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章. 董都尉惹祸(1)
琚丝桐2025-07-02 20:251,152

  蔡琰与董祀开始了新婚生活。

  蔡琰依旧是每天读书写史,弹琴作画,偶尔下棋。过着文人淑女的生活。

  董祀则不同。在与蔡琰相识的童年时代,他就是一个喜欢舞枪弄棒,到处游走,闲不住的人。他是坐不下来的。看到蔡琰每天书写弹琴,他很敬重她,但是,他不是卫仲道,他自己去无法跟她一道,在家里读书弹琴吟诗作画当文人。

  董祀刚刚被曹.*封了个屯田都尉的官,地点在陕西蓝田,距离家乡陈留还有不近的距离。命令以下,过些日子,就要到蓝田上任去了。

  董祀心里有些不快。感觉自己这个官位不是真正的武将,而是个带兵种田的,就像现在的新疆建设兵团的团长之类的。

  为什么会有屯田都尉这么个官职呢?当年曹.*击败了黄巾军,夺得了一批耕牛、农具和劳力。此时,曹的幕僚枣祗建议推行屯田制,在许昌一带开垦土地,实行屯田,以解决粮食问题。曹*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任命他为屯田都尉,全权负责屯田事宜。

  枣祗在许昌,首先将荒芜的无主农田收归国家所有,把招募到的大批流民,按军队编制编成组,由国家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由他们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由国家和屯田的农民按比例分成。屯田实施的第一年,就“得谷百万斛”。于是曹*下令,郡国都置田官,屯田制得到广泛地推行。

  董祀自以为自己跟随曹*多年,南北征战,作战不说立过大功,起码也有苦劳,也应该在京城里做个武官,为什么把他发配到蓝田去做什么“屯田都尉”,一个主管农业生产的地方官?

  他心里十分不爽,可是又不敢对曹.*去说,回家就对蔡琰发牢骚。说曹大人也太看不起自己了,搞一个屯田都尉,种粮的官给自己当,没劲。

  蔡琰在一旁劝慰道:“曹公让你去做这个官,想必是有他的道理。曹公这人,做事一向都是考虑周到细致的。我原先对他也不是很感冒,但是经历了许多事情,我觉得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无论是带兵打仗,还是治理国家,都很有一套。我很佩服他。”

  “你那是妇人之见。你不懂得一个男人的心理。”董祀不客气地说。

  蔡琰听他如此一言,心里十分不快,便不再理他。

  董祀便出门而去,整日里找他的那些朋友们吃酒划拳,喝茶论道去了。

  蔡琰当时有感于曹公的救命之恩,以及在她回到中原以后,对她的安置,将她隆重推介给当时京城的文学界等等。这一系列的待遇使得回到家乡的蔡琰心身都得到了释放,感恩之心油然而起。因此,她在《胡笳十八拍》之后,又创作了《悲愤诗》二首,准备以此献给曹公,以报答知遇之恩。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在蔡文姬笔下,董卓乱政的历史过程清晰可见。

  ......。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最后,是自己对于年华老去的哀叹,心中长留忧恨。

  那天,正当蔡琰研墨挥笔,抄写自己修改后的一首《悲愤诗》,准备奉献给曹公时,忽闻院内传来一片嘈杂声。

  “夫人,不好了不好了,董大人被官军抓起来了!”一个邻居男孩子跑进来,对蔡琰大声说。

继续阅读:183章.文姬救夫(1)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乱世佳人蔡文姬(全)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