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大夫人细细的翻看着三人抄写的经书,眼睛不自觉的在楚芸的身上停留了许久。
楚芸心里实在是发虚的很。她抄的那份大半都是两位姐姐帮忙抄的。
以往看着小说,人家魂穿了还会原主的技能。可是她除了相貌是顾萱,其他的仿佛都是楚云本云来着。
顾萱好歹是官家小姐出身,不说才艺多好,字却是极好。楚芸却没有沾到半点。
渐渐的看久了这张脸,楚云都有一种那个错觉,她就是真的楚芸。
楚大夫人心中万分感慨:“当初就该早些把你从原阳接回来,你瞧瞧你的字,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是!”
楚大夫人看着楚芸可怜巴巴的模样却不好再多说什么了。
这样的一个小可人,难怪三叔三弟妹夫妻二人舍不得严厉管教。
“大伯母,我知道错了,往后我一定勤加练字!”楚芸真的很怀念现代的简体字和圆珠笔,硬笔书法她算不上多好,可是也是写了十几年的了。
“娘,我保证以后会督促好五妹妹练字的,不会让她丢了咱们的脸!”楚英仗义的帮着楚芸说话。
“就你?还是算了吧!全家最让我头疼的就是你了!”楚大夫人不由点了点楚英的头:“莹儿,往后你五妹妹的课业就交给你来负责。你们三个人,你是最稳当的。”
“大伯母?”楚莹有些不可置信,她还以为自己被长辈厌弃了呢。
负责管教五妹妹的课业,这就意味着楚莹要时不时的去春晖院。
她已经到了适婚的年纪,若是有祖母撑腰,想来继母那里也会少一些苛待。
“行了,你们两个都下去吧,看着你们,我就觉得心烦。”楚大夫人把楚英和楚芸赶了出去:“莹儿过来帮念一封信。”
楚英早就坐不住了拉着楚莹就往外跑。
楚莹有些好奇是什么样的信需要她帮着读。
“信在床边的矮柜上。”楚大夫人笑着让楚莹把信拿来。
“是湖州来的信!”楚莹对此更加不解了。
楚大夫人来自湖州,这显然是她娘家人寄来的信,怎么会让她来读。楚莹越发的迟疑。
“念吧!”楚大夫人喝了一口茶,随意的说着。
楚莹这才打开信来。
是楚大夫人的弟媳来信问候楚大夫人。说着家中的日常,父母康泰之类的话。
一封寻常的书信,但是来信的人是个性格爽利之人,遣词用句都显得十分有趣。一个鲜活的妇人活跃与纸上。
楚莹念着信都不自觉弯起了嘴角。
“信中还说到,明年开春入夏左右,郑家的舅妈要来呢!”楚莹笑着把这个好消息告诉。
楚大夫人带着慈爱的笑容看着楚莹。眼中有欣慰,有赞赏。
“大伯母怎么了?”楚莹有些疑惑的看了看自己的身上,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啊!
“转眼间,你也这么大了,要是你母亲还在,定然很以你为豪!”楚大夫人说起周氏,心中感慨万千。
周氏这个妯娌性格温婉,待人极好,楚家上下十分喜欢这个二房的原配夫人。
提起母亲,楚莹不由微微红了眼眶。
“你母亲生完你之后,身体就不好,你便被寄养在我这里,同英儿一起。”楚大夫人轻轻的抚摸着楚莹的秀发,心中感慨不已。
后来周氏还是没能熬过去,楚怀安又娶了现在的洪氏。
楚莹就重新回到二房去住。
洪氏倒不是什么心思狠毒之人,但是偏爱自己所生子女,忽略继子继女是在所难免的。
当时楚莹还小,没有长辈关照,下人们就少不得要轻视怠慢几分。
从那之后,楚莹就长大了。
“莹儿可有想过将来要嫁个什么样的人?”楚大夫人那帕子擦去楚莹的眼泪。
“伯母?”楚莹不由一怔,犹记的大伯母同大伯父说过她的婚事,大房不好插手。
楚怀安是庶子,楚老夫人对二房一向比较淡。
而楚怀安又一向是个固执己见的人。当年考中举人之后,数次科举都不能在进一步。家中安排,也给他捐了个官在五城兵马司当了个文书。
楚怀安生性自私,当初周氏还在的时候,万事都有周氏替他周全。
现在的洪氏,一心只想着如何替她娘家争些什么。就连楚莹的婚事她都算计着。
而楚莹的兄长楚彰是个性子软弱的,不敢违抗楚怀安的意思,对楚莹这个妹妹也不算亲近。
要是楚怀安被洪氏的枕边风吹动了,那么楚莹的婚事还不知道要落到了谁家。
想嫁什么样的人?楚莹的脑海中不自觉浮现出一个人的身影。
楚莹轻轻地摇了摇头。
他是侯府世子,而她却只是区区七品小官之女,门不当户不对,可别妄想了。
如意郎君人人爱,但是也要看有没有这样的福分和身份。
“那伯母替你说一个如何?”楚大夫人当楚莹是害羞了:“方才那封信你看了,觉得我这弟媳如何?”
