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人类延续的根本,也是每个人生存的基础。琳儿,你到了成人年龄,16岁,就应当考虑婚姻了。父母要为你打算,你自己也可以提出要求。我们这个家庭,作为知书达理的书香世家,是不会包办强求的。”蔡邕的话,句句在理,还透露着长辈的关怀,不愧为一代文人首领。
蔡琳抬起头,看着父亲。父亲的眼中,充满慈爱和温暖。
蔡邕问道:“琳儿,听你母亲说,你喜欢羊衜?”
“嗯。”蔡琳大方地回答。
“羊衜这孩子,是个不错的丈夫。你的眼光很不错。”蔡邕先表扬了蔡琳。
蔡琳的嘴角现出一丝不易察觉到微笑。
“可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羊衜已经定下了亲事。对方是孔文举的女儿,也是个才女。两家已经协商好了,我们不可能去求亲了。他们两家这件事,终究是不可以反悔的了。”蔡邕把事实情况明明白白地告诉女儿。
“爹爹,我知道。”蔡琳回答。
“你知道就好。我的女儿应该是有教养,明事理的。”蔡邕说。
蔡琳看看父亲,点点头。
“既然这样,琳儿,你就不要再痴等他了。我们会为你另选好的人家婚配,决不能委屈了女儿。你自己也可以考虑,如有自己认为合适的人,我们会托人去求亲。”蔡邕说的认真恳切。
“父亲所言极是。孩儿十分明白。”蔡琳对父亲的话给予了明确的肯定。
“可是,我心里还是放不下羊大哥。我从小就喜欢他。”蔡琳对父亲说出心里话。
蔡邕耐心地开导女儿:“可是,现在木已成舟,无法改变了啊。”
“爹爹,我心里明白。”
“那我们为你物色更好的夫婿,好吗?”
“好吧。可是,如果我不喜欢,可以不嫁吗?”
蔡邕心里惊了一下。平日里看起来头脑不怎么聪明,思维远没有琰儿乖巧的琳儿,却原来心里也是很有主张的啊。
“可以。我们蔡家是书香世家,绝对不会*迫你嫁给不喜欢的人。”蔡邕对女儿表明了态度。
“谢谢爹爹。”蔡琳高兴地说。
蔡邕和夫人商议琳儿的婚事。蔡邕说:“别看琳儿平日里默不作声,其实心里也是很有主意的。”
夫人说:“是哦。真没想到。”
“那你们就继续打听吧。看看跟我们琳儿性格脾气相投的。家境嘛,差不多就行了。”
“嗯。知道了。”蔡夫人答应道。
魏金凤却是很生气:“你看这个丫头死心眼吧?人家明明有了未婚妻,早已订了婚,你还想着人家。你这不叫傻瓜叫什么呢?”
“也不能这么说。琳儿这孩子重感情。”
“感情顶个屁用!家庭条件好,能吃上山珍海味,穿上绫罗绸缎,那才是嫁得好。”魏金凤满脑子都是物质,以为女儿找个有钱人才是造化。
蔡琳不去理会亲娘的理论,因为有爹爹给她撑腰了。爹爹说了,父母帮她寻亲,但是不喜欢的,她可以不嫁。
蔡琳高兴地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妹妹蔡琰——莫雨晴。
蔡琰听了很高兴。心说这父亲蔡邕真是善解人意啊,对女儿这么宽宏大量,实在难得。就是在这科技发达的21世纪,也还是有父母干涉儿女婚姻的呢。在将近2000年前的东汉末年,蔡邕能够如此开明,尊重女儿的选择,实在是难能可贵啊。
此时的蔡琰——莫雨晴,也已经13岁了。早熟的她,看惯了诗经等许多文艺作品,对甜美幸福的爱情,也是无比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