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皇宫。
一辆马车,缓缓行驶入宫中。
车上,坐着两人,正是段玉贤以及慕春堂。
“也不知,圣上,为何召见我们?”
车内,慕春堂看着段玉贤,一脸好奇。
“兴许是召我们入朝为官。”
段玉贤回应。
“你的意思呢?愿意留在朝堂?”
慕春堂问道。
“我对朝堂之事,没什么兴趣。如果可以,我希望能够再见先生一面,跟在他身边,多多学习各种学识,以便日后,能为天下人所用。”
段玉贤缓缓道。
他始终忘不掉当初香清湖上,周瑞的一番慷慨言语,让他终身受用。
“是啊!如果可以,我也挺想见见先生!”
慕春堂附和。
“二位,还请下车!”
一名禁军,掀开车帘,邀请段玉贤以及慕春堂下车。
二者,先后走出马车,随即,又是在汪公公的带领下,径直前往了周瑞所在的御书房。
“圣上,段玉贤、慕春堂二位才子已是带到。”
汪公公在御书房外,恭敬说道。
“让他二人进来吧!”
房中,传来周瑞的声音。
一听到那声音,段玉贤以及慕春堂皆是一愕,他们感觉这声音似乎挺熟悉,可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来,自己二人何时何地曾听过?
“二位,里面请吧!”
汪公公亲手推开了御书房大门,冲着段玉贤二人恭敬一礼。
段玉贤二人微微一笑,纷纷客气回礼。
随后,方才自行踏入了御书房。
受当今天子召见,这是段玉贤以及慕春堂首次得到这份殊荣。
二者心中,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尤其是,他们一直听闻当今天子,手段残忍,为人暴戾,心中更是有着些许害怕。
纵然坊间开始传言,当今圣上并非那等残忍嗜杀之辈,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惩治贪官污吏。
但段玉贤以及慕春堂也不知道,究竟该信任哪方传言?
进入御书房,段玉贤以及慕春堂二人那是连大气都不敢喘,甚至,连头都不敢抬。
宫中规矩森严,未经圣上准许,不得随意抬头见圣颜,否则,将会受到斩首之刑。
身为读书人的段玉贤喝慕春堂,自然是清楚这个宫中规矩。
“草民段玉贤(慕春堂),拜见圣上!”
来到御前座下,段玉贤、慕春堂连忙跪拜,俯首贴地。
上首,周瑞看着段玉贤、慕春堂,不禁心中有些好笑:“行了,在朕面前,没那么多规矩,抬起头来说话吧!”
“谢圣上!”
段玉贤二人谢恩,纷纷起身,随即,缓缓抬头。
当他们抬头见到周瑞真容的刹那,二者纷纷惊住了,脸上,满是难以置信之色:“先……先生?”
段玉贤二人,心中涌起惊涛骇浪,他们没想到,当初在香清湖与自己等人斗诗,还教诲了自己等人一番的人,居然就是当今天子!
“很意外?”
周瑞微微一笑。
段玉贤二人惊醒,纷纷点头回应。
同时,他们又是想起了香清湖斗诗之后,苏赢去找周瑞的麻烦,然后,便是再未出现过,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
直到这一刻,段玉贤二人才明白,苏赢只怕是早已遭受圣裁!
“坐吧!”
周瑞笑道。
“谢圣上。”
段玉贤二人,皆是受宠若惊。
“此次,朕召二位前来,是听说了二位最近的表现,深得朕心。”
周瑞缓缓道。
“传道授业解惑,将自己的学识,传遍天下,为民造福,也是一件功德!”
“先生……圣上过誉了,我们的学识,不及您万分之一!”
段玉贤尴尬的笑了笑。
“你这拍马屁的功夫,见涨啊!”
“圣上,学生……草民,发自肺腑之言,并非溜须拍马!”
段玉贤真挚道。
他一直很敬重周瑞,也一直将周瑞当初的话,谨记在心。
也是如此,不愿轻易入朝为官的段玉贤,方才选择了传授自己的学术学问,希望能够借此,来改变天下人的思想,为大周江山,尽一份绵薄之力。
“你们二位也别自称草民了,你们既认朕为先生,那朕便收你们两个做学生!”
