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感恩信王
寒铁2025-07-28 18:002,184

  一号食堂的条件甚是简陋。

  在一个临时搭建的雨篷下,靠近厨房前方一字排开,摆放着五条长案板。

  在众人的簇拥下,朱由检已赶到食堂。

  他静静地打量着眼前的热闹景象。

  只见打饭之人正蜂拥而来,并在案扳前自觉排队。

  他们有的人手中提着两个小桶,有的人拿着一个竹编筐。

  五支长龙般的整齐队伍,一直延伸至雨篷外的广场上。

  这还是后勤处想了个分组就餐主意,才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打饭时的拥挤状况。

  他们将所有人按照十人一组进行编排,每当开餐之时,每组只派遣两人拿着号牌前来打饭即可。

  其他人则拿着碗筷,三五成群地散布在广场上等待。

  一号食堂的负责人名叫刘志英,是一位身形粗壮且慈眉善目的中年妇女。

  她命运多舛,丈夫早逝,家乡又遭灾。

  无奈之下,她只能独自带着三个孩子,从陕西一路颠沛流离,逃荒至京城。

  恰逢信王军正在四处搜罗人口,她有幸成为首批被收容之人。

  后来,她被管理后勤的人看上眼了,发觉她做事手脚麻利,且擅长炒大锅菜。

  经过信王府严格的安全考核之后,刘志英便荣升为一号食堂的主管。

  此刻,刘志英满面红光、大汗淋漓地从厨房里走了出来。

  她双手叉腰,环视着自己所管辖的这片“领地”,脸上毫不掩饰地洋溢着得意与骄傲之情。

  对这份工作,她钟爱有加,并深切地体会到一种难以言喻的舒适、踏实、安心与幸福之感。

  那熊熊燃烧的炉火和琳琅满目的食物,让她觉得饥饿与寒冷,仿佛被隔绝在另一个遥远的世界,远到在她的有生之年都无法触及。

  排在前面的人纷纷热情地与她打招呼。

  “志英姐!”

  “志英嫂!”

  呼喊声此起彼伏。

  刘志英微笑着点头回应。

  她实在是太喜爱眼前这种氛围了。

  这于她而言简直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就仿佛,她那逝去的丈夫还健在,正朝着她快步奔来;

  就仿佛,这些前来打饭的人都是她的家人,而她则是这个大家庭中的女主人。

  队伍最前面,有个士兵好奇地问道:

  “志英嫂,今天有什么好吃的呢?”

  未曾想,此问却无意间触怒了刘志英。

  刹那间,她仿若被点燃的火药桶,双目圆睁,猛地抄起手中那长勺子,摆出一副即将挥击打人的凌厉架势。

  “才吃上几顿饱饭,就贪图口腹之欲了吗?”她丝毫不留情面地怒声呵斥道。

  朱由检刚踏入雨篷,见状不禁莞尔一笑:“这位大嫂倒是颇具独特性情。”

  刘志英乃是经王承恩批准,方才担当一号食堂主管之职的。

  王承恩当即简要地介绍了她的情况。

  朱由检听闻之后,不禁喟然长叹:

  “一个妇人,竟能携带三个孩子,一路以乞讨为生,跨越千里之遥来到京城,此乃何等勇敢无畏的女子啊!”

  那被刘志英斥责的士兵,心中满是委屈,嘴巴嗫嚅着,声音微弱却仍倔强地争辩道:“我不过是随口一说而已呀。”

  然而,刘志英手持勺子,在案板上重重地敲击了几下,声色俱厉地警告道:

  “我且问你,这饱饭究竟是如何来的?”

  说罢,她目光威严地环视众人,继而提高了嗓音,大声呼喊着:

  “这一菜一饭,皆是信王殿下恩赐于我们的。所以,你们须得时时刻刻将殿下的大恩大德铭记于心!”

  周围众人仿若受到某种神秘力量的感召,旋即齐声高呼起来。

  “感恩信王殿下!”

  呼喊之声此伏彼起,震耳欲聋。

  朱由检心中颇感诧异,于是问王承恩:“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王承恩笑着解释道:“这事儿啊,其实也是刘志英一手捣鼓起来的。”

  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刘志英对朱由检感恩戴德,在她心中,朱由检犹如神明一般至高无上的存在。

  几天前,有个人打完饭菜之后,对她说道:“谢谢志英姐。”

  可她却一脸严肃地纠正道:“你应当感恩信王殿下。”

  那人即刻说了句:“感恩信王殿下。”

  刘志英满心欢喜,当下又给这人多添了一勺菜。

  后面打饭的人见状,纷纷效仿,也这般喊上一句,自然都得到她的特殊优待。

  很快,“感恩信王殿下”就成了所有前来食堂打饭之人必说的一句话。

  倘若有人不喊这句话,不但无法顺利打上饭,而且休想打足饭菜,甚至还会遭受冷言冷语的讥讽,乃至被怒声责骂。

  此时,食堂的工作人员正将一盆盆热气腾腾的菜肴端出来,放置在案板之上。

  每条案板上都摆放着两盆菜。

  其中一盆是炒菜,里面有些许猪肉;另一盆则是新鲜的蔬菜。

  旁边还摆放着一个硕大的木桶,里面装满了白面馒头。

  那馒头散发着阵阵麦香,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食物的丰足。

  见一切准备工作均已就绪,刘志英伸手拿起木勺,在菜盆边缘轻轻敲了敲。

  随后,她扯开嗓子,中气十足地大喊道:“开餐了!”

  那声音中满溢着激情与温暖。

  排在最前面的两个士兵,一个将手里两个小桶搁到案板上,并把取饭号牌递给刘志英看。

  刘志英在号牌上扫了一眼大喊道:

  “一连八组!”

  旁边有一个工作人员便会在身后的黑板上的方框里写上一个“8”字,意味着这一组已打过饭了。

  另一个士兵则埋头在那个大木桶里将馒头拿出来,放到竹编筐里。

  “馒头能吃多少拿多少,但千万不可浪费!”刘志英告诫道。

  她一边说着,一边将木勺缓缓伸进菜盆,却并未立刻盛菜。

  那士兵犹如条件反射一般,忙不迭地扯开嗓子大喊道:“感恩信王殿下!”

  这声音洪亮而充满敬畏。

  刘志英这才心满意足地点点头,她轻挥手中的木勺,从菜盆中盛起菜肴,倒入案板上的小桶里。

  这两个士兵打好饭菜后,喜气洋洋地从一旁迅速地离开。

  与此同时,另外四处的打饭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同步进行着。

  “感恩信王殿下”的声音此起彼伏地响起,在偌大的食堂里相互交织、回荡,构成一种独特而又令人动容的景象。

  众人脸上皆洋溢着满足与感恩的神情。

  他们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边低声交谈着,其话题大多信王的恩泽有关。

  整个食堂里,弥漫着饭菜的诱人香气、感恩的情绪以及一种井然有序,而又积极向上的浓郁氛围。

继续阅读:226特权思想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魂穿明末:傻皇子朱由检称霸全球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