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扶苏这句话。
不仅是当事人王绾被吓了一跳。
就是看热闹的余安,也被吓了一跳。
皇帝这意思……是想要王绾的老命啊!
李斯、蒙恬、王离等人,也露出异样之色。
陛下这么直接的么?
然后深深的爱上了这样直接的陛下。
王绾面露苦色,拱手道:“还请陛下恩准,臣真的老了,不中用了。
臣下勉强也可以自称是为大秦奔波了大半辈子。
临了之前,也就只有这么点儿心愿了。”
扶苏脸上露出不悦之色,甚至还有一些悲痛:
“先帝不久前才弃我而去,老丞相你现在……也要弃我而去……
你去了,我大秦怎么办?”
听起来有些吓人。
实际上,则是在告诉王绾,活路可以给你。
不过你就当着文武群臣的面儿,说说谁来接你的班吧。
别到时候,弄出个什么流言来。
说是朕逼着你退下右丞相位置的。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
余安相信自己听懂了。
那王绾这样宦海浮沉大半辈子的人,自然也听懂了。
王绾立刻拱手说道:“陛下言重了。
老臣确实是有微薄之能,方才能够侍奉先帝,而得陛下看重。
但是,左丞相李斯之能力,远在老臣之上。
陛下新朝初立。
若是可以得李斯辅佐,则必定可以再坐稳江山的基础上。
令我大秦向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发展而去。”
李斯嘴角露出一抹似有似无的笑意,却连忙拱手说道:
“老丞相折煞我了,老丞相身上还有很多的东西值得我学习的。
老丞相此番离去,我又去哪里学习呢?”
余安听着李斯这话,真的是嘘嘘不已。
这他么直接就是在问:你准备去哪儿?想好了再说哦!
毕竟,我可是准备找你好好学习的哦!
王绾真没想到,李斯竟然还想对自己下死手。
他暗自咬了咬牙,脸上露出一抹笑容来:
“我已经老了,只想住在咸阳这样富庶的地方。
左丞相精通律法,熟读史书,知新替,明更迭。
必定可以辅佐陛下成就不世基业!”
“我岂敢有如此贪念,只求能不出错便已经是极好了……”
李斯声音哽咽,几乎要落泪。
扶苏看在眼中,忍不住眉头皱了皱:“老爱卿当真去意已决?”
“还请吾皇成全,此老臣唯一之所求!”
“陛下,这右丞相去意已决,可左丞相升迁为我大秦右丞相之后,左丞相的位置不就空缺了下?”
蒙恬忽然拱手插嘴,他一连摇头道:
“老丞相觉得李斯足以为右丞相。
可是,左丞相也事关重大。
满朝文武,可以出任左丞相这个位置的人,放眼看去,也找不出一个来啊!”
扶苏听了蒙恬的话,微微点头,随即含笑着看向了王绾:
“老爱卿,您看啊,蒙将军也舍不得你离去呢!”
李斯也趁机点头说:“是啊,王丞相,我们都舍不得你离去呢!”
余安看着这一幕,冷汗都从后背流了出来。
这他么又是在问王绾,谁来做左丞相?
别真的以为你拍拍屁股,就能走人了。
你推举的人。
到时候出问题了。
皇帝也一样拿捏你!
王绾哪里想不到这一层关系?
可……
放眼满朝文武,推举谁人?
蒙毅肯定是第一人选。
可是,王绾很清楚,如果自己推举蒙毅的话。
今天就别想轻松离开了。
一定会冒出许许多多的事情,让自己……
一想到这个,王绾猛然清醒过来。
蒙毅绝对不能推举。
哪怕蒙毅本身就很合适。
那推举谁呢?
王绾不相信皇帝扶苏之前会对自己没有暗示。
正在此刻,他猛然想到了皇帝让自己下令征调各个地方的郡守来京城参拜新帝述职的事情。
他立刻就想到了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任嚣!
东南一尉!
皇帝即位之后,最担心的问题,莫过于边境之上,有大将手握重兵。
如何和平地把这些人手中的兵权收归到自己手中来。
这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其他的。
那都是次要的。
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
王绾眼睛陡然一亮,拱手道:“启奏陛下,臣下认为,或许有一人可以担任左丞相的职务。”
扶苏眉宇之间露出痛苦之色来:“老丞相真的是去意已决?”
王绾拱手再拜:“还请陛下成全老臣。
老臣说的这人,乃是为陛下领军戍守东南,总管东南所有大小事宜的任嚣!”
“任嚣?”
听着王绾说出这个名字时候。
扶苏的眼睛有意无意的看向了余安。
好家伙啊!
