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章. 敞开心扉论诗词(1)
琚丝桐2025-07-02 20:341,206

  “琰儿,你了解曹某吗?”曹公端着蔡琰递过来的茶杯,问道。

  “我……不是很了解。只是…….以前听到家父说起。”蔡琰说。她确实对曹公了解较少。只是知道他是父亲的好友。是个有能耐的人。但是,具体曹公做了什么,成就了什么事业。她却没有去认真关心过,没有深入了解。“家父说过,说有人对你的评价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不是这么说的?”

  “哈哈哈哈……”,曹公捋着胡须再次开怀大笑:“看来,这两句话,对于曹某的评价,已经深入人心啦。连你都知道。你远在匈奴,都还记得这句话。”

  “曹公,那你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蔡琰看着面前的曹公问道。

  “我曹某,在一般人眼里,自幼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哈哈,总之,是个浪荡子。”

  “哦?”蔡琰看着眼前自信满满的大丞相,满脸疑问地。

  “但是,也有人看到了我的才能。说我有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比如梁国的桥玄,还有许劭,何颙。他们都认为我是能够平定天下,匡扶汉室的能臣。”

  “哦。”蔡琰好奇地看着面前的曹公。

  “你的父亲,跟我是好朋友,我们也是忘年交。”

  蔡琰点点头。父亲和曹公的交往,她略有记忆。

  “你父亲的才华,一直是我十二分倾慕的。他的书法,还有著述,我都佩服的五体投地。”曹孟德此时眼睛看着外面,似乎陷入了对于蔡邕,对于往事的回忆中。

  “父亲是很欣赏你的。”蔡琰道。

  “我虽是一介武夫,征战驰骋,杀伐疆场,但是,我也喜爱书法,喜爱文学,尤其对于诗词,更加有一种爱好。”曹孟德说。

  “哦?曹公也喜爱文学?”蔡琰惊诧道。

  “你拿笔来。”曹孟德心血来潮,要在蔡琰面前露一手。

  蔡琰急忙去取了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来。

  曹孟德看了一眼蔡琰,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大笔一挥,写下了自己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在一旁观看的蔡琰,只看到这里,便拍手称好:“曹公,你的词,有很高的水平哦。”

  看到蔡琰称赞,写完这一首,曹公忍不住又挥毫写下了另一首《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比那首更好。气魄恢宏,令人荡气回肠。”蔡琰看过这首“观沧海”,忍不住大加赞赏。

  “琰儿,你真的觉得我的诗词水平高么?”曹公笑嘻嘻地问。

  “当然。我读过的诗词也不在少数。你这两首诗,都可以传世的。”蔡琰看到曹公这两首诗词,顿时对他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

  她惊讶地,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着面前的这位曹公,曹大人。

  原先,在她的记忆和印象中,这位曹大人只是一介武夫,是个带兵打仗的军人,虽武艺过人,有魄力具胆识,但是,在文采诗词方面,应该是外行的。

  可是,他这两首大气磅礴的诗词,让她对他的文采刮目相看,有了新的认识,对他本人更增添了一层敬意。

  “没想到,琰儿如此欣赏这些诗词,老夫如今遇到了知音啦。”曹公的脸上堆满了笑容,脸色更加红润,脸上的皱纹也都因为大笑而舒展开来。

继续阅读:164章. 敞开心扉论诗词(2)[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乱世佳人蔡文姬(全)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