“郑家舅妈性格开朗,想来为人也是磊落的。到时候定要好好拜见舅妈。”楚莹不知道怎么从给她说亲又跳到了郑家舅妈的身上。
“胡氏是我最小那位弟弟的妻子,就如你所说性子极好。她有两个儿子,长子娶了湖州望族陈氏,这小儿子郑丰年却是还未娶亲的。”
郑丰年学文极好,已经十六岁中了秀才,因为想要在学业再进一步,想要让楚家帮忙在京里找个更好的书院读书。
“丰年性子极好,学问也好,再者郑家有规矩,男子四十无子方能纳妾。都说看夫不如看婆,女人家身处后宅都是和婆婆相处的多,婆婆好,这当儿媳妇的才松快些。”楚大夫人是真心觉得楚莹嫁到郑家是不错的选择。
郑丰年这般好那办好,楚大夫人也想过把楚莹嫁到郑家去。
但是看到楚莹和郁敏欣两人情投意合,也就打消了主意。
至于没有考虑楚芸,那是因为楚老夫人不希望楚芸远嫁。
楚莹红着脸低着头默不作声。
“这事也不是说就这么定下了,丰年他们年后才会来京城,大伯母是事先告诉你,旁人我没说,若是你有什么想法要告诉我,若是见了面,你真觉得丰年不错,那到时候大伯母再来安排。”楚大夫人这是在安楚莹的心。
不管将来楚莹的未来系在谁的身上,但是楚大夫人都是为她着想的。
楚莹心中有些感动,却也明白,楚大夫人是让她安心,她的事情楚大夫人一定会记在心上的。
楚莹为楚大夫人的心意感动着,心中不由想起了楚英和郁敏欣的事情。
“大伯母,听说那位钟夫人不是个好相与的,那日这般得罪了她,会不会对三姐姐不好?”楚莹关切的问着。
“放心吧,已经没事了,咱们家的姑娘好不好还真轮不到她来品头论足。”楚大夫人的话里透出了对那位钟夫人的厌烦。
原以为钟家是个好人家,礼数周到却不想这礼数是对人不对己。真是瞎了眼了她。
当日,钟夫人一出门就遇见了叶夫人,也知道叶夫人在京中的交际甚广,就对着叶夫人抱怨着楚家的姑娘不知礼。
却被叶夫人顶了回去:“来寺庙自然是要诚心礼佛才是,若是人人都像钟夫人一般是来做客的,那这好好的万安寺岂不成了客栈酒楼了。”
叶夫人对于楚家三个姑娘倒是十分有好感,她那日出其不意的去拜访固然是有些失礼,但是看到了三位姑娘最真实的一面。
哪个女子当姑娘的时候不是被娘家娇宠着的。能够撒开了去玩 ,那是娘家人宠爱才养的出来的品性。
哪家不受宠的庶女敢这般?
她当了这么多回的全福人,那些个明着是个大家闺秀,暗地里心狠手辣,爱嚼舌根的姑娘她见多了。
还不如楚芸那个丫头性子直率呢。
钟夫人被叶夫人一番发说的哑口无言,只能愤然离开。
叶夫人随后就上门,在看究竟。
楚大夫人就说了,三姐妹感情好,一并抄了经书想要在十五那日在佛前供奉
“女儿家就是不容易,这般姐妹情深,这般孝敬长辈,却还要被人诟病!”叶夫人就说起了遇见钟夫人的事情。
“这件事原是我的不是!”楚大夫人苦笑着把责任担在了自己身上。
“钟夫人与我相约,我是有意给我家英儿相看的。我家姑娘您昨日也看了是个直性子的人,要嫁到别人家总要合了未来婆家的心意。与钟夫人约好的事情。我没有告诉她。谁成想,前天晚上,她就同两个妹妹一起熬夜抄写经书。”
“钟夫人来时,三个丫头那眼睛都快睁不开了,钟夫人这才误会了。以为我们楚家的姑娘有心怠慢她!”
叶夫人听着楚大夫人的一番话,心中对楚家的为人更加赞赏。
楚大夫人让楚芸三姐妹一连三天没日没夜的抄写经书,就是想要给三个姑娘留个好名声,把戏做全套了。
如今万安寺的人都知道楚家姑娘最是虔诚,再有叶夫人不留余力的夸奖,想来钟夫人那里不会再起什么波澜了。
随后两个夫人就随意说笑着家长里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