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挖参奇人遇奇僧
黄啸卿看了一眼那些竹牌,“这些竹牌的年份才真的长久啊。不像那道慈大师的往生莲位,那么簇新,我猜它一个月前做好的,只怕猜的时间还长了那么些时日。”
道慈大师已取了一张折叠仔细的纸过来,递给黄啸卿。神色竟然相当的平静:“施主请收下,这份方子可是如假包换的。且,贫僧向佛之心也是日月可鉴呐。”
呵,这是承认自己是假的罗。最好那方子是真的,是真的如你所说那般发,不然,哼。
黄啸卿笑着翻开那方子,浏览着,点头称好:“只要方子是真的。其他的真假,与我何干。”看你虽是假和尚,却替受怨之人主持公道,申张正义,且还不惧怕得罪当地知县。这可不是所有高僧都能做到的。当然,很多为父母官的都很多做不到呢。比如那个已经去挖坟的知县,说来惭愧,再比如自己。
易芊儿早就由黄啸卿这里听说了眼前这道慈大师是假和尚的事,却被大师能道出黄啸卿怀中所藏之参而感到不可思议:“大师,能不能请教一下,您是如何知晓啸卿那怀中之参的形貌的?”
竟连色泽外形都描述得出来,犹如亲眼所见一般,要知道,那可是黄啸卿刚刚从土中挖出来的,且当时只有易芊儿与黄啸卿两人在场得见。
道慈大师讳莫如深地合十垂目,笑得更是内有玄机一般。
黄啸卿看不下去了:“这只能说明大师在成为真正的道慈大师前,确实身怀挖参绝技!大师可以仅凭参叶形状,判断出地下人参的年份色泽以及外形。甚至能闻到我身上发出的参香吧!”
以前听说过,极老练的挖参人不仅能从植被生长的情况判断一定方圆之内会不会有参,会有多少参,还能在参面世出土前,就闻到参的香气,判断出年份形状等信息。
这道慈大师,应当是乘黄啸卿挨近人群会给店家买鸡钱时,闻到黄啸卿身上的参味的。
“大师,我想,你也是因为看中了这庙中的那株参叶,才进了这寺庙的吧。”这假道慈大师为了这株极品好参,进庙作和尚,日日闻这参的味道,想必早就了然于胸了。
被黄啸卿一语道破玄机,道慈大师微笑着点头:“这事,说来话长啊,我也是……”
他还没说完,就只见黄啸卿摸出一柄小刀要杀鸡,道慈为难地说:“虽然我不是真的道慈,可这里的神佛却是真的啊。施主如此当堂杀生,恐怕极为不妥吧。”
是了,光想着你是假和尚,再加上确实做汤心切,差点忘记了这忌讳。黄啸卿收起小刀,倒也不是故意在里这里杀生,实在是之前被这和尚耽误的功夫太久了。
“见谅了。”还不是你之前利用我为你自己增添可信度,为你做震慑知府的王牌。
“无妨无妨。”道慈大师指着一个方向道,“出了寺庙几步远的地方,就是我出家前所居住的屋子,里面厨房物什一应俱全,两位施主若是不嫌弃,若是赶时间,可以用那里的东西材料。
这样即可以早些煲好汤,也可以在吃了晚膳后,步行下山,赏景消食。岂不是一举多得?”
这提议还是有些对黄啸卿胃口的,只是那句一举多得,哪多得?莫不是这假和尚也想分一杯羹?
到了假道慈大师之前所居住的屋子,果真食材种类颇多,调料齐全,竟比黄啸卿租住地方的烹饪条件好了许多。
吃的条件好了,黄啸卿的心情就会莫名地变好,还与道慈开起笑来:“你这和尚当得好生惬意,白天念经,晚上过来享口腹之欲!”
“唉,施主,何出此言啊。你瞧,这里可没有荤腥之物啊。贫僧听食用的,皆是无愧佛祖的啊。”
可是你站在这里,闻着这渐渐就要溢出屋子的参鸡汤的香味,难道就不愧对佛祖吗?
黄啸卿和易芊儿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道慈,他的神情明明是享受啊。
道慈垂目微笑,完全忽略面前两人的目光,用一种讲经传道的语气,将自己成为道慈的经过娓娓道来。
他确实在月余前还在从事挖参的营生。他的手艺极好,所以不像其他人一样需要不停地跑山挖参,他只寻那些极品的,挖一株所得的收益,可以够他美美地吃五年。
他寻参本事在圈子里已是传说般的存在,他的样貌也隐藏的很好。
只是,这技术若是太好了,也会怀璧其罪。为了避免麻烦,他都是独来独来,还喜欢用头巾遮去面容。这座山其实是之前开采的人少,所以本镇上最好的参,前段时间都出自这里。
这里的环境与参香吸引了他。于是他也在这里住了下来。
也不知是不是天意安排,他居所旁边的那所无人的旧寺庙,也在差不多的时候来了一位僧人。那僧人将这里打扫干净,收入经书,重燃香火,每日里诵经理佛。
只是根本没有人去那庙里烧香,自然那和尚就没有供奉,日子的清苦可想而知。
这正好给了假道慈机会,他早就闻到这庙里有不俗的参香,哪怕庙里终日有那真和尚点的梵香,他还是闻出那参是极品的好参。
他就借着去庙里烧香供奉香资的机会,去好好确认一番那株极品参的样子与位置。
没想到,他一进庙里,真道慈就迎了出来。这也是他第一次见那和尚的面,平日里不见他出庙门,自己从庙前路过时,也只见过他的一抹侧影或背影。
如今当面一见,假道慈竟吓了一跳,那真道慈和尚与自己的样貌竟有八九相似!天下竟有这等奇事!
假道慈惊得说不出话,真道慈却高念佛号,而后合十行礼道:“施主,贫僧终于等到你了。”
“你为何等我?”假道慈不免奇怪。
真道慈却向假道慈招手:“这原因,稍后再说。施主,先请随贫僧来。贫僧带施主去见你所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