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只是自己到了之后,已经杀了这么多的文武官员。眼下大致的态势已平,自己实在不宜在轻易处置一个二品大员。这个时候,再处置一个安抚使,于大局不利,更不利于稳定人心,确切的说是官心。自己真想将这个聪明得有些过头家伙,送去与刘杰相伴。
转过头,看着书案上的折子,黄琼轻微叹息一声。十万石粮食好办,今年河二路依旧是大熟。再加上漕粮北运,这十万石的粮食并不难筹集。难在这十万石粮食,怎么才能到真正需要它们人的嘴中。而不是中饱各级官吏的私囊,进了那些贪官的腰包。
转过身,来到书案后,黄琼凝神思考了半晌,才在一张纸上写下了以工代赈,迁移灾民,以及吏治三行字。前两个好办,只要操作得当,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张迁那里上报,水利设施修建完成后,可以开发出至少三十万亩良田,正需要人手,尤其是熟练的庄户垦荒。
将各地灾民迁移过去,由官府补贴一部分粮食、耕牛,再加上种子。只要熬过第一年,接下来的日子就好办。难就难在第三点上,一切的赈济手段,都离不开吏治的刷新。张迁那里自己不用担心,他至少在眼下还没有这个胆子去贪。可二路其他的官员呢?
朝廷在二路都设置了督察御史,还有观察使道,专门负责督察地方官吏治。现在看这些御史和观察道,非但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反倒是同流合污,一同都在大捞特捞。自己撤换二路的监察御史、诸观察道官员容易,可谁又能保证换上来的官员,都是清正廉明的?
迁移灾民容易,可如果操作不当,恐怕会引发更大的灾难。这其中,没有一个有操守,至少是知道事情轻重缓急,知道什么不能伸手的官员监督,到时候就不是救民而是在害民了。都要慎重再慎重。
琢磨了半天,都没有琢磨出来一个合适人选的黄琼,有些疲惫的坐回椅子上。在殿里伺候的人,见到这位爷面带疲惫之色,倒是不用黄琼出声,急忙过来给他按起肩膀。黄琼在搬进太极宫内后,因为不相信宫中太监,便将原来行辕内还没有打发出去的人都带了进来。
这间临时作为他书房的万春殿内伺候的,都是原来在他书房伺候的那些人。至于太监,黄琼严令他们非召唤不得进入。如果在京兆府宫中,自然没有这个必要。宫中那些太监,背后站着的都是谁,让永王一查便能查清楚。永王虽说别的本事没有,可就这个本事还是有的。
可这,这里的一切都很陌生。在出了刘杰与卓如孝两个人,以及那个守陵太监,在覆土礼上动手脚的事情之后,黄琼再不敢相信这里的太监了。连众目睽睽的覆土礼上,那些太监都敢暗中做手脚整自己。谁又知道,这宫中的太监背后又站着那个王八蛋。
明面上不敢做什么,暗中又会做什么手脚?自己在这间屋子批阅每一本折子,与官员谈的每一句话,都是不能轻易外泄的。自己更不想自己在太极宫中一举一动,都在别人无处不在眼睛监视之下。所以黄琼非但没有用这里的太监,便是原本负责洒扫的宫女,都一个没有用。
也正因为伺候熟悉了,所以此时在殿内侍奉的四个人,倒是极有眼色的。一个忙着给黄琼换茶水,一个赶忙去打湿毛巾给黄琼擦脸,另外两个一个给黄琼揉肩膀,一个过来给黄琼捶腿。对于几个人的伺候,此时脑袋里面正琢磨事情的黄琼,又那有那个心思去理会?
接过递过来的湿毛巾,黄琼却一直都没有往脸上擦。送毛巾的那个人,见到这位爷正在失神之中,也不敢发出任何的动静,老实的站在身边候着。原本就是普通人的她们,从来都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够进入到皇宫之中,更没有想过,自己会有一天贴身服侍当朝太子。
在跟随这位主,进入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时,这些人都感觉眼睛不够用。这两日更是战战兢兢,连大气都不敢出。原本她们本该做些小生意,或是在家辛苦的耕耘、纺织,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次操劳一家老小吃穿问题。
却没有想到,被卷入命运的漩涡,阴差阳错走进了这座,她们原本终身都不敢抬头仰望皇宫之中。现在更是成了当朝太子身边人,如此巨大的转变,让这些就是普通人家出身,并无什么见识的人,到现在都没有调整过来,甚至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很多时候手脚都不知道,究竟该放在那里才好。轮到在作为书房的万春殿,或是黄琼寝殿的甘露殿轮值时,更是小心翼翼,生怕惹怒了这位爷,被活活的给打死。此时见到这位主陷入沉思之中,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出一下。端着茶水的人,见到黄琼没有接,就在那里候着。
便是给黄琼按颈肩与捶腿的两个人,一直都在轻拿轻放,小心控制着手上的力气。而黄琼却直到手上的毛巾变凉,被手中的一丝凉意刺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见到几个人小心翼翼的候在自己身边,有两个更是在给自己揉肩捶腿。黄琼接过茶水后,挥了挥手示意她们停下来。
看着被自己从睡梦之中惊醒,此时还有些迷迷瞪瞪,不知道他这么早来找自己究竟何事,一脸迷惑不解的董千红。黄琼将她抱在怀中直接开口,让她将带进宫的人暂时都调离万春殿。
见到黄琼与之前态度大变,董千红一脸不知所以。如今黄琼身边人已经走了两个,还有两个怀有了身孕不能在侍寝。如今他的身边,就剩下顾氏三人外加上自己和那位秦夫人。
更何况,当初不放心太极宫中的太监与宫女,让自己安排那些人,轮班在万春殿伺候,这还是他提出来的。还说等他接到返京的圣旨,在打发那些人出宫另嫁他人。怎么一转眼,他的态度就变了。虽说这位爷眼下一言九鼎,可这态度转变实在的也有些太快了吧。
见到董千红一脸不解的看着自己,黄琼却是摇头苦笑,什么都没有说。因为他有些东西,便是董千红也不能说的。那两本书虽说是正宗的密宗心法,可修炼的方式却是有些邪门歪道。如果在留下这些人在身边,他担心自己也会放弃母亲传授的修行方式,而是堕进邪魔道。
自己现在放她们离开,即等于在挽救自己,也是在挽救她们。只是这些话,自己又如何当着董千红说出来?更何况,相对于这些密宗心法,黄琼更相信的是母亲传授的内功。
虽说黄琼一直都没有说,为何要送这些人离宫。可见到他态度坚决,董千红也没有再问。而且作为同样官宦人家出身的董千红,潜意识里知道这宫中争斗,并不比朝中少到哪里。尤其是黄琼,在宫中指不定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哪怕这里是远离京城,也是一样。
带着这么多的人进宫,本身就会引起外界的议论。不说别的,就够黄琼一呛。这个名声,也许对别人,甚至别的皇子都无所谓,可对于如今的黄琼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黄琼现在是什么身份?新晋册立的当朝太子,未来这大齐朝的天子。
对于普通皇子来说无所谓,他们也不会在乎。可对于一个皇帝来说,那就是了不得的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