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不解,这林妈妈到底意欲何为?
好好的戏被她搞出这一副不伦不类的样子,真是叫人听了都想吐。
台下的宾客纷纷露出了不满的表情,起身就想走。
谁知在这时,人群中忽然有人惊呼道。
“变脸!是变脸!”
众人三三两两的转过头去,只见台上的花旦忽然换了一张脸,变成了丑角。
宾客们纷纷哗然,这又是唱的哪一出啊?
众人屏息凝神,半分不错眼珠的盯着台上的戏子,生怕她下一秒就又变脸了。
台上的戏还在继续,忽然冒出了一股白烟,众人以为起火,起身就想跑,谁知这时一“仙子”从天而降,白烟散去,戏子所在的位置已经空无一人。
仙子踏着残存的白烟,如弱柳扶风般走上来,对台下的宾客缓缓行了一礼,口中唱出江南小调。
台下有见多识广的终于辨了出来,“这是江南花戏。”
花戏是一种民间的歌舞,不属于戏曲,但又和戏曲有异曲同工之妙。
传说最开始的时候是一些不入流的,或者是唱不出名声的戏子聚在一起,游走于民间,靠着到各处唱戏维持生计。
一开始仅仅是为了讨个活路,后来渐渐的,变成了一种成型的组织。
花戏以不正为正,意在不拘一格,但又别有格调。
不过近些年来随着各派的兴起,花戏逐渐没落,也是很少有人再听到“花戏”这二字了。
难为林澜伊能请来人唱这“花戏”,还能还原了花戏最原本的模样。
方才开口那男子再度说到,“刚唱的这一出叫偷梁换柱,传说是一个唱京戏的联合其他的唱派,做的一出戏,林妈妈有心了。”
众人看向他,只见这男子生的端方斯文,眉眼间尽显温柔之态,不像个来逛秦楼楚馆的,倒像是一个认真来听戏的。
他低头一笑,“林妈妈有心了。”
沈三站在远处看的一惊一乍,就……就这么过关了?
他心神恍惚的走上台,把林澜伊刚才教给他的那一番说辞说与了众人听,大意就是一个人的脸不要紧,唱什么戏也不要紧,重点是有趣。
顺便还提及了林澜伊在城西又开了一个戏楼,可供各派的戏班子登台唱戏,不管是唱小曲的,唱黄梅戏的,还是唱京戏的,只要付得起租场子的,有过硬的实力的,都可以登台。
京城里的戏班子良莠不齐,各种戏曲逐渐没落,林澜伊此举不仅给她自己解了围,还顺便给戏班子一个容身之处,喜欢听戏的人也有了消遣的地方,一箭三雕。
不过一晚上的时间,林澜伊就扭转了局势,把那夜的闹剧轻轻揭过,还顺便开拓了一条新的出路,实在是不得不让人佩服。
沈三走下台的时候还有一些恍惚,他愣愣的看着林澜伊。
“林妈妈,您是怎么想到的啊?”
重点是,林澜伊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就把这么多事都办完的,甚至连戏楼都修整的差不多,不日就可以开张了。
林澜伊轻轻挑眉,“你猜呢?”
沈三看着林澜伊嘴角神秘的笑容,忽然就懂了。
这不是突然起意,而是早有准备。
沈三惊讶,“这么说,那几日您日日出门,就是忙这些去了。”
“是,但也不全然是那个时候开始的。”林澜伊淡然一笑,转身走开了。
沈三看了一会儿林澜伊的背影,恍然大悟。
她有这个想法不是一日两日了,这次的闹剧只是一个契机,将林澜伊的另一处生意推到了台前。
林澜伊常说,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直到这一刻,沈三才大彻大悟。
门外忽然走进来了一个男子,他走到方才替林澜伊说话的那个男人身边,低声开口道。
“宋大人,和亲王过来了。”
宋堑转过头,“夜影?你们这么快?”
夜影点头,“是,我们和亲王怕有什么不测,就赶在琰王前先启程了。”
李和都来了,那想必不日李琰也能抵达京城。
宋堑站起身来,“那我们现在就回去。”
二人正打算离开,忽然被人叫住。
“这位先生请先留步。”
林澜伊缓缓走上前,对着宋堑一笑。
“先生看着眼生,想必是外地来的吧?”
宋堑微微点头,“林妈妈好眼力。”
林澜伊勾起唇角,“今日多谢先生皆为,改日戏楼开业,还希望先生不嫌弃,能来捧场。”
林澜伊说着,把一枚小铜牌递给了宋堑。
“有了这个,先生就是我们戏楼的贵客,只要您来,便可上座。”
“是我的荣幸。”宋堑一笑,也不和林澜伊客气,接过了铜牌,“一定到场,多谢林妈妈,那我先告辞了。”
林澜伊目送着二人离开了醉红楼,也转身走了。
“大人为什么要给她捧场?”夜影有些疑惑。
“我来之前打听过,说这个老板娘和丞相有点关系。”宋堑压低了声音,“再者,这青楼是达官显贵的聚集之地,说不定能知道什么内部消息呢,和她多亲近总是没错。”
夜影点了点头,倒也是这个道理。
那个秦楚萧从前帮过他们,现在明着在帮李锦,还帮李锦写信,让他们来京城谈和,也不知道他到底是那一派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他身为丞相,到底对李锦那边的消息更清楚一些。
他们最想知道的就是李锦的心思,所以多认识一个人也好。
“只是……”宋堑忽然停下脚步,“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她好像一个人。”
宋堑转过头,发现哪里还有林澜伊的影子。
他摇了摇头,可能是他想错了吧?
宋堑和夜影离开了京城,去到了京郊一处暂时落脚的宅子。
自几日前宋堑回来起,就一直住在这里。
他们也不是傻子,李锦说是谈和,可谁知道是不是鸿门宴?
他们自然得警惕,所以这次来时暗中带了好些人,都埋伏在四周,绝不怕李锦偷袭,而且他们也只让李锦在京外安排住处,非必要绝不进京。
今日是秦楚萧来信,说有事要商议,宋堑这才进了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