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许梅拿着空饭盒,带着小鱼儿来到灯笼铺,小鱼儿手里拿着一盒牛轧糖,昨天吃到了好吃的大鹅,她决定把最爱的糖分给灯笼爷爷。
向省三郑重的接过这盒糖,没有因为小鱼儿是个孩子就有无所谓的态度,又很快回了礼,一盏精巧的鱼灯。
小鱼儿提着灯开心的不得了,灯笼爷爷做的灯最漂亮,她看到向省三桌上的图纸,趴在桌边问这问那,向省三也耐心的解释。
许梅看着他们,悄悄的对向欣欣说了声谢,她又燃起了参加竞聘的热情,决定和汪正新好好谈一下亲子关系,以及两人如何平衡家庭的问题。
虽然已经能预料到将来的辛苦,但一想想辛苦换来的价值和小鱼儿的未来,她觉得苦也会很甜。
向欣欣为她开心,能勇敢迈出这一步不容易,许梅是个明智的人,这样的人做母亲是孩子的幸运,现在希望汪正新也同样明智。
“向爷爷,上次欣欣救了在码头救了我妈妈,不知道怎么感谢,一直想着大家一起吃顿饭,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
许梅发出了邀请,向省三欣然同意,当时这顿饭没有吃成,是因为这对祖孙俩不和,现在大家都和了,自然这顿饭就该吃了,可惜向明生又不在。
时间就定在明天晚上,地点就是江边上的沐江酒家,花镇最好的酒家、位置最好的包厢,一出门就是观景台。
向欣欣也是第一次知道话真请客的最高规格“八大碗”,很多地方都有八大碗,每个地方都不一样,花镇的八大碗充满着花镇特有的色彩。
花镇八大碗由“四海四珍”组成。“四海”是指海产(水产),例如海参、鱿鱼以及本地河鱼等。“四珍”则是鸡、鸭、肉等。
具体的是蒸鸡、蒸鱼、扣肉、煮肚丝、全家福、雪花丸子、鱿鱼汤、狮子头。
酒家大厨坚持按照花镇本地的乡里传统土搞法做菜,这种土搞法,看着简单却内有乾坤,别具一番风味,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酒家老板和向省三也是老相识了,送了青菜和果盘还有甜点,听说他们不喝酒,又送了饮料和自家酿的米酒,还专门介绍了一下。
“这米酒养生养颜,好喝不醉,和那些酒不一样的,向叔一定要尝尝,不尝也没得事,青菜果盘好得很,都是自家种的,一点药都没打,全是自然肥。”
酒家老板是个话多热闹的,一个话头牵着一个话头,直到服务员进来上菜才赶紧敬了杯米酒走了。
菜一道道的上来,很快就摆满了一桌,整个包厢充满了美食的热气和香味,小鱼儿的眼睛早已被吸引,可还是乖巧的坐在位置上没动。
既然是感谢宴,自然就先由周蕙兰表达了对向欣欣的感谢,向省三听着,心里微微泛苦,转头看了看向欣欣,那个时候,他正想冷处理然后让向欣欣离开花镇。
向欣欣在他那里受了气才去的码头,碰到了迷路的周蕙兰,向省三心里想,会不会当时的向欣欣心灰意冷了呢?毕竟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也不待见她。
想到这里,向省三的眼神里多了愧疚和后悔。
向欣欣敏锐的感知到了向省三情绪变化,心里顿时有些发虚,她的确救了周蕙兰,可随后也利用了这件事。
心虚让她开始热闹起来,大家说说笑笑的开始吃饭,八大碗的每道菜都色香味俱全,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
向欣欣对这个米酒情有独钟,虽说度数不高,喝多了还是有点上头。
在她品鉴米酒的时候,大家都话题已经转到小时候的她和许诚了,说起这两人小时候,两边都有说不完的故事,也是到了今天,向欣欣才知道小时候的许诚每次哭着回家都会求许梅帮着出头。
许诚也才知道,每次告完状之后,向欣欣都会被罚。
两家人说着说着,气氛忽然暧昧起来,这倒不像是感谢宴,颇有两家见面的意思。
向欣欣最先感觉到,借口头晕吹风,赶紧出了包厢,站在观景台处吹晚风。
过了几分钟,包厢门又打开,许梅走了过来,站在她身边,看着夜晚的江景。
初冬的江景,又是另一番景色。
许梅心情好,又喝了些米酒,刚才有说的兴高采烈,此时也是兴致高昂,走过来和向欣欣说一些闲话,话里话外还是打听向欣欣是否真的要留在花镇。
她想的很简单,如果向欣欣留在花镇,那她无论如何都要帮弟弟争取一下。
向欣欣知道她的意思,本来想含糊应付,可是又想到老宫灯,不得不继续说谎表示自己会留花镇。
说完这个谎言,向欣欣心里很难受,回花镇之前,甚至在决定片向省三学花灯的时候,她都不会想到还会对花镇有感情。
有了感情,就有了不忍,这让她一想到自己的谎言就会煎熬难过。
许梅看她聊天总是避开主题,有些忍不住了,干脆直接问了一句。
“你觉得我弟弟怎么样?能不能给他个机会?”
许梅的目光真诚热烈,让向欣欣感觉无处可躲,嘴唇蠕动了几下,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就在她着急的满头大汗时,包厢的门又开了,这次是许诚。
“姐,小鱼儿找你!”
许梅没有听到想要的答案有些不舍,可女儿的召唤更让她在意,只能遗憾的转身回包厢。
向欣欣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会酒劲全无,不想回包厢,害怕许梅再挑起这个话头。
“去江边走走吧?”
许诚看到许梅的神色,又再看她的动作神情,当然也猜到了刚才她们再说什么,还猜到向欣欣逃避回答这个问题。
尽管有些失望,但他相信只要真诚,感情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