰富的将军,他深知这一时刻的重要性。
这场战斗的结果可能决定整个战役的命运,他知道,直接正面攻击堡垒般的坚固桥头会造成大量伤亡,因此他们需要制定一个计划。
他等待拿破仑抵达洛迪城,拿破仑一到,他立即冲向拿破仑。
“波拿巴将军,奥地利人正在桥头摆开阵势进行设防,加固阵地,如果我们直接进攻,代价将会非常惨重。”
拿破仑凝视着桥的另一侧,随后拿出望远镜,仔细观察奥地利人的防御阵地。
“是的……看起来确实如此。”拿破仑说,“立即沿着河岸架设大炮……”
“将军……你难道在考虑正面进攻桥梁吗?”达勒马涅问道。
拿破仑点了点头:“没错。”
“但是,将军……那简直是自杀,我们一踏上那座桥,就会遭遇炮火和密集的枪林弹雨,我们的伤亡会非常惨重。”
拿破仑凝视着达勒马涅,给了他一个安心的微笑。
“缪拉。”拿破仑呼唤道,目光瞥向身后。
“什么事,将军?”缪拉催马向前,来到拿破仑和达勒马涅的身边站定。
“博蒙特上校麾下的那位旅将军,你认识他吧?”拿破仑问道。
缪拉点点头,认识这个名字:“是的,将军,我熟悉博蒙特上校。”
“很好,告诉他带领他的部下向上游移动,找到一处浅滩,从后方包抄奥地利人,迫使他们分散注意力,削弱他们的防御,立刻去传达这个命令。”
“明白。”缪拉答道,迅速调转马头,前往传达拿破仑的命令给博蒙特上校。
与此同时,拿破仑将注意力转回到即将对大桥发起的进攻上。
他知道正面进攻会非常危险,但他也明白出其不意对他们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需要利用敌人认为他们不会选择直接进攻的预期,反其道而行之。
“达勒马涅将军。”拿破仑叫道。
“什么事,将军?”达勒马涅看向他。
“让你的人做好准备,随时发动进攻,现在,我们先用大炮对付奥地利人。”
……
数小时后,洛迪战役演变成了一场大炮对决。
法军和奥军的炮兵们小心翼翼地装填和瞄准大炮,他们的动作精准且有条不紊,浓烟弥漫在战场上,遮蔽了视线,给整个现场增添了一种诡异阴森的气氛。
拿破仑站在一片混乱之中,仔细观察着双方的炮火交锋。
“这样下去没有意义。”
拿破仑不耐烦地咂了咂舌,博蒙特还没有找到渡口,更让他感到沮丧的是,他们发射的炮弹大多没有击中目标。
他下了马,走向其中一门大炮。
“将军?”
炮兵下士看到拿破仑时,不由惊呼起来,炮手们相互对视一眼,惊讶于拿破仑的到来,但很快立正,意识到他们的指挥官正在观察。
拿破仑的目光扫视着大炮及其周围环境,评估着地形和前方的目标。
“准备瞄准桩!”拿破仑坚定地下令。
炮兵们匆忙拿出两根瞄准桩,将它们插在地上,对准预定目标。
拿破仑走过去,仔细研究瞄准桩与敌人防御工事的相对位置,他花了一点时间测量距离,在心里计算出精确射击所需的仰角。
“调整大炮位置,使其与瞄准桩对齐!”拿破仑喊道。
炮手们立即行动起来,操纵大炮,用撬杠一英寸一英寸地移动大炮的位置,直到瞄准桩完全对准他们的瞄准镜。
拿破仑走近大炮,拿起一个象限仪,这是一种用来测量仰角的工具,他稳稳地拿着象限仪,仔细瞄准敌方的阵地,同时考虑到距离和理想的弹道。
“提高仰角!三十度!”拿破仑下令。
炮手们调整大炮的仰角螺丝,逐步抬高炮管,直到象限仪显示出所需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