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江海也跟着背起了小竹篓,两人一点也不拖泥带水,一会儿就走出去一段。
罗木急了,起身去追,杜慎跟上,一把抓住罗木,伸出手示意。
“余娘子,四成!不能再高了!”罗木追到余烟身边,低声道。
余烟停下脚步,一笑:“罗掌柜早说,不就不用这般麻烦了吗?”
她自然知道五成分红是拿不到的,毕竟菜品的原材料都要罗木出,罗木的目标是三七分,但是四成也是余烟的底线。
双方都满意是长久合作的基石,余烟并不会为了跟罗木合作就委屈自己,她的方子值这个价。
见罗木松了一口气的样子,余烟一笑,对两人说:“天色不早了,二位可要去家中用饭?”
江家今日挺热闹,远远的,余烟便看见一辆马车停在两家门口。
余烟猜到是林府的马车。
昨日才跟林五郎说过,她记性不好,也不能忘那么快。
几人靠近,马车里下来一个人,是林五郎。
林五郎朝着几人一一问礼:“余姑娘,罗掌柜,杜先生。”
余烟闻言意外了一下,她猜到杜慎是罗木的好友,还猜到杜慎是个读书人,没想到居然是个先生?
回过神,余烟道:“是来取菜的吧,我才摆摊回来,要劳烦林公子等一等了。”
几人进了江家,江王氏一见余烟回来,站在正房门口就指着余烟破口大骂:“你这个败家娘们怎的这会儿才回来?你是想饿死我不成?”
余烟没有任何反应,只转身对林五郎三人道:“三位请入内歇坐,不必拘谨。”
又对江海说:“给三位客人看茶。”
江海点了点头,没有在外人面前丢余烟的脸。
余烟便去了厨房。
而江王氏也看见了余烟身后的三人,三人也朝江王氏点头致意。
而林五郎更是说了一句:“江老夫人,叨扰了。”
江王氏瞬间尴尬不已,她刚刚手叉腰指着余烟破口大骂的样子自然被三人看见了,除了林五郎,另外两人穿着也不似普通人。
真是丢了个大脸,都怪余烟这败家娘们!
贵客上门,江王氏自然不想错过,愣是抢了江海的活,自己去上茶了。
江王氏看着罗木杜慎二人,客气道:“二位贵客尊姓呀?老妇怎的不知余烟那丫头认识你们。”
罗木来时打听过余烟的背景,自然知道江王氏,此时并不太想搭理江王氏,但余烟的面子得给。
罗木道:“这位是渔郡文章书院的杜先生,与是罗某好友,罗某是大安酒楼的掌柜,来找余娘子有事相商。”
杜慎颔首,没有说话。
闻言,江王氏心中一惊,她是知道文章书院的,也知道大安酒楼,没想到余烟竟然认识这种大人物!
江王氏干笑:“贵客贵客,招待不周,莫要怪罪。”
罗木淡淡道:“罗某有求于余娘子,贸然来访已是失礼,自然不会挑三拣四。”
江王氏不太听得懂罗木的话,但能感觉出罗木不太想跟她说话,于是她又去跟林五郎说话。
她小心翼翼问林五郎:“林公子,您来江家,可是老夫人的吃食有什么问题?”
林五郎道:“确实是这方面的问题,不过与您无关,您无需担心。”
江王氏:“……噢,那就好那就好。”
谁知林五郎又说:“对了,江老夫人,余娘子已经答应为我母亲做膳食,我母亲胃疾严重,您做的饼母亲吃了难以消化,以后您就不必再跑了。”
他摸出一锭银子:“这是您的酬劳。”
江王氏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的,磕磕巴巴应声:“……是这样啊,好、好的。”
心中又暗骂余烟不孝,抢了她的活。
约摸一刻钟后,余烟端了两盘糕点进来。
这是她空间里的东西,江家没有招待客人的好东西,只好从空间里掏。
“这是桂花糕,三位先垫垫肚子,再等两刻钟就可以用饭了。”余烟说完,又匆匆离开。
杜慎第一个伸手拿来吃,才入口,就感觉这桂花糕的软糯细腻,他眼神示意罗木,罗木也连忙拿了一块尝,接着眼睛一亮。
罗木感叹道:“这桂花糕,软滑细嫩,甜而不腻,香气袭人,乃是上品!”
林五郎闻言,跟着尝了一块,也惊得瞪大眼睛。
那边,余烟煮好了饭,琢磨着林老夫人的病,用灵溪水炖了一只鸡。
余烟之前留了点野猪肉,也被她做成了红烧肉,又用排骨做了糖醋排骨。
从农场的鱼塘里捞了一条足足六斤的鱼,做了一道酸菜鱼。
这时,柴房里出了点动静,余烟出去一看,江霆回来了。
虽然意外,但余烟还是点头打了招呼。
“吃饭了!”
今日江家果然热闹,加上罗木和林五郎的车夫,足足十个人。
幸好余烟未雨绸缪,煮饭的时候煮了很多,就怕江霆突然回来,这不,江霆回来了。
江家房子不小,吃饭的圆桌也大。据说以前江家人丁挺多,只是到了江霆父辈那一代,就只剩一个江老爷子,江霆这一代没了江大郎也只剩江霆。
十个人坐下去,居然还剩两个位置。
有三个大人物在,江王氏不敢再作妖,这一顿饭氛围非常好。
吃完饭,江王氏自觉去收拾碗筷,余烟按照林五郎的要求,把每一道菜都打包了一份,让他带回林府。
余烟和罗木则细细商量合约内容,最后由杜慎下笔写出,两人签字按手印,第一步算是完成了。
第二步就是罗木带着这三份合约去衙门盖章,留下一份存档。
罗木正要离开,余烟不经意看见杜慎,想起了一件事。
“罗掌柜,我想跟你打听一件事。”余烟道。
罗木:“余娘子请说。”
余烟看了江海三兄妹一眼,道:“是这样,这三个孩子是二郎家的,大的已经八岁,老 二七岁,老三六岁。”
“我想跟罗掌柜打听一下,大安县有没有哪家私塾比较好,以及女子学院什么的。”
江海三兄妹年纪不小了,尤其江海,天天留在家里不是个事,
安定村没有私塾,余烟并不清楚大安县的私塾情况,安定村也没有人家把孩子送去私塾,根本打听不到什么。
罗木闻言,与杜慎对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