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现在,战景月仍然不想有人说白若离比自己好。
战家二房如今已经闹得不可开交,尽管在周氏的劝慰之下,暂时达成了和解。
但实际上,兄妹二人之间的隔阂已经产生,这可不是轻易能够消除的。
周氏并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局面,然而,如果兄妹二人无法真正和解,那么日后很多事情都会变得难以齐心协力。
因此,她决定首先找到战景月,试图了解情况并化解矛盾。
可是没想到,当周氏找到战景月时,后者误以为周氏是来帮战景山说和的,顿时气得一句话都不愿与她多说。
"母亲心中偏袒兄长,对白若离也是深信不疑,而我这个女儿,大概在您眼中根本就不存在吧。"战景月的语气充满了怨气。
周氏感到十分无奈,她认为战景月的想法过于偏激,不禁感叹道。
"月儿,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你嫂嫂对我们一直都很好啊,这些你心里应该很清楚才对啊!"
然而,战景月似乎完全听不进去,她拒绝继续交流。此时,她突然想起柳晚舟约她两天后一起去游湖泛舟,想到这里,心中的不愉快终于得到了些许缓解。
她回到了房中,心情并没有见不好,反而是惬意快活,乐呵呵的开始准备起衣裳来。
柳晚舟喜欢蓝紫色,战景月想起前段时间正好有一匹淡紫色的料子,这让她心中一动。
于是,她决定亲自为见柳晚舟,替自己缝制一件衣裙。
她连夜手缝,将那匹淡紫色的布料裁剪成合适的形状,并细心地缝合在一起。
在制作过程中,她还特意在衣裙上绣上了精美的兰花图样,使其看起来更加精致优雅。
每一针一线都充满了她对柳晚舟的深情厚意。
当衣裳终于完成时,战景月迫不及待地试穿上它。
她对着铜镜仔细端详着自己的模样,发现这件衣裳不仅合身,而且展现出她的美丽和气质。镜中的她看起来秀气可人,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战景月想象着柳晚舟看到这件衣裳后的反应,心中涌起一丝甜蜜。
她记得柳晚舟曾说过,等乡试结束后会来她家提亲。
现在,虽然战家已经不复存在,但她以另一种身份继续生活着。
如果柳晚舟未来能够有所成就,那么她将成为他的妻子。
也许,柳晚舟有着非凡的才华,甚至可能得到朝廷的器重。
战兮兮曾经未能做到的事情,如今由她来实现。
与取悦白若离相比,她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凭借自己的能力过上理想的生活。
她渴望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创造想要的未来。
白若离的铺子准备开业了,她在等战北渊回来,这种时候,有必要和亲近的人见证。
沈叔送来一些人,以后就是铺子的厨娘和店小二,省了不少事。
白若离的庭院中充满着药香的味道,静和将所有的药材都清理好了一番。
这两日白若离教她晾晒药材,挑选药材,静和很聪明,事情学的很快,总之做事情也是格外的勤快,白若离对此十分的满意。
所以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决定以后将重要的事情交给静和去做,她从来都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静和也没有辜负她的信任,有时候背诵药材的种类也格外的积极,虽然缺了点慧根,但勤能补拙,所以并不算重要。
白若离笑吟吟的说道,“最近做的不错,等药材铺子开业,就由你帮忙经营。”
静和听到这里,脸色大变,有些惊恐的说道。
“小姐,奴婢并不会寻医问诊,若是误人性命该如何是好,还请小姐考虑周到才好。”
白若离安抚的看着她,只轻声道,“我相信你能做好一件事,并不用你亲自去看诊,只要你管理好铺子就好了,你觉得如何?”
静和听完,有些愣愣的,她若有所思,仿佛在纠结,不知过了多久,静和总算是说道。
“多谢小姐的信任,静和知道该怎么做了,请小姐放心,我不会辜负你的信任。”
听到了这里,白若离赞许的点头,她相信自己看重的人,是不会让自己失望。
白若离打着哈欠,挑眉说道,“好了,还有许多事需要忙活,这里都是新来的药材,你去分辨一下,等看完了再吃晚饭。”
厚厚的一叠纸放在静和的面前,她脸色微变,最终认命的叹气,认真的看起内容来。
白若离没有打扰她,今晚她要回侯府一趟,原因无他,战北渊回来了。
想到这里,白若离嘴角微微上扬,过去总觉得诗文上写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诗句有些矫情。
如今看来,并非如此。
白若离回到了侯府后,借了府中的小厨房,顺便让卧龙凤雏去买了些菜回来,都是家常的菜,只是以白若离的手艺,这些菜的味道只会更好。
小厨房的人都被白若离请出去,厨娘等人默默看着白若离的刀法手起刀落,心里有些好奇的问道。
“将军夫人,我的手艺并不差,不然老侯爷不会留我这么多年了,不如我来帮你做菜如何?”
白若离摇了摇头,目光甚是认真的说道。
“这倒不用,你们在旁边看着就好。”
厨娘暗暗想着,看来将军夫人是想讨将军欢心,难怪亲自下厨,果真是夫妻情深。
她连忙将厨房让出来,在外面等候白若离的吩咐,又担心白若离厨艺不精,将厨房给炸了,到时候她就不好给将军交代了。
只是,厨房的情况还好,白若离的手艺不差,做了八道大菜两道小菜,都是闻着就觉得可口的菜肴。
厨娘闻到了味道,进去看了一眼,这些菜肴中,有南北各地的菜,也有边境特有的菜肴,总之看起来就觉得食欲不错。
白若离将菜肴一分为二,带走了一半的菜肴,回到了住处。
至于剩下的菜,自然是给老侯爷接风洗尘的。
晚间的时候,战北渊处理好事情后,也没有在侯府的书房久留,而是径直回到了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