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穿越了?六位帝皇丸?
云冰凌2020-12-28 11:442,573

  大唐长安城,太极宫乾元殿。

  嗣圣元年(公元684年),二月初六(农历),春寒料峭,一如这节气,先皇李治已经在乾陵安寝, 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新继位不到两月的大唐新君李显,却一改往日的昏昏欲睡,正襟危坐在龙椅上。依照殿内群臣们的习惯,李显此刻应当是听着朝臣们关于朝政而扯皮推诿,却不知此时他却在思考着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我穿越了?还是李显?那被毒死一生窝窝囊囊的六位帝皇丸?”关于这个问题已经思考了十二个小时了,百思不得其解。

  显庆元年(656年)十一月乙丑,李显生于长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

  他自己两次出任大唐皇帝,其父亲唐高宗李治是皇帝,弟弟唐睿宗李旦是皇帝,儿子唐少帝李崇茂是皇帝,侄子唐玄宗李隆基是皇帝,他的母亲圣神皇帝武则天也是皇帝。一门六皇帝,人称“六位帝皇丸”。

  ……

  昨天晚上,嗜酒如命的李显又多喝了几杯,在内苑之中陪一群宫女捉着迷藏,当轮到李显的时候,眼睛蒙着丝带的李显便去寻找那些宫女。

  李显人高马大,次次宫女们总要吃亏。这一群宫女这次也学聪明了,躲在一个假山后边,然后朝李显喊着:“皇上,来啊,我在这里!”

  李显顺着声音飞扑过去,却不曾想到,此次没有用手防备,直接脑袋碰着假山,晕了过去。

  众人赶紧叫太医。太医的医术还是比较高明的,不一会儿,李显已经醒了过来。

  “什么情况?这有个穿着古装的老头拿着针扎我!”“李显”条件反射般的踹了一脚。

  “啊!”白胡子老头捂着肚子疼的哇哇大叫。

  “皇上!您终于醒了!”

  “皇上!你可吓死臣妾了!”

  ……

  “皇上?谁是皇上?”“李显”疑惑到。

  “皇上这是失忆了吗?您是嗣圣皇上,李显啊!臣妾韦氏,陛下的皇后啊!”一个雍容华贵的妇人说道。

  “李显?六位帝皇丸?我老妈是不是武则天?”“李显”赶紧问道。

  “六味地黄丸?陛下年富力强,不需要那个,不要直呼母后名讳。”韦氏赶紧提醒。

  “你们都先下去吧,让我静静,对了,那位老爷爷,抱歉啊!”

  众人告退。

  “老子现在是皇上了,不用再为钱奋斗了,哈哈哈哈哈哈哈!”这个“李显”,就是前几天还在为生活而码字的扑街网络作者:李先,熟读唐史的食品专业本科生。

  而现在他是大唐的皇帝。“以后,就叫我李显吧!哈哈哈哈哈哈哈!”

  李显狂放的笑声惊了门外的众人,但无一人敢进来。

  “还是让陛下多休息几天吧,陛下想必是脑部受创,哎哟!疼死老夫了!”显然是太医的声音。

  ……

  今天早上又有人专门伺候李显更衣、洗漱,领着来上朝。

  因为第一天来上朝,必须表示的仿佛很懂似得。

  忽然,门外的太监一声低沉却极具穿透力的公鸭嗓将李显从已飞向天外的思绪拉了回来,“太后娘娘驾到!”

  李显连忙回过神来心里想到:“太后?武则天?终于看到活的了,嘿嘿嘿……”外表镇定,内心猥琐。

  不过那双腿却仿佛跟原始记忆一般,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想必这个身躯的主人,虽然贵为九五之尊,但是对这个强势的母亲,是从心底有惧怕之感的。

  同时也在思考着问题:“这半路而来,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

  虽然不知道有什么情况会发生,但是内心中隐隐约约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但见来者满头华发,雍容华贵,气度不凡,身材略微丰满,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脸上虽然有岁月的痕迹,但年轻时想必是绝世美女。

  武则天缓步拾阶而上,与李显并排而立与大殿之上,转过身来面对群臣说道:“诸位爱卿,本宫有一事想问陛下和诸位,可否?”

