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欣欣按照约定回到了深圳,把这盏老宫灯交给了Lisa。
常悦和季宁陪同她一起,陈志一也在,还带着两个古董鉴定师,眼神不甘,阴阳怪气的说道。
“呦,向总就是命好啊,谁知道这个宝贝就在你亲爷爷手里呢,老爷子真是大方,这么多年没见说给就给了。”
向欣欣笑了。
“没错,我就是命好,这就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陈志一阴着脸哼了一声,转头看向Lisa。
“这两位是我专门请来鉴定这件宝贝的,专业的很,没别的意思,就是觉得双重保障。”
Lisa冲他点下头,打开盒子,拿出老宫灯,仔细看了看,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抬头看向欣欣的眼神里也充满了欣赏。
“不错,合作愉快。”
她旁边也坐着两位验收老宫灯的工作人员,之前在花镇验过,现在又再验一次。
现在加上陈志一的两位鉴定师,四个人一起鉴定。
的确是他们老板要的那盏灯,乾隆年间的古董,除了年代和灯价值的确定,还有两处可以证明。
一处在底座刻了一个小小的“向”字,一处是在莲花顶上也有一个小小的“向”字。
底座的向比顶座的向字要早的多,是这盏灯做好之后就刻下的,这代表是向家手艺人所做,另外一个向字,代表这盏灯被修复过,修复人也是向家手艺人。
向欣欣第一次听说,她一直以为这盏灯是向省三的收藏,没有想到这是向家人的手艺。
Lisa看着她,微微笑了。
“怎么,那位向老先生没有告诉你吗?”
向欣欣轻轻摇了摇头,怪不得向省三如此宝贝这盏灯,怪不得他不愿意出售。
想到向省三看这盏灯的眼神,心里有丝丝后悔。
验收完毕,马来西亚总部收到信息后,给Lisa拨通了视频电话,华侨陈胜德,也就是HappyHome的所有者,要求见一下这盏灯的主人,想向她表示谢意。
视频里是个白发苍苍坐着轮椅的老人,看到向欣欣的那一刻,他凑近了屏幕。
Lisa在旁边介绍。
“这位是陈胜德总裁,这位就是灯的主人,也是制作这盏灯的向家后人,向欣欣。”
老人略显浑浊的眼睛里闪出了光,他定定的看了一会向欣欣,点头。
“像,真的很像。”
他颤抖着手拿过桌上的一个相框,抽出里面的照片,是一张黑白合影,一个30左右穿着棉袍的女人和一群孩子的合影,女人的双臂张开,像一只护崽的老母鸡,孩子们都依偎在她的双臂之下,这个女人和向欣欣很像,尤其是眉眼和手。
老人担心她看不清,让人给向欣欣传了一份电子版。
向家人共用一副眉眼、一双手,几乎是第一眼向欣欣就可以确定,照片上的女人和她有血缘关系。
“她也姓向,当年这盏灯顶部受损,是她修复好的,她还说过,等战争结束,她会做很多花灯,给我们每人一个……我一直记得这盏灯,一直记得她……”
向欣欣知道这是谁了,照片上这个姓向的女人,就是向省三提过的那位在战火中死去的太姑奶奶。
“对不起,这灯我不能卖。”
她对着视频老人鞠了一躬,抱起灯就跑了。
陈志一在她身后说着什么,常悦和季宁帮她拦住,虽然不知道她临阵脱逃的理由,但她们选择相信她。
向欣欣回到花镇,一口气没停就直冲向灯笼铺。
向省三正在收拾竹篾,看到她来又惊又喜,看到那盏灯顿时愣住了。
“他们反悔了?还是超过时间了?”
向欣欣放下灯,打开手机给向省三看了那张照片,看清照片上女人的那一刻,他的神色变的温柔。
“是的,她就是那位继承了花灯手艺的太姑奶奶,这盏灯也是她修复的,她的手艺很好,非常好,就是走的太早了……”
向欣欣轻轻的抚摸着灯的莲花顶。
“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呢?告诉我,我也不会打这盏灯的主意了。”
向省三看了看老宫灯。
“你需要它,没有它你会破产。”
向欣欣点了点头。
“这灯记录着向家的历史,我做不到,算了吧,还是不卖了……”
她笑了下,伸了个懒腰坐下,故作轻松。
向省三看着她,知道她说的都是真话。
其实他也不太舍得这盏灯,但更不舍得向欣欣放弃梦想。
“太姑奶奶一直都很喜欢孩子,她如果知道这盏灯能帮到你,她会很开心。”
他把老宫灯郑重的交给向欣欣。
“活着的人最重要,六方宫灯本来是一对,可惜我只找到一个,另外一个应该是被毁了。拿去吧,那位老先生应该也是爱灯的人,去吧,把灯交给他,我很放心。”
向省三这番话是真情实意,他是真的愿意用这盏灯给向欣欣换一个机会。
“放心的飞吧,能飞多高就飞多高,能飞多远就飞多远。”
这盏灯最终还是给了向欣欣,她看着手里的灯,忽然笑了下。
“……谈感情真伤钱啊。”
向省三也笑了。
“唔嗯,确实伤钱,谁让我是爷爷呢?当爷爷的总会让着孙子,我当孙子的时候,我的爷爷也总是让着我。”
向欣欣决定第二天就回深圳,完成交易拿上合同,再好好的大干一场。
但到了晚上,Lisa忽然来了信息:马来西亚那位老华侨将会让后辈来花镇。
三天后,一位30岁左右的年轻男人来到了灯笼铺,他的长相和那位老先生有几分相似,浓眉大眼,小麦色皮肤,自我介绍来自马来西亚,是HappyHome董事长的孙子,陈力。
这次他是代表陈胜德来感谢向家人,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是那位姓向的女士保护了当时只有5岁的陈胜德,如果不是这位女士用身体护住他,恐怕他已经死于流弹。
战乱年代,这位向女士参加了转移孩子的工作,在转移的途中,会用各种简单的材料教孩子们做花灯,让他们记住花灯是中国的,还告诉他们,灯可以驱逐黑暗,迎接光明,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勇气,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光明。
向省三听到这个消息,久久说不出话来,在他的印象里,这位太姑奶奶因为没有家人在战火中死的很孤独,没想到还有这段故事。
陈力还有一件事,他带来了另一盏六方宫灯,和向家的灯一模一样,这本就是一对宫灯,现在终于合体,不再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