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没有过多寒暄,径直吩咐道:
“王总理,即刻安排工匠,于西山择一风水宝地,建造烈士陵园,将所有牺牲的将士安置其中。”
他面容庄重肃穆,语气坚定有力,透着一种大气磅礴之感。
王安略微迟疑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说道:“信王殿下,那可是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
朱由检发出一声冷笑。
那笑声中满是不屑与决然。
“是担心朝廷会反对吗?”
他以不容置疑、斩钉截铁的口吻说道:
“谁敢反对,我便灭了谁!哪怕天有意见,我也要捅破这天!”
“要知道,这世上无人能比为国捐躯的将士更为伟大。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着这片土地。一块小小的安息之地,难道还不值得拥有吗?”
此时此刻,众多将士的无辜牺牲,让朱由检对朱由校满怀愤怒与憎恨。
他心中愤懑地想,即便朱由校没有直接参与此事,可若不是他的软弱无能,或者是默许纵容,又怎会发生如今这样的惨事呢?
朱由检这番话可把众人吓得不轻。
然而,很快他们的脸上便浮现出坚毅之色,眼神中透着视死如归的坚定决心。
朱由检确实是一位值得追随的明主,他对将士们的敬重与关爱是发自肺腑的。
为这样的君主效命,纵然赴汤蹈火也心甘情愿。
朱由检再次高声吩咐道:“在烈士陵园前方再建一座英烈庙,规模与孔庙等同。日后所有于国于民有功之人,无论是战死沙场的战士,还是后方的平民百姓,死后皆可在祠里享受香火供奉。”
“这座英烈庙要用最上等的材料建造,庙宇内要记载英雄们的英勇事迹。其大门要朝向东方,迎接每日的朝阳,寓意英雄们如同朝阳一般永远光辉闪耀。”
众人听到这话,仿若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震慑,一个个都呆呆地望着朱由检。
王安已经泣不成声:“信王殿下,您…”
他实在不知该用何种言语来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大部分人都在不知不觉间热泪盈眶。
不知是谁,猛地高声呼喊。
“为信王效死!”
众人立刻纷纷跟着呐喊起来。
“为信王效死!”
朱由检抬手向下压了压。
众人的呼喊声才逐渐停歇下来。
“若论世上谁最值得尊敬,那便是有资格进入烈士陵园与英烈庙的英雄。”
“英雄就应当被铭记!英雄就应当享受殊荣!国家要将每一位英雄载入史册。他们的英雄事迹要编入课本,让每个人都铭记于心。每年清明国家要举行公祭。国家有重大活动以及各家有喜事时,都要先到英烈庙上香,感谢英烈的奉献。”
说着,朱由检脸上浮现出恼怒之色,话题又莫名有些偏离。
“英烈庙必须是天下庙宇中最大、香火最旺的地方。任何其他杂七杂八的寺庙胆敢超越它,我定将它们拆得片瓦不留!”
众人一脸惊愕。
信王殿下重视英烈庙,大家都明白。
可他为何又提及那些寺庙呢?难道那些寺庙何时招惹过他吗?
朱由检是因为对那些不事生产的僧人深恶痛绝,才有感而发。
不过,佛门亦是一股强大的势力,他如今已是四面楚歌,不能再树立强敌。
他没有对此多做解释,继续说道:
“各位将士们,父老乡亲们,英雄乃是国家的脊梁。在外敌入侵之时,他们至少能够率众英勇战死,而不是屈辱求生。”
朱由检振臂高呼道:“所以,我们新的国家需要英雄,而你们,愿意成为为国为民赴死的英雄吗?”
“愿意!愿意!”
包括白杆兵和御马监的军队在内,所有人都张开嘴巴,大声呼应。
朱由检话锋一转:“我最痛恨的事情便是,英雄得不到应有的荣誉与待遇,出现流血又流泪的悲剧。”
他怒目圆睁,铿锵有力地怒吼道:“如果我们的国家发生这样的事,并且得不到纠正,你们就拿起武器造反,把那些尸位素餐的家伙全部杀光!”
现场先是安静了片刻,紧接着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
“为信王效死!”
此刻,就连秦邦屏、曹文诏这些将领的心思也发生了些许变化。
他们觉得,或许全天下唯有朱由检这样的明君才值得投靠。
自己又该何去何从呢?
朱由检的这番操作,又为他狠狠地收获了一波人心。
该信息传开,他散布在其他各处的手下,对他的忠诚肯定会愈发坚如磐石。
同时,也定然会有越飞越多的普通百姓和一些有志之士,主动投入他的麾下。
不过,整个大明的上层社会,恐怕都将与朱由检为敌。
双方之间的矛盾无可调和,只会越来越深,直至你死我活的地步。
因为朱由检的种种言行举止,恰似一位手持锄头的掘土者,无情地朝着上层社会的根基掘去。
那些上层人士现有的财富与的地位都将化为乌有。
他们将被迫与那些在他们眼中微不足道如同蝼蚁的底层民众站在同一起跑线,平等地参与竞争。
这对于习惯了高高在上的上层社会而言,无疑是一种无法忍受的挑衅。
朱由检目光坚定地眺望远方。
刚穿越过来时,他还有些犹豫与迷茫。
而现在,他觉得自己唯一的使命那就是,挥动手里的锄头,为大汉人掘出一个平等的朗朗乾坤。
这就意味着,他以后的手段,将会越来越激烈与充满血腥。
正如毛伟人所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革命所蕴含的严肃性和残酷性,意味着在推翻旧制度、建立新秩序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流血流汗的牺牲。
“走!去看看伤员!”
朱由检收回目光,话语简短有力,随即向着右边大步走去。
广场右侧,近千伤员横七竖八地躺卧在地上,其中大部分伤员都是那些书生。
现场一片狼藉,鲜血、污水横流。
伤员大小便失禁排出的脏物与血腥味等混杂在一起,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
他们的痛苦之声此起彼伏。
有的人嚎啕大哭;有的人在尖声哀嚎;还有的人痛得甚至在满地打滚。
一百多位医生在现场忙碌得不可开交,额头布满了豆大的汗珠。
这里面大部分都是白发老医生。
有的正在全神贯注地治疗骨伤;有的则在处理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