周瑞突然道。
闻言,段玉贤、慕春堂皆是双眸一亮,掩饰不住的喜悦。
他们高兴的不是攀上了周瑞这棵大树,而是高兴能够跟在周瑞身边,学习更多有用的东西。
“此次,朕召你二位入宫,是想问问,二位可有意愿,入朝为官?替朕效力?”
周瑞直接了当道。
段玉贤、慕春堂先是沉默,随即,苦笑道:“先生,我二人并无入朝为官的经验,只怕,会让先生失望!”
“朕要的不是这个回答,你们只需回答愿意或者不愿意?”
“愿意!”
段玉贤、慕春堂权衡一二,纷纷应道。
如果一开始,他们二人没有入朝为官的想法,那么,现在在得知周瑞的真实身份,就是那晚教诲自己二人的先生后,二人已是没有任何顾虑。
“好,朕便封你二人为左相、右相,替朕管理六部,从今往后,六部的事情,交由你二人全权处理。”
“这……”
段玉贤二人一惊,入朝为相,那可是百官之首啊!
他们两个比起朝中诸多有真才实干的大臣,无非就是懂得一些学术学识的毛头小子,如何能够担当此等重任?
“怎么?很为难?”
周瑞问道。
“先生,学生二人,才疏学浅,如今,初次入朝为官,就封侯拜相,只怕,不妥!”
段玉贤恭敬回应。
他二人,一没有参加春闱科举,考取进士,二没有身份背景,皆是寒门出身。
如今,一入朝为官就是封侯拜相,成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消息一旦传遍整个朝堂,必然引起朝中众人不服。
人微言轻,如何能够统管六部?替周瑞分忧解难?
“先生,段兄所言极是。封侯拜相,成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只怕,朝中众人知道我二人身份来历后,定会多有微词,统管六部,只怕,力有不逮。”
一旁,慕春堂也是劝谏。
“你们两个放心便是,朕既然敢封你二人为相,自然是有考虑!朝中众臣,谁敢不服,朕要他们脑袋!”
周瑞沉声说道。
一股无形的帝王之势,席卷开来,让人感觉到沉闷压抑。
听到周瑞这番话,段玉贤二人也知道,不能再拒绝了。
纵使封侯拜相,自己二人在朝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刁难,但他二人也必须迎难而上,绝不能给周瑞丢脸!
否则,自己二人可就辜负了周瑞的一番赏识!
“明日早朝,朕便会通知群臣此事,你们两位也做好准备。入朝为相之后,若是觉得身边缺少亲信人手,你们可自行调用自己的身边亲信,为己所用!”
周瑞吩咐。
“谢圣上恩典!”
段玉贤、慕春堂感激涕零。
他们原本不过就是书院的穷酸学生,哪怕在京都之中,负有才子之名,但在朝中的达官显贵眼中,也不过蝼蚁罢了。
但现在,周瑞如此重视他二人,直接让他二人封侯拜相,统管六部,还特许自己二人可随意调用自己身边的亲信,为己所用。
如此殊荣恩惠,自然是让他二人感激无比。
“好了,天色也不早了,你二人回去歇息,稍候,朕便差工部,给你二位落实府邸,明日早朝,直接来金銮殿,朕届时会派禁军,前去接引你二人!”
“学生遵命!”
段玉贤、慕春堂纷纷领命退下。
“圣上,封侯拜相,会不会操之过急了!段玉贤、慕春堂并未有多大建树,且没有通过朝廷的正式春闱科举,朝中大臣知道,或许……”
韦老低声说道。
“这件事儿,朕心中早有打算。如今,许元已死,朝中不能一日无相,六部还需能人管理,否则,仅靠朕一人,可没法处理这么多政务!”
周瑞淡淡道。
在他桌案上,堆积着数不清的奏折。
“可是,他二人并无入朝为官的经验,统管六部,或许对他二人太难了些!”
“的确是难了些,不过,要是连统管六部这点困难都办不好,那他二人今后,还如何辅佐朕,治理这大周江山?”
周瑞笑着回应。
此次,封侯拜相,他不仅是看重段玉贤、慕春堂二人的能力,更多的还是对他二人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