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林老二家。
林大伯看了一眼安静的林家院子,他刚从学堂回来,刚到村口就听说今天林母堵孙家门的事情。
心里很是无奈,这弟媳妇,怎么就不能消停一会儿呢?
走进院子,林母正坐在院子里整理野菜。
春天最多的就是野菜了,摘了吃不完的可以拿来晒干,她闺女就好这一口。
“大伯,你怎么有空过来啊?学堂休沐了?孩他爹不在家,他带几个孙子上山套陷阱去了。”
林大伯看了一下院子,没看到侄女,“你让老二以后往里走点,别老把陷阱挖在外面,没猎到东西不说,这都坑了多少人了?”
他那弟弟,每次都把陷阱挖在山路边,村民都踩了好几次了。
而且山道那里人来人往的,有什么野物啊!瞎折腾。
这老二和老二媳妇,都不靠谱,也就几个孩子懂点事。
“我来找你的。”
林大伯:“老二媳妇,娇娇怎么样了?你这一天天的瞎嚷嚷,是嫌娇娇的名声太好听了吗?而且孙志在县衙也很有脸面,你这样闹大了,不是让大家都难堪吗?”
村里哪家人遇到这种事不是悄悄处理的?偏偏就她能找事,以后别人怎么看侄女。
林母听了这话就不高兴了,“我管他有什么脸面,惹到我了他就该挨骂,我还丢人?他们自家的那个小无赖才丢人,就应该给他抓牢里去,那孙老三怎么不抓啊!”
“假公济私!装模作样!”
林大伯听了头更疼,“娇娇没事吧?”
“没事,家里休息呢,太阳那么大。”
林大伯这才放下心,孙家这次确实是过份了,当初孙志是跟着他开蒙的,也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当时也是很看好他,想把侄女林娇娇许给他的。
谁知孙家当时太穷,没让他继续上学,孙家连娶媳妇的聘礼都拿不出来。
最后娇娇也被许给了隔壁村吴童生的外甥林砚。
他当时就不是很同意,那个林砚老家在汴州,只是来他们这边投奔吴童生,跟着一起做学问罢了,终究是要回去的,侄女的性格不适合远嫁。
老二家就是不听他的。
现在林砚一家子短命鬼,孙志反而凭着自己的本领混出了一席之地,真是时也命也。
但人心都是偏的,而且这事本来就是孙家的错,吃亏的也是他侄女,以后更难说个好婆家了。
想到这些他又头疼了。
也就在这时候,几人一狗从外面兴奋地进来了,“爷爷,吃肉吃肉,咱今天还猪肉吧?”
跟在他旁边的三柱鼓动道:“爷爷,咱今天还采了那么多蘑菇呢,你就让奶奶炖鸡肉吧。”
林父:“嘘,小声点...”
转头看到大哥竟然在这里,林父心虚了一下,“哥,你咋在这啊?”
想了想又道,“这些都是我挖的陷阱里套住的,是我运气好。”
颇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林母看到他们,扔下手里的野菜上前看一眼,“哎呦!今儿收获不错。”
转头朝厨房那边喊,“老二媳妇,拿个盆子出来。”
林大伯看了一眼弟弟,又看了一眼那些野物,又是一阵心梗。
这些猎物是他陷阱里还是别人陷阱里的还难说。
“大哥,最肥的一只鸡给你,这只还是大灰抓住的呢。”
林大伯心塞,最后还是拿着鸡走了。
这边,林二嫂从厨房里端了木盆出来,林父赶紧将竹篓里的野物都拿出来,“赶紧收拾了,今晚还吃鸡肉炖蘑菇。”
说罢咽了咽口水,今天的鸡很美味。
几个小的也连连点头,忙将自己手里装着蘑菇的篮子都递了过去。
“吃吃吃,也不怕吃撑了!老二媳妇,弄好熏起来,下次老三去县城的时候一块带去卖咯。”
林二嫂认同地点头,哪能天天吃肉呢。
孩子们遗憾地看着野鸡野兔被林二嫂拿走,他们就知道奶奶不会同意。
林小宝也很遗憾,蹭到林母身边卖乖,“姥姥,娘说吃肉身体好,姥姥您要多吃。”
“哎呦!乖宝。”
林母笑得一脸褶子,“姥姥身体好着呢,姥姥把鸡熏了,回头给你送两只。”
林小宝提着篮子回隔壁家,林娇娇正累得躺在床上躺尸呢,她也睡不着,就想躺躺。
古代一点娱乐活动都没有,她刚把家里都收拾了一遍,趁着天气好,棉衣被套也都拿出来拆洗了。
给她累得够呛,没办法,这里没有洗衣机。
林小宝把采到的蘑菇都倒在簸箕里,里面的蘑菇都是他采的,蘑菇炖鸡特别好吃,所以他经常会跟着救母或者表哥们去采。
林小宝洗好手后,跑进房间“娘,咱们今晚上吃啥啊?”
林娇娇看了一眼天色,“小宝,你饿啦?厨房那里有粥,你去吃吧。”
儿子上山容易饿,所以林娇娇经常会煮一些粥放在厨房留给他,小孩子不能饿,营养不良容易影响脑子,她还打算让儿子读书呢,可不能饿傻。
“嘿嘿,娘咱今晚杀**,您跟姥姥说那个野鸡不要熏了,直接炖吧。”
林娇娇就知道了,她爹这次上山肯定又有收获。
她捏了捏儿子的小脸,“中午刚吃鸡,现在又馋了?”
林小宝:“中午我才吃了一点点。”
林家人多,一只鸡都不够分的。
林娇娇:“下次吧,等鸡不下蛋了娘就杀了炖。”
这边,林大伯也回了家。
要说村里最体面的房子,林大伯可以排到前三了。
老林家当年也是穷得很,林祖父当年也是咬紧了牙关供着大儿子上学堂,家里经常是吃糠咽菜。
好在林大伯也是争气,落榜几次后,最终考上了童生,家里的日子才好过了不少。
后面虽没再考中秀才,但凭着童生的身份也赚了不少,这些年也教着书。
见丈夫拎着一只鸡回来了,林大伯母纳闷,“你哪来的鸡?不是去老二家了吗,娇娇还好吧?”
“老二给的,娇娇这会在家休息呢,想来应该没什么事。”
林大伯也是无奈,自家侄女是事不想,是活不干,这性子全随了老二夫妻俩。
听到丈夫的话,林大伯母也是一哽,算了,不是坏事,好过忧愁多思。
老二一家这么不省心的,这种事都能宣扬的沸沸扬扬,侄女要是个心思敏感的,不得跳河啊!
林大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童生,但林老二却是个爱偷懒耍滑的,靠着大哥日子才过得不错。
林老二不是读书的料子,当年也没有向老三那样闹分家,全心全意供着老大,就凭着这份情意,林大伯也是真心地拉拔这个兄弟,借钱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