  李显赶忙回答:“母后请讲。”

  宰相裴炎也代表群臣“臣等不敢,愿遵太后娘娘懿旨!”

  武则天转身面向李显:“陛下是否说过‘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这句话?”

  “皇儿不知何时说过?还请母后明示。”李显嘴上虽然这样说,心里却想的是:“嗣圣?嗣圣?原来是第一次当皇帝,二月!二月!历史上的李显第一次就是二月份被废的!这下完犊子了啊!”

  “没有说过?裴炎!”武则天喊道。

  “启禀太后,臣在!”

  “将你那日发生之事,讲与陛下!”武则天吩咐道。

  “那日,陛下在朝堂上,说让豫州刺史韦玄贞担任侍中,我等朝臣认为韦玄贞德薄才浅,所以没有同意。

  下朝后,陛下让我去赴宴,并让我说服群臣,此时恰逢皇后娘娘路过问起,陛下可能觉得龙颜有损,便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

  “陛下,可有此事!”

  李显心下便暗道“坏了坏了,这武则天摆明是来兴师问罪的啊!”好汉不吃眼前亏,赶忙回答道:“母后,皇儿虽说过此话,但乃是一时酒话,当不得真的。”

  “当不得真?”武则天便接到:“古之君子,尚知一言九鼎,覆水难收,何况陛下乃是人皇,当知金口玉言,陛下既然如此不愿意当这个皇帝,何不退位让贤,漫不说太宗皇帝子嗣众多,且说先皇也非你一子,列位臣工以为如何?”

  群臣哪敢接言,此乃帝王家事,一不留神就是死罪啊,看着眼前站着的这位,想想长孙无忌,太宗皇帝大舅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一名,也落得个发配流放,客死异乡的结局,谁敢发表言论?

  李显满怀期待的在殿中扫了一圈,知道臣子们是没得指望了,赶紧噗通一下跪下,痛哭流涕:“皇儿都是一时糊涂,那日多饮了几杯,便口无遮拦,望母后恕罪,皇儿一定痛改前非,断不辜负母后厚望。望母后饶恕儿臣!”

  “不辜负我的厚望?你可真是我的好儿子!”

  “太宗皇帝的国舅长孙无忌为我大唐立汗马功劳,太宗皇帝当年绘制凌烟阁功臣图,长孙无忌当世第一,方有宰相之位;

  先帝国舅武元庆、武元爽都不敢奢求宰相之职,他韦玄贞有何功劳,竟敢谋求宰相之位,就仗着他是国丈吗?

  我大唐以军功分爵位、以治国论宰相,而你竟然因为宠爱皇后韦氏,而坏了祖宗规矩,还大言炎炎的将皇位传于韦玄贞有何不可,来人!”

  “在!”

  “宣诏!”

  这时,李显才看清旁边站的一个新太监,手里拿着一卷明黄色的懿旨,缓缓展开,念到:“则天圣母皇太后有令:先皇仙去,不足两月,吾儿李显,忝居帝位,本无才干,素无德行,太宗高宗,尽为贤君,传至今上,未能开疆拓土,亦难治国理政,现效昌邑王刘贺之故事,废李显为庐陵王,封地均州。相王李旦,素有贤名,上可继先皇遗志,下可安黎民百姓,当继大统!”

  只听咚的一声,李显怒急攻心晕倒在大殿上,昏了过去,倒下去之前,最后一个想法是:“老子才当了不到一天皇帝!”

  “赶紧传太医!”

  “速传太医前来!”

  “先将庐陵王扶起来!”此刻连称呼都改了。

  “请太后移驾!”

  顿时,惊呼声、叫太医声、请皇太后移驾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乾元殿中在唱着大戏一般。

继续阅读:第二章 你也配姓李?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唐:开局六位帝皇丸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