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件袍子,正是出自白雪山庄裁缝之手。
收到图纸的当时,便已经吩咐裁缝赶制。
山庄雇的师傅,手艺可不比内务府的差,与宫里出来的别无二致,丝毫看不出差别。
随着消息传来的,还有那一袭黑袍。
仔细观察着黑袍,容玉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袍子本身是出自内务府的技法,但衣袖与内衬,却并非出自内务府。
若不细看针法,这点区别当真是难以发现。
而整件衣袍,更像是拼接而成。
“将这东西拿去给李老,让他看看,究竟是出自何处。”
李老,就是庄子上的裁缝,平日里庄子上的穿着都是由他负责。
而在这京城之中,哪家裁缝铺子有什么独门绝技,他最是清楚不过了,想要弄清楚这件衣服的来源,并不是难事。
“是!”
将东西拿走了,容玉不禁陷入了沉思,坐在茶台前,手指轻轻敲动着台面。
此事看似是太子的手笔,可总是有哪里不对劲。
自筹备祭天大典开始,太子的人便不曾去过内务府,手脚也的确干净。
那么,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亦或是,太子有了新帮手?
不对,宫内若是有个风吹草动,必定会有人来报。
奇怪的还有,周来福是怎么知道神殿内发生的事情,提前准备好了新袍?
这诸多的疑点加起来,教容玉意识到了一件事。
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出了岔子。
想到如此,容玉眸光倏然一闪,一股凛然气场散发而出。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糟了。
沈漓亦是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她也注意到了周来福的举动。
那个老太监,是怎么知道的?
从以前,她就对周来福没有什么好感,此人太过神秘,反倒是令人心神不宁。
表面上看去是德妃的人,可他的主子却又是皇上,如此复杂多变的身份,实在是令人难以猜测其目的,应该多加防备。
不知为何,沈漓忽然想起西宫里的叶枫,悄然看向身旁的崔老大。
“对了,此事可有牵扯到叶枫?”
毕竟,况沉御是通过叶枫,将图纸传递进山庄,也是通过他,将新袍送进宫内。
那么,衣袍又是如何到了周来福的手上?
难不成,叶枫和周来福还有联系?
忽然提起这个人的名讳,崔老大一愣,很快就回过神来,缓缓揺了摇头。
“没有。”
经少夫人的提醒,崔老大忽然想起一件事来。
“对了,自从德妃毒害不成之后,叶枫的消息就很少了,再就是此番将图纸送过来。”
听出了崔浩的话外之音,沈漓眸光一闪。
“你是怀疑,叶枫出了问题?”
崔浩沉默片刻,“这也只是属下的猜测。”
思索了片刻,沈漓缓缓点头,“你猜测的倒也对。”
依着太子的心性,此事叶枫从中有所沾染,他必定会有所牵连,没道理他没事。
只是,若太子当真报复的话,依他在宫里的处境,怕也是独木难支。
“嫣然不是在他的身边吗?找个人,问问她。”
嫣然是保护他的,也是监视他的人。
“属下遵命。”
送走了崔老大,沈漓靠在软榻上,径自陷入了沉思。
一旁伺候的小七见如此,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掩上门,让她能有个独处的环境。
祭天大典虽过,但此后朝中却弥漫着一股颇为诡异的氛围。
太子似是不得皇上的欢心,在朝堂之上被屡屡当众斥责,而操办祭天大典的四皇子,却也没得到皇上的嘉奖,对他的态度与往常无异。
最最奇怪的是,皇上近来常往西宫而去,与九皇子叙旧。
九皇子回宫多年,也不曾见过皇上对其有这般热络。
几样令人不解的事情发生,朝臣们也猜不透皇帝的心思了,可唯有当事人方知,究竟是怎么回事。
勤政殿中,皇帝刚服下金丹,正在打坐调息。
计算着时辰,周来福在皇帝调息完毕后,端着茶水走进了内殿,放置在方桌上。
与其摆放在一起的,还有一本古法医书。
皇帝一眼就看到了那本医书,不由得挑眉看向周来福,顺手拿了起来翻阅着。
发现有关记载的全部都是如何寻求长生之法,这倒是让皇帝很有兴趣,弯腰坐下来认真读着,期间抬头看了眼周来福。
“这东西是哪儿来的?”
“启禀皇上,是太子殿下,托人专门送来的。”
太子?
冷哼一声,皇帝便将医书合上,放置在一旁,端起茶盏喝着药茶补充一下体力。
“这个太子,光懂得讨好寡人有什么用,那得会做事才行。”
提起太子平时的为人处事以及做事风格,皇帝的脸色就变得很是难看,难得的好心情瞬间被打破。
“就拿这次祭天大典来说吧。”
“寡人不是不允许他下绊子,可你下绊子也要下得恰到好处,若是破坏了祭天大典,那便是于朝廷不利,于寡人不利!”
“这次祭天,寡人就是要与上天、要与神祗沟通,如何获得长生之法!”
“若因他破坏,而得罪了天神,寡人又如何能长生不老!”
“这个太子,关键时刻,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幸好及时阻止了他,祭天大典才得以圆满结束,否则,他便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得!
在长生不老面前,任何人都不得阻挡,即便是亲儿子,也不行。
听着皇帝的抱怨,周来福脸上始终维持着淡然的笑容,眼角余光瞥了眼桌上的医书。
“太子对皇上,是真的有孝心了。”
为了讨皇上欢心,太子多年前就派人搜寻这本书,终于给送来了。
闻言,皇帝的脸色才有所缓和,却也是脸色不善的冷哼。
“哼,也就冲着他的这份孝心,要不然,寡人早就废了他,比之当年的小九,他可真是差远了。”
提起况铭晨来,两人不约而同沉默了起来。
最后皇帝无奈的叹了口气,挥了挥手,将这个话题绕开。
“好了好了,不提他了。”
“对了,西宫的那位今儿个怎么样了?”
慢条斯理往外殿走去,端正的坐在龙椅之上,皇帝开始批阅奏折。
“九殿下今日心情不错,去御花园走了两圈,还去了湖边钓鱼。”
闻言,皇帝欣慰的点了点头,忽然道:“德妃呢?”
周来福一顿,不由得垂首,谁也看不清他的面容。
等了半天也不见他回话,皇帝不由得挑起眉梢,转头看他。
“问你话呢,德妃对他的态度如何?”
“德妃娘娘她……”周来福叹了口气,“娘娘对九殿下还是一如既往的,无动于衷。”
闻言,皇帝微微蹙眉,拿起狼毫笔准备落下批语。
“罢了,再等等吧,终究是她的亲子,总有转圜的余地。”
“对了,老四那边是如何说的?”
“四皇子那边并未说什么。”周来福如实回答。
脑海当中浮现出况沉御的面容,皇帝又是一声叹息,拿起新的折子,一看到内容就皱紧了眉头。
“老四也没什么可说的,寡人让他主持祭天大典,竟差点毁在了太子的手里,就这样,还想与太子相争?”
原来,几个孩子的心思他都猜透了。
接连几个折子看下来,皇帝不由得怒火中烧,一把将奏折扔在御案上,转而看向身旁的周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