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五谷一路笑眯眯的回了林溪村。
哈哈,太好了,只要以后初冬嫁给了县太爷家的公子,他就在也不用害怕潘三的同伙找自己麻烦了。
林五谷喜气洋洋的回了家,林老太和赵氏看到他这样,以为是卫家有好消息呢。
两人围着林五谷急切的问:“五谷,怎么样?知道卫家为什么这么多天不过来吗?”
“是啊,五谷,陈媒婆怎么说的,可是卫家有事耽搁了?”赵氏也问道。
“娘,大嫂,那卫家改变主意了,不过来提亲了。”林五谷大大咧咧的说。
“啥?不过来了?为什么不过来啊?”赵氏激动的问。
“我也不知道人家为什么改主意,反正这们亲事就黄了,你们赶紧把初冬放出来吧,别把孩子关傻了。”林五谷开始帮林初冬说话。
他现在可要把林初冬交好,这样她以后嫁到郑家的时候,才不会忘了自己。
林老太和赵氏听了这话,都一副备受打击的样子。
林五谷见状,劝道:“娘,大嫂,你们也别太失望,我看我这大侄女是个有福气的,以后没准有大造化呢。”
赵氏瞪了林五谷一眼,觉得他就是在说风凉话,这么好的婚事说没就没了,她这心里都要难受死了。
林老汉听完事情的经过,虽然心里也有些可惜,但他却没有林老太和赵氏那么失望,他淡淡的说:“既然卫家的亲事慌了,就把初冬放出来吧,只是要看好她,不许她出村里。”
林老汉怕孙女一时想不开,被那个姓郑的蛊惑,做出什么有辱门风的事,这才特意叮嘱。
“是,爹,我知道了,我这就去。”赵氏应道。
其实关着林初冬这几天,她也心疼,看着林初冬茶饭不思,日渐消瘦的,她也怕把闺女关坏了。
赵氏出去后,找林丰收要了钥匙,把林初冬门口的锁打开,她一进去,就看到林初冬正满脸泪痕的躺在床上呢。
“初冬,你这是干什么?可别哭了,别把眼睛哭坏了。”赵氏看着憔悴的林初冬,心疼的说。
林初冬没理会赵氏的话,她翻个身没说话。
赵氏走过去,坐在床沿边,轻轻拍了两下她的肩膀:“好了,初冬,别和娘置气了,你爷说了,不关着你了,快起来吧。”
林初冬一听这话,才来了精神,她坐起来惊讶的问:“娘,你说要放我出去?”
“嗯,不过你不能出村去找那个郑公子,知道吗?”赵氏严肃的说道。
“嗯,娘,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我不回去找他的。”林初冬保证道。
“那就好。”赵氏这才放心的把门口的锁给卸了下来。
而此时的林初夏还不知道林初冬在家里遭遇的这些事呢。
晚上吃饭的时候,林初夏把林初冬婚事黄了这件事和家里人说了。
李氏和林满囤听了,都觉得有些可惜,之前卫家的条件,还是林满囤出去打听的呢,卫家是个门风清正的富庶之家,真的很适合结亲。
“真是太可惜了,初冬要是真的嫁到卫家去,后半辈子可就不愁吃喝了。”李氏感叹道。
“是啊,可能是没有那个命吧。”林满囤也感叹道。
这件事对林初夏他们家来说,就是一个小插曲,他们现在不在林溪村,家里的事他们也管不着,就只能已经经营着属于自己的包子铺。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眨眼间,林家包子铺已经开了一年多了,这一年时间里,李氏和林满囤两人赞了不少钱,他们打算用这笔钱,兑一个大一点的店铺,还打算再雇一个伙计来帮忙。
这天吃晚饭的时候,林满囤和李氏两人因为雇人的事,发生了分歧。
“翠荣,我觉得咱们要想雇伙计,还是要回村子里,找知根知底的人,这样也不怕他们偷奸耍滑。”林满囤说道。
“可是如果咱们去村里雇人,到时候给的工钱多了少了,或者是有什么矛盾了,可能会更麻烦,我觉得咱们还是多花点钱,去牙行,买一个能干活的,这样才最稳妥。”李氏说道。
两人僵持不下,最后林满囤看着一旁发呆的林初夏问道:“初夏,你觉得我和你娘谁说的对?”
“嗯,爹,我觉得娘说的对,咱们村里什么人都有,万一咱们找的人,在咱家店里干的时间长了,知道咱们家一天能赚多少银子,回村里说出去了,咱们家以后可就没有消停日子可过了。”林初夏分析道。
林满囤倒是没想过这种情况,现在林初夏一说,他顿时也一激灵,对,初夏说的对,这俗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自己去牙行买个下人回来,到时候手里有身契,他也不敢出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