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远性子通透,对待白若锦的态度,绝对不可能与往昔相同了。
令白若离感到十分诧异的是,白若锦倒也并非厚实如城墙般的脸皮。
这次怎会如此不知分寸、胡作非为呢?
除非……白若离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莫非白若锦并不知晓这段关键的剧情发展?
想到这里,白若离不禁冷笑出声。
回想起当初,正是因为自己出手将白若锦打成了植物人状态。
按照古代落后的医疗技术水平来说,她根本不可能这么迅速地苏醒过来。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谁有这般通天彻地之能,请动了哪路神仙下凡相助,才使得白若锦如此快速地恢复神智,并且重新活跃于众人眼前呢?
白若离忍不住再次发出一声嗤笑,讥讽地说道。
“真是偷鸡不成反倒蚀把米啊!这个白若锦实在是过于自负和狂妄了,总以为全世界的人都会围绕着她团团转。
却不曾料到,以白明远现今所拥有的崇高地位,就连温氏恐怕也是不敢轻易袒护她的。”
静和点了点头,甚是畅快的说起后面的事。
“奴婢也和小姐想的一样!听闻这件事竟然闹腾到了侯爷跟前,那场面啊,真是要多难堪有多难堪。
侯爷大发雷霆,狠狠地责罚了大小姐不说,更是明令禁止她再去骚扰世子爷。”
静和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当时的情景。
白若离一边听着,一边伸出手轻轻摩挲着自己的下巴,心中暗自思忖。
这渣爹难道是突然开窍、觉醒了?
按照原本的剧情走向,他向来都是对白若锦百般纵容包庇,不管她犯下多大的过错,总会想方设法替她收拾烂摊子。
可如今这情况,却与她之前所设想的大相径庭。
想到此处,白若离不禁微微挑眉,嘴角泛起一抹饶有兴致的笑容。
“原来如此,这么说来,今天这场相亲宴想必会十分精彩有趣啦。”
静和的手中稳稳地提着一个精致的食盒,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显然里面装着的是一味知香最新推出的美味佳肴。
这些日子以来,白若离因为忙碌于其他事务,无暇顾及自家的小吃店,但即便如此,店里的生意依旧异常火爆。
尤其是这一味知香,已然成为了京城的一大特色美食,吸引着众多食客纷至沓来。
要知道,京城乃是繁华之地,可谓寸土寸金。
许多外地人终其一生恐怕都难以踏入这片土地,即便是有幸能够留在京城,想要出人头地、有所作为也是难如登天。
正是因为京城的特殊,才使得百姓充满了憧憬。
所以,吃着这里的特色美食,也算是将记忆留在京城,这就是白若离当年为何定价中等的缘故。
不止是能吸引稳定的顾客,同样平民百姓也能吃得起,做生意讲究的都是名声,只要名声好了,好名声口口相传,最终当然能达成目的。
白若离缓缓地踱步到了寝屋之外,映入眼帘的是一棵巨大的杏树。
此刻,它那繁茂的枝叶肆意伸展着,宛如一把绿色的大伞,撑起了一片小小的天地。
然而,树上却仅仅只有翠绿的叶子,尚未结出金黄诱人的杏子。
尽管如此,这棵杏树依然显得格外高大挺拔,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
白若离静静地凝视着这棵杏树,眼神迷茫而又困惑。
她自己也说不清究竟为何会这般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看,只是心中隐隐约约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不断涌现。
这种感觉就像是深藏在心底许久的秘密,即将破土而出,但却始终差那么一点点关键的线索。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只见有道身影悄无声息地走到了白若离身旁。
那人的嗓音轻柔得如同春日里拂过面庞的微风。
“妹妹,你可还记得这棵杏树,它是娘还在世的时候亲手栽种下的呢。”
白若离转身,目光与白明远相视一眼,难怪她觉得眼熟,原来是原主的记忆。
“倒是不记得了,只是感觉很熟悉。”
白明远仿佛陷入回忆中,连目光都柔和了。
”那个时候呀,你或许还太小,根本没有留下什么记忆。
我却记得清清楚楚,当时娘怀抱着年幼的你,与我一同坐在这棵树下悠然自得地品茶聊天。
娘还说过,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亲眼看到我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长大成 人……”
说到这里,白明远声音略微停顿了一下,似乎是想起了那些令人心碎的往事,不禁微微叹息道。
“只可惜啊,天不遂人愿,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愿望最终都未能得以实现。”
更让人痛心疾首的是,自从温氏被扶正之后,府中的局势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趁机从中作梗,蓄意挑拨离间他和白若离之间原本亲密无间的兄妹情谊。
渐渐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竟然固执地认为正是因为亲妹妹白若离的降临人世,才无情地夺走了母亲宝贵的生命。
于是乎,曾经那份深厚的手足之情逐渐被怨恨所取代,直至最后消失殆尽。
哪怕过去了这么多年,只是回忆起过去的事,他心中仍然像是潮湿的雨天。
其实,他从未真正从过去走出来,依旧是活在过去的记忆中不能自拔。
白若离没有这些记忆,只是她知道该如何安慰人,她走到了白明远的身边,从衣袖中拿出一块温润的玉佩来,那玉佩光泽很好,让人爱不释手。
上面雕刻着一个“珍”字,是白若离娘亲叶珍儿的名字,当初叶世轩给她玉佩时,她就知道了这是娘的遗物。
“哥哥,娘虽然不幸故去,但所幸你我仍然存活于世。
而且现在啊,我的腹中已然孕育了你未来的小外甥呢!
人生之路漫长,我们总得向前看不是吗?来,你快瞧瞧这是什么?”
说着,她小心翼翼地将一块玉佩轻轻放置于白明远宽厚的手掌之中。
待到白明远定睛细看那玉佩之上所刻之字时,身子颤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