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不光是明贞帝,连他身边的亲信公公也惊住了。
这战王妃莫不是疯了?
好不容易才得到可以在陛下面前求情的机会,她却一句话也不替战王说,还要亲自带兵去把他抓回来?
那可是她的夫君啊!
如此大义灭亲之举,实属罕见。
明贞帝皱着眉头沉默了片刻,“你会带兵?”
“闲暇时看过几本兵书,但还没有实操过。”
“那你如何有把握?”
“妾身没有把握,妾身有的,只是一片拳拳为国之心。”
“这么说,你也怀疑战王?”
苏安禾抬起头,坦然地看向明贞帝,“陛下,妾身刚才说过,不相信王爷会是那种卖国求荣的人,但妾身也相信陛下的判断。若陛下怀疑战王,妾身愿意身先士卒,将他带回来给您亲自审问。”
明贞帝锐利的目光直直落在苏安禾脸上。
苏安禾不闪不避,满脸真诚。
昨晚就听那狱卒说,陛下已经在调兵遣将,准备攻打雾山。
尽管云肃上山之后就音信全无、生死不知。
但那设局之人深谋远计,绝不会放过这个可以彻底置云肃于死地的机会。
若是云肃真的死了,他身上通敌叛国的罪名就再也无法洗清。
苏安禾作为战王妃,也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云肃必须活着回来。
现在敌人在暗她在明,为了确保奸人无机可乘,她必须亲自带兵上山。
而想要插手此事,就得先获取陛下的信任。
经过刚才的对话和苏安禾的心理暗示,明贞帝现在已经相信她对云肃“叛国”一事并不知情,只要再让他感受到自己为国的诚心,他未必不会给自己带兵的机会。
明贞帝的确在权衡。
按理,昨日拿了苏安禾后就该立即让大理寺的人严加审问。
可自从第二具举子的尸体被扔下来后,一连过了三四个时辰,也没有再见到新的尸体。
他想起云肃昔日对他的忠心,不由得对他叛国一事产生了动摇。
或许,他真的是在剿匪,并顺利解救了那些举子,只是还没能脱身。
也正是因为这份犹豫,出兵的命令硬是被他从早晨拖到了晚上。
主动请缨要带兵的人有好几个,但他们平日里就对云肃冷漠疏离、目中无人的作风十分不满。
在云肃出事之后,还频频落井下石。
明贞帝多疑归多疑,可他并不傻。
最初的愤怒过后,他冷静下来一想,便发现了不少破绽。
但那封带有云肃私印的信件,却是铁证。
来回在怀疑和信任中摇摆,这一日,明贞帝过得也很煎熬。
但眼前这个目光坚定的女子,却忽然让他的心定了下来。
她说,她不相信云肃会做出那样的事。
但她也相信他的判断,若他有怀疑,她就亲自把云肃抓了来给他审问。
她一句为云肃求情的话都没说,话里话外只有对自己的忠心,和以国为先的大义。
若人人都同她一样,南明何愁不富,何愁不强?
只可惜,她是个女子。
明贞帝与苏安禾无声对峙了半晌,终于卸去了眼里的锐气。
“要朕许你带兵也不是不行。”
苏安禾双眼一亮,目光炯炯地盯着明贞帝。
“但你只有理论没有经验,要朕如何放心地把万千将士的命交到你手上?”
“再有,他们都是铮铮男儿,你一个女子,又该如何服众?”
苏安禾差点高兴地跳起来。
明贞帝担心的这些事,她早就想好了如何回答。
“禀陛下,妾身的确没有实战经验,但妾身可以立军令状。虽然战场上刀剑无眼,不论胜仗败仗,损失都难以估计,但妾身愿以自己的项上人头立状,将伤亡控制在三成以内,若有超出,旦凭陛下处置!”
这三成的比例,还是苏安禾觉得自己不熟悉古代的作战方式放宽了的。
按照她前世的战绩,不论大小战役,她带的兵,伤亡最多只有两成左右,有时候甚至一个伤亡也没有,就能轻松完成任务。
“至于如何服众,妾身自有办法,陛下只要敢将将士们交给妾身,妾身就敢带!”
明贞帝被她的自信感染,脸上也忍不住浮出激动的神色。
“好!战王妃既然有此雄心,朕就给你一次机会。不过,朕最多只能给你两千人,你可有异议?”
两千人,比苏安禾预想的略少了些。
但明贞帝能同意让她带兵前往,已经是她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的结果。
苏安禾朝明贞帝重重磕了个响头,“妾身没有异议,但妾身还有一个请求。”
“说。”
“西郊军营的卫子澜,是战王手下的一员大将,如今战王身陷叛国风波,他又如何能置身事外?所以妾身想点他和他的兵,随妾身一同前往。”
明贞帝凝眉思量片刻,大手一挥朝立在门口的庞仲道:“庞统领,带战王妃去西郊大营!”
……
戌时三刻,雾山脚下。
苏安禾穿着不太合身的铝制轻甲,站在队伍前面。
“众位将士,雾山的土匪掳去了上百名举子,陛下心急如焚,特派我带领大家前去解救。”
她的话音刚落,人群立就爆发出阵阵私语。
“虽说是战王妃,可终究是个女子,如何能带兵?”
“要是传出去我在一个女人手下干过,我这脸该往哪搁?”
“谁说不是?陛下到底怎么想的,怎么会让一个女人来带兵?”
“南明又不是没有别的将军了,再说卫将军还在呢,咱们凭什么要听她调遣?”
……
“肃静!”
卫子澜雄厚的声音一出,队伍里的议论声顿时戛然而止。
他扭头看了看一脸平静的苏安禾。
倒是沉得住气。
其实他也想不通,陛下为什么会让一个女人家来带兵。
一个时辰前,禁卫军统领庞仲把她带到了自己面前。
没有多余的寒暄,她一把将属于战王的那块腰牌拍在桌上,直截了当地道:“你想不想救他?”
他当然想救,比谁都想救。
他是云肃亲手带出来的兵,云肃的品行他再清楚不过,说他叛国,这是不可能的。
不用想也知道,这是遭了奸人陷害。
云肃身陷雾山生死未卜,他都快急死了,可身为驻军将军,无令不得擅自离营,否则便要以叛军论处,他什么都做不了。
后来听说陛下要派兵攻打雾山,他便早早地就做好了准备。
谁知等了一天,来得却是战王妃一介女流。
“若是想,就听我的。”
他半信半疑,她却自信而坚定地道:“王爷能把这令牌给我,足以证明他对我的信任,你如此犹豫,是在质疑他的判断吗?”
她坚毅沉稳的目光,和云肃如出一辙。
他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点头应下。
只是,将士们对她如此不服,即便他可以暂时压住他们的不满,他们也不会真心服从。
她又要如何让众将士听令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