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出乎意料的好态度
沫暄2025-07-02 18:062,056

听见门帘一动,他立即扭头转过来,随即见到宋婳头戴面纱,赵怀玉身着飞鱼服,二人就在不远的地方。

  顾玉眼珠子一转,心中了然。

  陛下这次派来的,全是与自己不对付的人,可见他对此事的不满意。

  看来自己所预料的没错,这次他是真的栽了。

  可没想到,赵怀玉只朝这边看了一眼,竟对面前的处境视若罔闻一般,转头询问。

  “怎么,顾大人身边而今便是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了吗?这些人未免也太过胆大了些。”

  顾玉连连摆手,也不在凳子上坐着了,起身叹一口气,似笑非笑的盯着这边的两人。

  “没想到,陛下竟是将此事交给了你们二人。”

  思索一瞬,他又瞬间改口。

  “不对,本官应该早就想到的,你们也早等着这个机会许久了吧,这次可算让你们得逞了。”

  赵怀玉却并未像往日那般言辞犀利,听见顾玉说这话,他反而神色平静的看向顾玉,笑着问。

  “顾大人是觉得我俩是来落井下石的?”

  顾玉只看了这边两眼,却没出声,然而一切却已尽在不言中。

  赵怀玉哈哈一笑,利索摆手。

  “顾大人多虑了,下官不是这样的人。”

  “下官是奉命替陛下来救济百姓,在下还没小气到为一己私利,不顾天下百姓安危的地步。”

  顾玉打量着面前的赵怀玉,神色中多有怀疑。

  赵怀玉却仿若未闻,只探一眼周围的情况,便立即道。

  “此处情势实在危急,这些太医们又已身染重疾,依下官之见,顾大人不该深陷险境,若无要事,顾大人还是尽早收拾行囊回京去吧?”

  顾玉神色中满是戒备的问:“你似乎很期待本官回京受罚?”

  听了他的话,赵怀玉一怔,随后轻叹一声。

  “顾大人,你实在是想太多了,下官绝无此意,在大是大非面前,下官总还是分的清楚的。”

  不知顾玉信没信,赵怀玉朝他走近了几步,与他的距离只差两拳头,才在他身侧,轻声提醒。

  “我与顾大人本无任何冲突,只不过是听吩咐做事罢了,所以大人不必如此介怀。”

  顾玉满是怀疑,只是此事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他便又吩咐身边人替自己整理行囊。

  看着下人掀起帘子时露出的室外一角,他忍不住苦笑一声。

  “下次再见之时,只怕你我便不是如今这份模样了。”

  听了他的话,赵怀玉轻轻一笑。

  “大人不必妄自菲薄,未必会是如此结果,除却令千金有些过分骄纵之外,下官对顾大人并无意见。”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赵怀玉甚至还主动给他卖了个好。

  “下官向陛下呈上此处奏折之时,必会说明顾大人功勋累累,夙兴夜寐之功,还望顾大人好生珍重自身,莫操之过急。”

  听着这话,顾玉颇为震惊,打量了赵怀玉许久,他才扭头低声问。

  “你如此殷勤,莫非是有心投靠本官?”

  赵怀玉只看他一笑,轻声否定。

  “督主对下官恩重如山,下官绝无背叛之意,这是公事公办而已,顾大人,时候不早了,在此处多一时,便多一分危险,您该走了。”

  顾玉深深看了赵怀玉一眼,像是第一次认识他一般,随即快步上了马车,同下人一并离开。

  宋婳在帐篷里看着那边马车离去,赵怀玉身边的人放下门帘,帐篷里只剩下两人之时,她才看一眼赵怀玉,笃定的说。

  “你又在打坏主意。”

  赵怀玉一笑:“和聪明人打交道,果然不需要太费劲,不过这事儿可不能外露,否则我就完蛋了。”

  看着他的模样,宋婳冷冷一笑,嗤之以鼻。

  “俗语讲狡兔三窟,你怕是有三十窟,谁能奈何的了你?还是不必强行装委屈了吧?”

  卖惨不成,赵怀玉颇为无奈。

  “宋姑娘果然精明。”

  宋婳看他一眼,没有说话,只问:“那日我拜托你救出来的人在何处?”

  赵怀玉立即挥手。

  就在他身后那一群人当中,一个毫不起眼的老翁从后头走出,他做车夫打扮,所以格外不显眼。

  看见宋婳时,他甚至还颇有心情的笑了笑。

  “姑娘,多谢你愿意搭救我。”

  宋婳无心与他多说闲话,转头询问。

  “此时,救灾是重要问题,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要先看看病症,也好对症下药,顺便防止病情扩散,你是否愿意和我一块儿到外头去看看,了解一下病情。”

  那老头出乎宋婳意料的一摆手,竟然拒绝了宋婳的提议。

  “外头可危险的很,我看还是不必去了吧。”

  宋婳看他,直觉告诉宋婳,这老头不是那等言而无信之人,必是另有隐情。

  老头主动从袖口里掏出一沓纸张来,展开放在桌面上,这才跟宋婳解释。

  “老头子已经提前来了两日了,在这儿瞧了许多病人,也在他们中间闲话的时候,知道了不少事,这病情拢共分几种,我跟你说说。”

  他的语调虽带着征求的意味,但实际上,他只是问完之后,不等宋婳回答,便立刻开始了自己的解说。

  “如今,这些病情大致分为五种,一种是寒症,这些人主要表现为头痛欲裂,胸闷,身楚,偶有人咳嗽之时带起白痰。”

  “第二种人便是热症,初期表现与第一种相同,只区别在于他咳嗽的全是浓痰,甚至痰中带血。”

  “另有一种寒热错杂之症,胸闷气短,痰液黄白相间,此种人并无头痛,身楚之象,只在于咳嗽,憋闷。”

  “另有一种人便是不停干咳,却并无任何痰液。”

  “还有一种人便是浑身抽搐,此种人便已是到了重症,并且还带着高热不退之表现,一旦进入这种病程,纵使按照大夫所开的方子服药,也坚持不了多久,两日之内,必定一命呜呼。”

  宋婳点了点头。

  这些古人们不了解,高热附带抽搐的人,为何一命呜呼?

  用现在的医学术语来说,便是炎症,他们之所以不能解决此等困难,是因为他们原先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

  这也是为何在现代时,抗生素被称为改变世界的发明。

继续阅读:第二百九十四章 师出同门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退婚后:丑女医妃名动京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