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章. 葬礼与归宿(1)
琚丝桐2025-07-02 20:221,084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最著名文人学者,天字第一号大儒,蔡邕——蔡中郎天下闻名妇孺皆知。他的被害,惊动了全国上上下下。

  蔡邕死后,朝野上下无不为之流涕。兖州、陈留间的百姓还自发地画像祭奠。著名学者郑玄叹息着说:“蔡邕死了,汉朝的历史,谁还能说清楚!”

  虽说蔡邕在董卓那里为官数年,人们并没有拘于一格而否定了蔡邕的为人,蔡邕九泉之下有知,也可以得到安慰了。

  蔡琰和姐姐蔡琳在家里布置了灵堂,迎接络绎不绝前来吊唁的客人。

  前来吊唁的人,除了亲朋好友,当地官宦,还有不少平民百姓。其中,当然是学者文人居多。蔡邕在朝廷曾经的好友马日磾,杨彪、卢植等都专程前来。甚至有些与蔡邕有过节,持不同政见的人也前来悼念慰问。因为蔡邕的人品和才华,足以令所有人为之动容。

  蔡琰的堂叔蔡谷主持了蔡邕的丧事。

  蔡琰和姐姐蔡琳一看到蔡谷叔叔,回想起春节团聚时,当着父亲的面,还讨论过父亲的安危,两人不约而同地伤心流泪。

  汉代流行"厚死崇丧",盖因汉代盛行阴阳五行和黄老学说强调的"鬼神观",以及儒家所推崇的"孝道现",所以"厚死崇丧"丧乐文化形成,并且十分盛行。

  丧事办得十分隆重,祭祀活动极其繁盛。丧葬仪式中举行了盛大的娱乐性歌舞表演.丧礼音乐包括黄门鼓吹、<挽歌>、<巴渝>、耀歌等。为了营造隆重、盛大的丧葬气氛,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如歌唱、器乐、舞蹈、杂技、俳优等都被安排了,轮流举办,搞得就跟过节似的。

  蔡琰有些不满意了。她找到蔡谷堂叔说:“父亲和母亲的葬礼,变成了节日。我不喜欢这样。我想让父母安安静静地走。是不是可以减少些环节?”

  蔡谷道:“这是现在流行趋势。隆重盛大的场面,才能让世人记住逝者的功德。到了阴间才能过好日子。”

  真正的祭祀,其实还是做法事。

  请数十僧人诵经,邀诸多道士做水陆道场,写经造像。七天做一场法事,头七做到七七,亡灵才能得到安宁,人鬼分途,与诸神和先祖同在。

  终于把丧事举办完成,当蔡琰终于看着父母“入土为安”后,因为劳累加上悲伤,蔡琰大病了一场,整个人瘦了一圈。好在有姨娘照顾,才逐渐好起来。

  姐姐蔡琳更不容易,因为有几个孩子需要照顾,她就提前回去了。

  这天,姨娘为蔡琰烧好饭菜,照顾蔡琰吃了,对蔡琰说:“琰儿,你父母的丧事办完,我也该回去了。可是,留下你自己,一个年轻轻的寡妇,做姨娘的我,真是不放心。”

  “没关系。姨娘你回吧。我自己可以照顾自己。”蔡琰说这话的时候,鼻子酸酸的。

  “我说,琰儿,你父母就这么突然走了。我们伤心之余,最放不下的还是你。你姐姐人家有丈夫孩子,日子不会太差。只是你这么年轻,现在没有了依靠,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呢?

  ××××××××

  今日晚上还有1更。亲们,期待乃们点击“书架收藏”,支持作者哦。

继续阅读:103章. 葬礼与归宿(2)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乱世佳人蔡文姬(全)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