王绾是人老成精,能想得到这个完美过渡取消任嚣兵权的办法。
可是。
余安又是怎么想到的呢?
朝会之上,扶苏来不及多想什么。
只是叹息道:
“老丞相去意已决,朕真心挽留你!
这大秦的万里江山,朕愿意与老丞相同看……”
“大秦的万里锦绣山河,皆乃是陛下一人之山河。
任何人,都不可僭越。
老臣如此。
天下之子民皆如此!”
“罢了罢了!”
嬴胡亥挥了下手:“今日第一次朝会,老丞相就请辞,朕实在是没什么心情继续朝会。
退朝吧!”
“陛下,国政要紧,老臣只不过是一老朽而已,还请陛下以国事为重!”
王绾再度顿首再拜。
有了他带头。
李斯、蒙恬、王离几人也纷纷拱手下拜,异口同声的喝道:
“还请陛下以国事为重!”
其余文武百官们,也纷纷拱手下拜,山呼道:
“还请陛下以国事为重!”
见此情形。
扶苏只好强忍悲痛,点头道:“那就说说吧,而今有什么事情要商议的?”
李斯第一个拱手道:“陛下,新朝伊始。
先有锦衣卫指挥使余安献上造纸术。
改善我大秦书写载体,可令我大秦文化源远流长。
后有诸子百家闻风而来,齐聚咸阳城。
这等情况之下,如果还继续坚持焚书令的话,臣恐天下之文化,不进反退。
故而,臣下斗胆进言,请求陛下废止焚书令!
开设太学,效仿古之稷下学宫,传承文化,发展文化,令我大秦人人有书可读。
人人忠君爱国!
如此而已,不过数十年过去,我大秦将会真正到达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之上!”
“你你你你!你大胆!”
李斯的声音方才落下以后,立刻就有一个御史跳了出来指责他。
这个御史气得脸红脖子粗,大声叱喝道:
“先帝尸骨未寒,王绾老丞相也方才退下。
你李斯就敢妄言废止焚书令!
是否再过几天,你就要连陛下也要废了不成?”
“放肆!”
还不得所有人回过神来。
猛然一声中气十足的怒喝。
就像是平地一声惊雷般,在整个大殿上猛然炸开!
余安直接就被这猝不及防的惊雷给吓得一哆嗦,差点就把手里的礼器长剑给拔了出来。
至于手中拿着的笏板,也差点直接掉落下去。
正当他觉得尴尬无比的时候。
却猛然看到身边的章邯也是一脸尴尬的站稳了身体。
好家伙!
章邯那手中没有开刃的礼器长剑,都已经直接拔出一小截了……
至于那笏板,都已经捏着边角,差点是直接甩飞出去了……
于是,余安就有了一种五十步笑百步的窃喜。
至于下边的文武大臣们。
余安注意到除了蒙恬、王离这几个主要武将没有半点反应之外。
其余的所有朝臣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惊雷给吓到了。
这人是谁?
余安看着那一脸凌烈之气站在李斯身边不远处那身材高大,约莫三十来岁的男子。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大秦帝国的御史大夫冯劫!
秦国三权分立。
丞相主政治。
太尉主军事。
御史大夫主司法。
而冯氏一族里边。
冯劫的老爹冯去疾,之前干的就是右丞相。
后来老人家年纪大了,这才轮到了王绾上位。
只不过,冯氏一族的辉煌,整个帝国无人能比。
一门两将相,同时在朝堂。
何等辉煌?
而且,冯氏一族还是将门世家!
尤其是其老祖宗,换作冯亭的。
这个冯亭是著名的长平之战的引发者。
所以,冯劫虽然现在是大秦的御史大夫。
但是其本身也是武将出身。
余安倒是明白,那怪这家伙那一嗓子嗷唠了出来后。
整个朝堂上的人都感觉像是被雷劈了一样……
余安不怀好意的揣测了一下。
李斯和上了年纪的王绾挨冯劫最近。
这两人这会儿脑瓜子一定是嗡嗡嗡的吧……
谁能想得到。
上个朝会而已。
居然还有耳朵聋掉的风险?
冯劫怒声叱喝那御史:“你好大的胆子!
竟敢如此狂言!
丞相李斯进言陛下,乃是其职责所在。
焚书令本就不利于天下文化发展。
李斯所言,何错之有?”
余安听着冯劫这话,心思忽然动了动。
他居然差点忘记了。
历史上,冯劫父子可都是秦帝国的死忠粉啊!
眼光不经意之间瞟了一眼面色古井无波的皇帝扶苏。
余安立刻就明白过来。
眼下这个小御史,只怕是冯劫故意弄出来的吸引话题的幌子。
他真正的目的……恐怕是让王绾永远留在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