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车里四个年轻妇人余烟都没见过,但四人都认识余烟。
面相刻薄的张氏扫了一眼余烟带的东西,尖酸道:“江家大娘子要去卖什么东西?该不会是做好的饭菜吧。”
另一个妇人也道:“江家都快家徒四壁了,还大张旗鼓请村里人吃饭,几十张嘴呢,江大娘子也不怕把家里三个孩子饿死。”
“就是,江大娘居然能忍你,真是稀奇。”
剩下一个看向江海:“江海,你们兄妹在家是不是连饭都吃不上?”
一时间,牛车里四个妇人都把口水刀子捅向余烟,一个赛一个尖酸刻薄。
余烟静静听着没说话,江海冷淡的说:“婶婶对我们很好。”
四个妇人顿时来了劲,纷纷说江海是不是被余烟警告过,不让江海乱说,话里话外无不在说余烟恶毒。
江海来了气,冷声说:“我说了,婶婶对我们很好。”
妇人们立马收了声,改为低声议论。
江海看向余烟,余烟只是淡淡抬眸看向四个女人,没忍住轻笑出声。
“你笑什么?”张氏厉声道。
余烟笑着说:“只是第一次见几位这般尖酸刻薄的人,很是稀奇。”
张氏恼怒道:“你说谁尖酸刻薄?”
余烟神色淡淡:“都说村妇喜欢聊些家长里短,没想到几位不太一样,居然关心别人的家事。”
“这么关心我家家事,下次我便买了瓜子请四位到江家,搬了凳子,你们一边嗑瓜子一边瞧热闹,怎么样?”
“你!”
赶牛车的老汉突然大声道:“别吵了!头都快炸了!”
车里瞬间安静了。
大安县的集市分小集市和大集市,三天小集市,五天大集市,平日里也有日日开门做生意的商家。
而大安县对商贩和摊位的管理很人性化,摊位出租有日租、月租、年租,甚至还有几年的。
今日是小集市,空着的摊位比较多,余烟找了个不错的位置,去摊位管理处登记缴费。
江海坐在摊位上,视线默默追随着余烟。
余烟只当江海在监视她,一点反应也没给。
余烟上车前从空间里拿出了一背篓碗筷,都是木制的,一个碗足有余烟的脸大,到时就卖十五文钱一碗。
天光大亮,集市里人已经多了起来,余烟把其中一个木桶的盖子打开,好让行人知道在卖什么。
盖子一开,卤肉的香味就弥散开来。
被香味勾住的行人驻足观望,一名穿着比较讲究的男子问道:“大娘子,你这卖的什么东西?怎的这么香?”
他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木桶里的卤肉,感觉口水都快从嘴里涌出来了。
余烟一笑:“这是我做的卤肉。”
男子咽了咽口水,问:“多少钱一碗?”
余烟:“十五文一碗。”
男子一听,第一反应就是贵了,即便余烟的碗不小,但也不可能满满当当全是肉,十五文,都够普通人家一顿饭钱了。
见余烟长得好,厨艺也不错,于是男子低声提醒道:“大娘子,你这价钱太高了,大家都是普通百姓,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没人会花十五文买一碗肉的。”
余烟挺感激这位大哥的,但她不打算低于十五文,否则她买野猪的钱都不能回本。
“我的卤肉值这个价。”余烟笑笑。
观望的路人也觉得太贵了,离开了大半,但还有很多都在看。
余烟也不着急,她对自己的卤肉有信心。
要知道,野猪肉是用灵溪水煮的,用灵溪水煮的食物,香味加倍,入口更是醇香,甚至有药用功能。
等了一会儿,果然,那男子终于忍不住了,他上前道:“大娘子,你这什么卤肉太香了,给我来一碗。”
余烟立马笑道:“好嘞,大哥旁边坐,这就给您送来。”
这种摊子自带桌椅,也算给余烟省了很多麻烦。
余烟拿了一个碗,一共六勺,肉虽不是冒出尖,但也与碗沿齐平,汤也快满了。
端到男人面前,筷子一递,男人便迫不及待吃了一口。
接着眼前一亮:“好香!”
咽下去,震撼道:“肉里有一种从来没闻过的香味,而且肉香而不腻,口感软糯。比大安酒楼的招牌菜还要好吃!”
余烟笑:“您满意就好。”
仍在观望的人一听,家境殷实的人立马一拥而上,马上,余烟摊位上的桌椅全都坐满了人,摊前还挤满了人。
没座位的顾客们颇为着急,于是便出现了打包的情况。
当然,余烟是没有打包的餐具的,只好多加两文钱把碗也卖给了顾客。
这片地方的拥挤和火热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其中就有一名小厮打扮的少年。
他一靠近就闻到了从未闻过的香味,作为大户人家的小厮,好东西还是见过不少的,但从未见过香味如此浓郁的吃食。
想到了什么,小厮也跟着排起了队,等排到他的时候,最后一桶卤肉已经快要见底了。
小厮连忙道:“大娘子,给我来两碗可以吗?”
余烟看了看,摇头:“只有一碗的量了,你要吗?”
小厮连忙点头:“要的要的!我要带走,麻烦大娘子。”
余烟递过去:“一共十七文。”
小厮愣了一下,随即付了钱,端着出了人群,依然觉得肉疼不已。
想他跟着宅心仁厚的少爷,一个月也就四十文月钱,没想到一碗卤肉就花了近一半,肉疼死他了。
而余烟这边也彻底卖空了。
没买到的顾客垂头丧气,纷纷问:“大娘子,大集市时你还来吗?”
余烟道:“就看到时有没有足够的野猪肉了,如若没有,我也没办法。”
顾客震惊:“这是野猪肉?!”
余烟含笑点头:“确实是野猪肉。”
一位大姐疑惑:“可是野猪肉不都又腥又臭吗?怎么可能这般美味?”
余烟也不吝啬,耐心道:“野猪肉用酒浸泡两刻时间,腥臭味就会淡很多。”
剩下怎么做的卤肉,就不能说了。她后面还要靠卤肉再赚一笔,不好说出去。
余烟收摊很快,算了算钱,足足有一千二百多文,也就是一两银子多。
那头野猪买了八百文,加上两坛玉米酒二十文,没想到这就已经回本了。
余烟高兴得紧,去买了两把锄头,就带着江海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