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普泰,继续推进!”维尔姆泽大喊道,“再往前一点!”
维尔姆泽的声音传遍战场,催促他的部队继续前进。
利普泰将军率领着奥地利军队的先锋,集结他的部下,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向前。
当利普泰的部队向法军中路猛攻时,两军再次陷入激烈而血腥的交战。
由于双方都坚定不移地战斗,战斗的激烈程度达到了顶峰,尽管法军英勇奋战,奥地利人还是成功突破了中路防线,在法军阵地中造成了一个危险的缺口。
目睹了这一突破,维尔姆泽心潮澎湃,重新燃起了希望。
他急切地策马飞奔,冲向曼图亚,他从一名士兵手中夺过一面奥地利军旗,高高举起,骄傲地宣示胜利,并号召被困的部队重新集结,加入战斗。
维尔姆泽眼中洋溢着无法掩饰的激动,因为他意识到他们终于突破了强大的法军防线,为向目标推进铺平了道路。
然而,随着当他看到奥地利的旗帜从要塞城墙上降下,取而代之的是法国三色旗的胜利景象时,一股难以置信的情绪涌上了维尔姆泽心头。
他握住旗帜的手逐渐松开,脸上写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这……这怎么可能?”维尔姆泽结结巴巴地说,声音颤抖,“难道……法国人已经占领了曼图亚?”
当堡垒的大门在他面前嘎吱作响打开时,他最担心的事情被证实了,法军的步兵和骑兵大摇大摆地从里面走了出来,自信地跨过这座在此之前一直是奥地利力量象征的桥梁。
失望、愤怒以及深深的挫败感等各种情绪涌上维尔姆泽的心头,令他不知所措。
他曾希望解围的要塞现在却落入了敌人掌控之中,尽管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依然无力回天,当他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时,一股失败的苦涩滋味在他口中挥之不去。
“将军!”利普泰大声呼喊,“看起来曼图亚早在几天或几周前就被攻占了,我们中了圈套!趁我们的侧翼还坚守阵地,我们必须马上撤退。”
维尔姆泽的目光变得坚定,脑海中飞快地寻找着解决办法,他知道时间紧迫,必须尽力挽救仅存的部队。
“吹响撤退的号角!”他大声下令。
突破法军中路的奥军开始后撤,一边撤退一边顽强地进行殿后作战,维尔姆泽的失望转化为决心,亲自指挥撤退,召集军官,敦促他们在混乱中保持纪律。
维尔姆泽和他的军队在撤退中一点一点地往回赶,他心中充满了失败的苦涩,并发誓要在另一个时间重新夺回曼图亚。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重新思考和制定战略,不能让法国人控制曼图亚,正是这座要塞加强了奥地利人对意大利的控制。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法军将奥地利人挤出了外围,但仍在追击,捕获维尔姆泽军队的行动尚未结束。
“马上就要结束了。”马塞纳低声说。
而就在这时,正在撤退的维尔姆泽举起了手,示意士兵们停下,因为他注意到地平线上出现了什么。
他拿起望远镜扫视了一下,令他震惊的是,他看到一大片法军士兵正浩浩荡荡地向他们逼近。
“这……这是怎么回事……”
维尔姆泽结结巴巴地说,他粗略估算了一下人数,大约有一万五千人。
“为什么会有一个师朝我们过来?夸斯达诺维奇怎么了?……天啊……”
维尔姆泽这时才意识到,自己无意中落入了意大利军队指挥官的圈套。
夸斯达诺维奇的部队已经溃败,法军已经做好了切断奥地利人退路的战略部署,如果夸斯达诺维奇没有战败,他们现在就不会陷入这种困境。
很显然,法国人精心策划,利用他对曼图亚的执着,诱使他落入陷阱,这一认识给了他毁灭性的打击,让他既愤怒又绝望,他痛骂自己竟然落入了如此精心设计的陷阱。
随着法军从后方逼近,切断了他们的退路,维尔姆泽明白了他们处境的严重性,敌人的兵力可能是他们的两倍。
投降!
当这个词闪过他的脑海时,维尔姆泽猛然从沉思中清醒过来,这是他最害怕的词汇,却可能是避免全军覆没或大屠杀最为理智的选择。
然而,对于维尔姆泽来说,投降并不是他的选项,他不愿在未曾抗争之前向敌人低头,至少他自己不会。
但是,当他环顾士兵们的面孔时,他的决心瞬间动摇了。
士兵们脸上恐惧和紧张的神情,反映出他们内心的挣扎不安,他怎么能要求这些精神已经动摇的士兵继续战斗呢?
一种责任感涌上了维尔姆泽的心头,因为他意识到,作为一名指挥官,他的职责已经超越了个人的骄傲,他必须考虑他的士兵、他们的家人以及托付给他指挥的生命的福祉。
投降,尽管让他深感屈辱,但这或许是确保他们生存的唯一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