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为了取信自己与林家众人的故事。
“父亲舟车劳顿,一路上辛苦了,不如先下去休息,这些事情我们明日再谈吧。”
茗娘望着那个与林如秋长得一模一样的男人,莞尔浅笑着说道。
“茗儿长大了,都已经学会体贴爹爹了……”
假的林如秋一抚胡须,叹息不已。
“爹爹离开家时,我还不记得事情,如今爹爹回来了,女儿当然应该尽孝才对。”
尽管知道眼前这人并非林如秋,但看着一张与父亲一模一样的容颜,茗娘这番话还是带着几分认真的情绪。
她这样一说,反倒是让林虞氏与赝品安了心。
误以为茗娘是真的信了他们,此刻正在关心这么冒牌货爹爹呢。
“爹爹无妨,看见我的茗儿长大了,爹爹开心。”
林如秋笑着说道。
茗娘陪着他笑,心中却一点一滴的沉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丫鬟递了茶上来。
茗娘陪着林如秋喝了几盏茶,与他又叙了一番家常,这才以天色不早为由,提出了告退。
从前厅里头出来,茗娘脸上挂起的假笑,瞬间消失殆尽。
将身边的丫鬟仆从全部遣散掉。
沈从玉偷偷握住了她的手,安抚她。
“辛苦你了。”
沈从玉将她鬓间散落下来的发丝,别到了耳后,笑着同她道。
“害、也不算辛苦,只是觉得有些烦躁罢了……”
毕竟林虞氏算计了那么多,而自己分明知道这一切都是她在做戏,却不得不与她演下去,属实令人心情不佳。
沈从玉见她这般,只好安抚性的同她说道:“前不久攸之回了一趟京城,出来时帮我带了一些东西,你要不要见一见?”
茗娘甚少见到沈从玉这般卖关子。
以他的性格大多时候都是有话直言不讳的。
这反常倒是勾起了茗娘的兴致。
“什么东西啊?”
凑近男人身边,茗娘好奇的问道。
“看了你就知道了。”
沈聪勾唇,莞尔淡笑,却始终不肯告诉她。
二人一同回了棠梨院,关了屋门之后,沈从玉自一旁的博古架上,拿下来一个盒子。
他要是不说,茗娘都没注意那个盒子是什么时候放在博古架上头的。
盒子不大,约莫一个人的脑袋大小。
茗娘暗中疑惑的猜测道:“他莫不是捎了个人头送给你?”
“想什么呢。”
沈从玉将盒子放在她面前的桌子上。
闻言,开口斥了她一声。
“唔……”
茗娘见状,只好乖巧的坐着,等他将盒子打开。
“呀!居然是酒坛……”
等沈从玉将盒子打开的那一瞬间,茗娘怎么也没想到,居然会是一个二两的酒坛子。
“嗯。”
沈从玉点了点头,将酒坛上的封泥启开。
刹那间,酒香充斥着整个屋子。
只听他檐上霜雪一般,寂寂清凛的嗓音,澄澈道:“还记得当年在王府住着时吗?”
未等茗娘接话,他继续说道:“当初我在掌中娇种了满园的葡萄,你说要采下来酿酒,后来兜兜转转发生了那么多事情,恐怕你自己都忘了,我抽空摘了一些,却只酿出这么一坛,一直在王府院子里埋着……”
茗娘闻言,倒是颇为唏嘘。
她是真没想到,沈从玉居然把那句话放在了心上。
原也只是她看见满园葡萄时随口的一个感慨罢了。
别说二人后来搬去了皇宫里头住着。
即便一直在王府住着,茗娘都未必有闲心情去酿酒。
毕竟说归说,懒还是照常懒。
倒是沈从玉听了之后,一直记在了心上,趁着没离开京城之前酿了一坛子酒。
“前不久攸之回京上任,中间来了安城一趟,我想着这坛子葡萄酒酿的时日也足了,便让他顺道从王府中取了带过来予我。”