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关于鱼符
云冰凌2021-03-31 19:002,035

  一溜小跑,那汉子又重复着昨日李显第一次来的事情。

  不多时,九道乡长陈九三便又一次出现在了李显的面前。

  “后生,今日可是带来了信物?”陈九三虽然是长者,却是先行开了口,因为李显让那汉子来叫他,便是说自己有了信物。

  “这是自然,未得到信物不敢叨扰老丈……”李显虽然是王爷,但是对于陈九三这种长者,还是十分尊敬,而且虽然李显昨日并没有信物,还差点儿与村民们产生冲突,但是陈九三并没有为难他们,还是让李显有些信服。

  “那就拿出来,让老朽开开眼吧!”陈九三的语气依旧平静,像他这个岁数的人,早已是修炼出了气度。

  “老丈还请过目!”李显掏出鱼符,连同鱼袋交到了陈九三手里。

  “王爷,不可!就拿出来看一眼便好,这万一……”王忠嗣见到李显要将这个贵重之物交给陈九三,连声喊着不可,这可是他辛辛苦苦从张知謇手中得来,万一陈九三起了歹意,可没法向张知謇交代啊!

  “既然如此贵重,还请拿回去吧!老朽便不看了!”陈九三虽然年事已高,耳朵却极为灵敏,当即收回了本要去拿那银鱼袋的手,转身准备向那村里走去。

  “老丈还请留步!”李显见到那陈九三要转身离去,急忙高声喊着,好不容易将这乡长请来,若是就这样离去,岂不是白费功夫?

  “还有何事?”陈九三停住了脚步,转过身来望着李显,显然是并未真心想离去,在他心里,李显等人既然敢再次前来,想必有再次前来的勇气,不过是因为王忠嗣太过于暴躁,还是打磨一下年轻人的傲气为好。

  “此鱼符虽然十分重要,然而老丈可以随便查验,不必在乎其他之事。”说完又将那银色的鱼袋恭恭敬敬的送给了陈九三。

  陈九三见到李显恭恭敬敬的送上前来,心中早已有了几分主意,不过依旧是没有伸手接过那个鱼袋,而是故作不敢接这个鱼袋道:“老朽年事已高,这鱼袋及其贵重,若是里面那小小的鱼符遗失,可是不妥。”

  如今轮到李显左右为难了,虽然已经叫住了准备转头离去的陈九三,然而陈九三却无论如何不再接这个鱼袋,可如何是好?现在陈九三不着急,李显虽然也不着急,不过这既然已经拿到了鱼符,总是这样僵持也不是个办法……

  “老丈,是在下无礼,是在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请老丈原谅在下!不过下官乃是行伍出身,自知这鱼符的重要性,因而言语有失,还请老丈海涵!”李显正为难之际,身边的王忠嗣突然向陈九三抱拳行礼道。

  王忠嗣在李显身边,眼见着那陈九三因为他的一句话而故意刁难李显,王忠嗣当然是知道这解铃还须系铃人,自己种下的恶因,当有自己来尝这恶果,怪不得李显。

  不过王忠嗣终究还是忘了,李显如今率领的这几十人,每一个人的言语,都代表着他们这一整个队伍,并不会因为是一个人的言语,而产生丝毫不同之意,因而陈九三怪罪于李显,也是情有可原。

  “嗯!这个后生现在说的才有道理,这鱼符虽然尊贵,然而与老朽何干?老朽活了这大半辈子,黄土已经埋到脖子了,见过大风大浪,形形色色的官员,岂不知道这鱼符不光是这一块?那朝廷之中还有一块,老朽这个年纪还能拿着这块小小的鱼符干嘛?招摇撞骗吗?老朽虽老,还想多活几年呢!”

  如今见到始作俑者王忠嗣向他认着错误,陈九三方才一改方才的风格,跟李显等人解释了这其中之事。

  不过这陈九三说的也着实在理,依照他这个年纪,根本没必要做一些铤而走险之事,虽然孔夫子说“食色性也!”,这位陈乡长吃不过两碗,其他功能或许已然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多谢老丈!”李显又将手中的鱼袋恭恭敬敬的递上前去,双手的礼节,展示着尊敬。

  伸手从李显手中接过鱼袋,陈九三并未直接打开,而是仔细端详了一番,望着鱼袋,像是回答着李显等人,又像是给这村中的后生们上一堂生动形象的科普课。

  “此乃鱼袋,而且绣有银丝,当为银鱼袋,银鱼袋乃是朝廷三品之下,五品之上的官员所佩戴,这房州方圆千里,能佩戴此鱼袋者不过数人,想必是那房州刺史或长史所佩戴吧!”

  “老丈所言不错,此正是房州刺史张知謇所佩戴鱼袋。”李显听得这陈九三的分析,也知道其是一个见过世面之人,猜的八九不离十,虽然并未直接点名这主人的姓名,也是范围缩小到两人罢了,当即直接告诉他这个物件的来历。

  “嗯,不错,此物正是房州张使君之物,这上面写着房州刺史,虽未镌刻姓名,但是想必不会有错,且这材质应为铜符,正是朝廷所制之物,确实不假!”陈九三又伸手打开了鱼袋,一枚存许长的鱼一般模样的鱼符便出现在众人眼前,陈九三又故意将这鱼符便看边转着圈儿,仿佛是要让这些后生们都看清楚这个鱼符长什么样子一般。

  “这鱼符并未镌刻姓名啊!乡长,不会有错吧!”当陈九三肯定着这快鱼符是真实物件的时候,旁边的一位后生,又提出着疑问。

  “老朽自然不会看错!这个乃是随身鱼符,随身鱼符皆题云某位姓名。不过我大唐也有律法规定:一般情况下,某官职只有一位官员,则鱼符上不用刻官员的姓名,如果官名和官职名相同,虽然只设置一位官员,也要把官员姓名刻在鱼符上。”

  陈九三为这些后生们解释着为何判断这个鱼符是真品的原因,因为这些规定都是一条一条写在大唐律令之上,不容驳斥,不容更改,当然下一个皇帝要修改除外……

  “难道我大唐房州城还有两位刺史不成?那不是乱了套了?”

继续阅读:第一百九十三章 水落石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唐:开局六位帝皇丸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