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几,现场的战斗便见分晓。
那些平日里在宫中养尊处优的太监们,又怎会是训练有素且久经沙场的锦衣卫的对手呢?
所有企图阻拦锦衣卫的太监,不是被冷酷无情地砍倒在地,就是识趣地跪地投降,再也不敢有丝毫的反抗之意。
朱由检一直在关注郑贵妃。
只见她神色淡然,似乎对己方的落败毫不在意。
朱由检心中不禁一沉,旋即吩咐道:“王承恩,传令下去,将这些人统统拿下!”
一旁的方从哲赶忙阻拦道:“殿下,还请适可而止啊,已经有太多的人丧生了。”
其余三位大臣也纷纷劝谏:“殿下新皇即位,不宜太过血腥残忍啊。”
朱由校也轻轻拉了拉朱由检的衣袖,小声劝道:“小五子,莫要伤到祖母啊。”
他生怕朱由检会像方才对待李选侍那般,继续对郑贵妃施以暴行。
朱由检冷漠地扫了这几个人一眼,心中涌起无尽的失望与愤怒。
尤其是朱由校,实在是智商堪忧,竟然连如此简单的局势都看不清。
倘若不能即刻扳倒郑贵妃,事情将会变得错综复杂、难以预料。
如此看来,他只能亲自出马了。
于是,朱由检毅然跨前一步,手指郑贵妃,眼中闪烁着愤怒火花,大声喝道:
“老妖婆,你大势已去,还不赶快过来叩拜皇上!”
郑贵妃毫不示弱,回应道:“朱由检,你竟敢这般称呼本宫,你还算是人子吗?”
方从哲眉头紧皱,训斥道:“殿下,慎言啊!郑太妃乃是您的祖母,我大明王朝向来以孝立国……”
其他几位大臣正要开口进言,却被朱由检那疯狂的大笑声给打断了。
“祖母!”朱由检的神色和声音里,透着一种难以抑制的悲凉与愤怒。
“她也配称我的祖母?我与哥哥自出生以来,可曾感受到她半分温暖与关怀?”
说着,他指了指朱由校身上那件破旧的长袍。
随后,又掀起自己的孝服,把里面的长袍展示给众人看。
“你们瞧瞧,我们穿的衣服,补丁摞着补丁,简直连普通百姓都比不上!”
他语调激动且悲愤地吼道:“我们吃不饱、穿不暖,受尽欺凌与折磨。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个老妖婆!”
郑贵妃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极力为自己辩解:
“皇宫用度紧张,你们身为皇子,自然应当以身作则,倡导节俭……”
这简直是明目张胆的睁眼说瞎话。
朱由检被气得怒极反笑。
“老妖婆,你这些年在宫中作恶多端,如今报应已至,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郑贵妃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屑,似乎对朱由检的威胁毫不在意。
“朱由检,你真以为自己胜券在握了吗?告诉你,只要本宫说一句话,就能让你们这些乱臣贼子全都死无葬身之地!”
一道疑云在朱由检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这郑贵妃到现在还如此嚣张跋扈,难道她手中还有什么倚仗不成?
不过,一想到英国公马上会调兵前来,朱由检的心里又放松了下来。
“是吗?”
朱由检冷冷地说道:“那你就尽管试试,看看我们谁能笑到最后!”
说完,他环顾殿内一圈,并没有发现骆思恭的身影,心里不由暗自咒骂:
“这墙头草,真是太可恨了!”
随即,他紧盯着李进忠,大声喝道:
“李进忠,给我把这个老妖婆拿下!”
“这……这……”
李进忠的目光游移不定,一会儿瞅瞅朱由检,一会儿又瞧瞧郑贵妃。
郑贵妃脸色阴沉地瞪着李进忠,威胁道:“李进忠,你这个吃里扒外的狗贼,竟敢背叛我,事后看我怎么收拾你!”
朱由检恼怒地提醒道:“李进忠,你还怕什么?你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然而,李进忠依旧没有任何行动。
他的额头冒出冷汗。
心中暗自叫苦不迭。
郑贵妃可不同于李选侍,她在宫中积威已久,简直如同太上皇一般的存在。
而且,她在宫外也有着庞大的势力。
这些势力盘根错节,就算太子正式登基,想要撼动她也绝非易事。
在她眼里,自己就像一只渺小的蝼蚁,她只要一伸手,就能轻易地将他捏死。
朱由检有意逼迫李进忠站队表明立场,又怒吼道:
“李进忠!”声音在整个宫殿中回荡。
李进忠不自觉地颤抖了一下。
朱由检正要继续呵斥,身后传来一个充满威严又带着不耐烦的声音。
“殿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郑太妃是否有罪,应当交由有司判定……”
朱由检转头一看,原来是左光斗这个老家伙,东林党的主力战将。
大明就是亡于党争啊,这几代皇帝几乎都成了党争的牺牲品。
他心中的怒火瞬间又被点燃,毫不客气地粗暴打断左光斗的话,装作不认识他的样子,语气生硬地质问:
“你是谁?”
左光斗走到朱由检面前,神情傲慢地回答道:“老臣是御史大夫左光斗!”
“去你妈的!”
朱由检抬腿狠狠地踢了左光斗一脚。
左光斗连退几步才勉强站稳身子。
“你……你!”他气得说不出话来。
“你什么你!”
朱由检冷哼一声,不屑地说道:“这是宫内的家事,与你们这些外臣有何相干?”
这下可把其他几位大臣都激怒了。
他们纷纷围了过来,脸上满是不满和愤慨的神色。
方从哲厉声说道:“殿下……”
朱由检大手一挥,没给方从哲说话的机会,义正辞严地说道:
“我告诉你们,太祖托梦于我,这些年来宫中乱象丛生、乌烟瘴气,全都是这个老妖婆一手造成的…”
几位大臣满脸愕然地望向朱由检。
“这臭小子,怎么又把太祖托梦这一套搬出来了呢?”大臣们心中暗自腹诽。
可不得不说,这太祖托梦的理由简直无懈可击,强大得让人难以反驳。
他们面面相觑,目光交汇间,流露出复杂的神情,其中还夹杂着警惕之色。
朱由检日后会不会每逢要搞什么事情,就拿出太祖托梦这样的理由呢?
他会不会再把它用在他们身上呢?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大臣们就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阵后怕。
在一来一往的眼神交流之中,他们彼此间不知不觉地多了一份心照不宣。
那就是必须得阻止朱由检,对他进行打压,尽快将他从皇帝的身边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