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调查统计工作错综复杂,远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就能够阐述清楚的。
朱由检也只能给王承恩一个大致的方向指引,剩下的,就要依靠他自身的悟性与不懈的努力了。
随后,朱由检又交待了一些事情。
此时,时间已至凌晨四点多钟。
窗外隐隐透着黎明的曙光。
朱由检没再多讲,而是以一番激昂的寄语准备结束本次会议。
“同志们,我们的事业恰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大家必须自我加压,紧紧跟随新中华的发展步伐向前。”
他暂停一下,扫视众人一眼,目光里充满了鼓励与鞭策,还透一丝丝警告。
“我希望,你们未来都齐聚辉煌的领奖台,而不是在半途被无情地淘汰出局。”
此次意义非凡的会议正式落下帷幕。
众人怀揣着各自复杂的心思,纷纷从屋内鱼贯而出。
这次会议让他们真正深刻地领悟到了朱由检的治国理念。
在新中华,不拘一格地任用人才是其根本原则。
无论你出身如何,是否有人赏识举荐,只要你自身具备真才实学,凭借那定期举办、公开透明且绝对平等公正的考试,你就会拥有崭露头角的机会。
新中华开启的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与大明官场那腐朽的风气截然不同。
任何企图像在大明官场那样混日子的人,必然会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
至于贪官污吏那更是没有存在的土壤。
朱由检在这方面的态度非常鲜明且坚决,对所有贪污腐败都是零容忍。
而且,新中华之体制,大大削弱各级干部的权力,权钱交易的机会少之又少。
再有,调查统计局、督查团、政治部、警卫团等等,这些机构如同那高悬在头顶上的达摩利剑,随时都可能向他们劈下来,让他们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所以,众人虽然有幸正式成为新中华的第一批高官,却一个个感到如大山般沉重的压力。
这压力并非仅仅来自于职位本身,更多的是来自于对新中华未来发展的责任,以及对自身能否胜任的担忧。
是夜,星光璀璨。
可对众人言,这注定是一个无眠之夜。
朱由检最后那番寄语,宛如黄钟大吕敲响的雄浑之音,在众人耳畔长久回荡。
这也倒逼他们不得不陷入深深的思索。
自己接下来应如何恪尽职守,并以良好的表现,紧随朱由检的步伐前行。
朱由检亦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随着一连串的人事任免初定,新中华的各项事务定然会开始缓缓地步入正轨。
然而,这仅仅是漫漫征程的一个起点。
前方依旧横亘着数不清的艰难挑战,充满了未知的风险与变数。
他心里明白,这些新任命的人员之中,必然会有人因无法适应或者能力不足而掉队,最终被淘汰出局。
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在这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面前,他决然不会为了少数人而放慢前进的步伐。
他唯有在心中默默为那些可怜的被淘汰者表示哀悼。
紫禁城。
皇帝朱由校
次日清晨,嘹亮的起床军号声,骤然划破军营的宁静。
那军号声如同破晓的鸡鸣,瞬间唤醒了沉睡中的军营。
教官们闻声而动,迅速跑到各个宿舍门前,吹响一声声急促而尖锐的口哨,同时扯开嗓子大声催促着:“起床了!”
那声音在军营的廊道里不断回响。
教官们早有分工,各负其责。
他们又开始喊出不同的命令。
“老年团集合了!”
“工人团集合了!”
“秘书处集合了!”
其呼喊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刹那间,军营里变得热闹非凡。
所有人纷纷从宿舍中匆匆而出。
在教官的吆喝声中,朝着各自指定的区域奔去参加晨练。
由于人数众多,那些正规军不得不跑到营外进行训练,以把有限的广场,暂时腾出来给普通民众使用,
一时间,营内营外都是涌动的人群。
那场面恰似一片波澜壮阔的海洋,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教官们将队伍集合好之后,便开始一边喊着激昂的口号,一边带着队伍跑操。
“一二一,军歌嘹亮啊!”
教官的声音刚落,众人便齐声呼应:
“一二一,斗志昂扬啊!”
教官再喊:“一二一,责任在肩啊!”
众人再次高声呼应。
“一二一,看我今朝啊!”
这一别具特色的口号,乃是朱由检弄出来的,旨在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训练,变得饶有趣味且充满激情。
整齐的呼喊声惊天动地。
队伍那整齐的脚步声更似鼓点一般,富有节奏地在营地上空久久回荡。
这热烈的现场气氛,仿佛有一种无形的魔力。
即便之前最厌恶锻炼之人,也会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热情似火的晨练之中。
跑步之后,便是站队列训练。
各团大多都已接受数天训练。
其队列情况虽然参差不齐,不尽人意,但总的发展趋势,却是一天比一天更为整齐有序。
教官们目光如炬,不时挥动手中的木棍,怒喝着纠正有些人的错误动作。
接着,便是其他专项训练。
各团的训练时间与强度,皆由教官依据实际情况灵活决定。
这样的军事训练,将会成为新中华一项坚定不移的国策。
因为这不仅能锻炼国民体魄,更可磨砺国民意志以及铸就他们的纪律。
老年团由于身体等因素,训练的时间自然是最短的。
训练一结束,赵五斤便难掩激动之情,迫不及待把皇家督查团一事嚷了出来。
这一消息仿若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老人们中间激起千层浪。
所有老年人一个个无不兴奋得满脸通红,眼中闪烁着热切的光芒,纷纷表示积极响应与全力支持。
赵五斤昨夜对此事已有过深思熟虑。
他有条不紊地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老人们七嘴八舌,展开了热火朝天的讨论。
随后,督查团这个令中华军民闻之胆寒的机构应运而生。
一支支督查小组,如同猎鹰般开赴各处巡视。
他们目光犀利,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田间地头,无论是官府衙门,还是市井小巷,都有他们的身影。
他们像是一道道无形的警戒线,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不敢轻举妄动;
又似一缕缕清风,吹散那些隐藏在暗处的不良风气。
他们不仅在监督着军民的日常言行,更是在潜移默化中,传播着新中华的理念和价值观,成为新中华的坚实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