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妈妈看着艾悠,又看看南梓烨,用手捂住嘴巴,小南的爷爷竟然是这么这么厉害的人吗?
小南妈妈赶紧开口说:“南老先生真是厉害啊,要是能把小南早点送回去的话,他也不会跟着我吃苦吃到现在。”
“要把我送到哪里?”众人没注意到什么时候小南已经站到了门口。
小南妈妈看着门口的小南,开口说:“小南?你怎么回来了?”
小南开口说:“我去帮你取药了,想着先送回来在过去,你们刚刚再说什么呢?这两位又是什么人?”
南梓烨有点哽咽的看着眼前进来的少年:“真是,跟你爹娘长得一模一样啊…”
说完南梓烨擦擦留下的眼泪,南寻晨过去扶住南梓烨,看着小南,说:“这就是南鸣晨哥哥?”
小南一脸懵逼,看着自己娘亲问:“娘,他们再说什么啊,什么像爹娘,什么南鸣晨?你们再说什么啊?能不能跟我解释解释。”
艾悠看着眼前的小南妈妈只是皱着眉低头坐在一边,南梓烨又在一旁掉眼泪,南寻晨在安慰南梓烨,小南在等着有人跟他解释。
终于小南妈妈开口了,说:“小南,其实我不是你的亲生母亲…”
小南面色凝重的看着自己母亲,说:“娘,你在说什么呢?什么不是亲生的?”
小南看着一旁擦眼泪的南梓烨,开口。
“十六年前,我在山上捡柴火…”
十六年前
“赵翠,天色快黑了,咱们下山吧。”
被叫做赵翠的年轻姑娘,正是十七岁的小南妈妈。
赵翠擦擦头上的汗,然后看着渐渐落下去的太阳,说:“好,咱们走吧。”
赵翠背起捆好的木柴,突然发觉手上的镯子不见了,开口说:“小兰,你先下山去吧,我娘留给我的镯子不见了,我要回去找找。”
小兰看天色不早了,说:“等明天天亮了再来找吧,天黑就不好下山了,很危险的。”
赵翠放下背上的木柴,开口说:“我就去看一眼附近,天黑前没找到就先不找了。”
小兰看着跑远的赵翠,朝着他喊说:“那你一定要小心啊!天黑前一定要下山啊!”
“啊,看到了。”赵翠在河边看到了掉下来的镯子,走过去捡起来:“是过来洗手的时候拿下来的吗?”
“哇~哇~哇~”
赵翠看着河边的石块中间夹着一个正在哭泣的婴孩。
赵翠挽起袖子和裤子,走进河里把他捞了出来。
走到岸上,赵翠抱着刚捞起来的小孩,说:“是谁这么残忍,把这刚出生的婴儿丢到河里。”
然后看见婴孩怀里有一个南字的玉佩,对着他笑笑说:“南啊,先叫你小南吧,等明天我就去帮你找找你的家人~”
怀里的小南听到赵翠的声音瞬间停止了哭泣,用手拉住赵翠伸过来的手。
赵翠抱着小南下了山,小兰举着火把过来,看见了赵翠以后赶紧过来,说:“你回来了啊,我都准备叫大家上山去寻你了。”
说着小兰扭头朝着大家喊了一声:“喂~大家不用上山了,赵翠回来了~”
小兰这一喊,吵醒了赵翠手里的小南,小南的哭声吸引到小兰,问她:“赵翠,这个小孩是怎么回事?”
赵翠又开始哄哭泣的小南,开口说:“我不是回去找我的手镯了吗,在河里看到了这个小孩,就把他救回来了。”
听到哭声的村民都围过来,看着赵翠手里的小孩。
赵翠开口说:“这小孩怀里有个南字的牌子,我明天带着他去镇里问问有没有姓南的人家丢了小孩。”
赵翠把小南带回了自己家里,熬了点小米粥喂给他,然后拍拍他睡下了。
第二天,赵翠早早起来带着小南出门。
到了镇上,赵翠到处打听有关南家的事情。
打听了一天,赵翠坐到路边看着小南,说:“这附近都没有姓南的人家,你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啊?”
没办法,赵翠又抱着小南回了家。
小兰看到以后,说:“怎么,没找到他的家人吗?”
赵翠叹口气说:“嗯,别说姓南的了,这附近都没有人丢孩子。”
小兰逗了逗赵翠怀里的小南,跟赵翠说:“那这个小孩你打算怎么办呢?”
赵翠看看怀里正对着自己笑的小南,也露出笑容开口说:“在找到他的家人以前,我就先养着他吧~”
小兰开口说:“这怎么能行?你孤身一人,这么年轻,还要照顾这个小孩,你要怎么养活你们两个人啊?带着他你以后说不定都没法嫁人了啊。”
赵翠依旧微笑着逗怀里的小南,说:“不然小南要怎么办?让我再把他丢回河里?我可办不到,你看看他的小脸,怎么忍心丢下他。”
小兰看看正在微笑的小南,叹口气说:“既然你这么坚持我也没办法了,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就跟我说吧。”
赵翠带着小南回了家,外面响起了大雷,赵翠赶紧捂住小南的耳朵,说:“没关系哦~我会一直陪着你的。”
有赵翠捂住小南的耳朵,没一会小南就睡着了,替他盖好了被子,赵翠起来打开窗户。
“啊,雨下的好大啊,看来今天不能去捡木柴了。”
接连下了好几天的大雨,小兰突然跑进来,说:“赵翠,赶紧收拾东西离开吧,雨下的太大了,山上的河水冲出来了!”
“什么!”赵翠赶紧把值钱的东西拿上,戴上斗笠,抱住了小南就往外跑。
逃出了村子以后,赵翠跟一起出逃的村民走散了。
看看了怀里的小南以后,说:“小南,我们以后可怎么办啊?”
就这样在路上走了两天,坐下歇了一会,抱着小南接着往前走去,摸了摸小南头上的汗:“怎么回事?怎么这么烫!”
发现小南发烧了以后,赵翠拼命的往前跑,希望能看到村庄。
路上碰到了一群正在赶路的戏班子,赵翠拦住他们说:“求求你们,带我一程吧,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他发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